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为什么我们不能得到准确的天气予报呢?因为我们看不到云在形成过程中的内部情景”。马歇尔中心空间科学实验室的云物理学家伯纳德·安得逊博士说,“两种云在开始形成时,看上去可能差不多,但一种云将给人们带来和风细雨,滋润庄稼;而另一种云却使气候干  相似文献   

2.
大小麦云     
本期我们给大家介绍一对非常著名的深空天体——大小麦云,即大麦哲伦云和小麦哲伦云。大小麦云名字叫云,事实上它们并不是气体星云,而是一对河外星系,一对不规则的河外星系,一对距离我们银河系最近的河外星系。  相似文献   

3.
编号为M31的仙女星系是离银河系最近的“邻居”星系,也是我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最遥远的星系,大约位于290万光年之外。有人也把它叫作“仙女星云”,这是因为它用肉眼看起来是云雾状的,早先的天文家不知道它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星系。以前你可能已经看到过仙女星系那震撼人心、令人浮想联翩的照片。  相似文献   

4.
徐菁 《太空探索》2005,(11):40-42
2005年10月,德尔它-2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箭双星发射“云卫星”(Cloudsat)和“云-浮质激光雷达和红外探测者卫星观测”(CALIPSO,直译为“卡里普索”)卫星。前者将改进对云层结构和成分的研究,更好地理解云对气候的影响,它是美国航宇局“地球系统科学探路者”计划中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5.
星际怪兽     
贡海星 《飞碟探索》2008,(6):F0003-F0003
象鼻星云是由气体与尘埃云所组成的恒星形成区,看起来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在这团星云中,有一处像人形的部分。然而,这里唯一真正的“怪兽”,只是一颗因为距离地球太远而不致伤害我们的年轻亮星。从这颗恒星发出的高能量光线正逐渐侵蚀图片上方黑暗的彗星状云球的尘埃部分,同时,  相似文献   

6.
众眼看宇宙     
这张NGC55的近照,是欧洲南方天文台为庆祝国际天文年前不久举办的“天文学100小时”活动而公布的。NGC55是南天玉夫座星系团中的一员,横跨大约70000光年的空间,只比我们的银河系(直径100000光年)略dI一点,距离约750万光年。不过按照星系的分类而言,它和我们的邻居大麦哲伦星系更像,部属于不规则星系,只是大麦哲伦云是面向我们,而NGC55正好侧对着地球。这张照片由位于智利的欧南台2.2米口径望远镜拍摄,所显示的视场宽度为30角分。  相似文献   

7.
《飞碟探索》2012,(8):29-29
备注:我跟丈夫在后院看星星。23时左右,我在北面的树顶高处,看到一个白色的雾状飞行物快速朝东飞去。当时我并不清楚那是什么,以为就是一团云而已,尽管当时周围没有一丝云。我跟丈夫又朝南边的月亮望去.只有三颗明亮的星分散空中,与月亮呈一条线排列。接着我又转身朝北望去,当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要么是个鬼魂,要么是个天使。这个飞行物看上去像个“V”,两侧各有一团云状物,像一群鸟朝西边飞去。我当时有点反应过度。惊叫道:“天哪。这是什么啊?”几秒之后,飞行物就跃上了邻居家的屋顶。不一会儿就快速朝西飞去了。感觉像在水上滑行一样。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们的这个世界无论怎样纷繁复杂,但终究还是一个单纯的人类文明世界。肤色、种族、宗教、文化的差异无论如何巨大,总还是人类这一共同物种下的内部差异。但好景不长,人类文明似乎正面临着“异化”和“重组”的危险。说不定在21世纪或22世纪的某一天,当我们一觉醒来,发现天下已经大乱,除了我们自己理所当然地称为“人”外,还有三种用传统观念看来是非我族类的“人”正活跃在我们中间。他们甚至拥有更高的智力和更大的支配世界的能力,相比之下,我们成了“弱势群体”!这三种“人”分别是:克隆人、机器人、外星人。  相似文献   

9.
奇怪的UFO     
1999年4月8日晚8时左右,我和父母在外面吃完饭回家。仰望天空,天上布满云,没有星星,但我却看到在东北方向,仰角大约40°的上空中有一发光物体。“那是什么?”我们判断它在云层之下,这足以否定它是某种天体。爸爸怀疑它是一个塑料袋,我们来到一处没有树的地方,它仍在空中,要比树高得多,塑料袋也绝不会那么亮,那么大。随后,我们选了一处开阔地进行观测,它呈扁状,形如草鞋,通体发光,中间有一个小黑点。头部向南倾斜45°左右,比尾部略尖。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发现,它的底部隐约有两个支架似的东西,由于望远镜倍数低…  相似文献   

10.
本期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猎户座大星云,它与上期介绍的仙女座大星云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天体,仙女座大星云是与我们银河系类似的庞大天体系统即河外星系,而猎户座大星云则是我们银河系之内的云雾状天体,是真正的气体星云,  相似文献   

11.
宇宙中的灰尘是一些极为细小的颗粒,由非晶质碳、碳酸盐和硅酸盐等物质组成。直径仅为1微米的几分之一,名为星尘。假如没有它们,我们的夜空一定会明亮很多,因为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恒星:但假如真的没有它们。天上的恒星又会难以产生。因为正是它们冷却星际云,才促成星际云坍塌成恒星。与此同时。它们还促使一些微小的分子结合成更复杂的化学物质。引发一系列更神奇的化学变化。天文学家说。星尘是星球诞生的起点,是生命形成的材料,也是我们理解宇宙的关键。然而,星尘来自哪里?它们的作用如何体现?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5—6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和法国国家空间中心(CNES)联合工作组在印度召开合作项目评审会,以进一步确立双方在航天活动方面的合作关系。 会议期间,双方就“热带云”(Megha-Tropiques)卫星获取数据的分发政策签署了协议。计划于2009年发射的“热带云”卫星是印法合作项目,用于监测热带气候。它将携带4个有效载荷:微波辐射计、湿度计、辐射测量仪和无线电掩星探测器。  相似文献   

13.
在北约空袭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中,北约利用两颗“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实施侦察,克服不良天气及黑夜的影响,在跟踪南联盟舰船和装甲车辆的活动、识别塞尔维亚地面部队和“萨姆-6”机动式地对空导弹的动向,发现伪装的武器装备和识别假目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喻为“揩路明灯”。 我们知道,侦察卫星离地球表面较远,如果装载照相机进行侦察,虽然分辨率很高,但不能穿透云、雨、雾、雪的遮障进行成做,可见光照相机夜间还无法进行工作;而要想装载  相似文献   

14.
徐菁 《国际太空》2005,(9):27-31
2005年9月,德尔他—2火箭将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云卫星”(Cloudsat)和“卡里普索”(CALIPSO,又译为“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开拓者观测卫星”)。前者将改进对云层结构和成分的研究,更好地理解云对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日落与月落     
《飞碟探索》2014,(6):6-6
2014年4月29日,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省东南角的布里斯本市的天空中,太阳与“新月”同步西沉。这幅组合影像除追踪了日食的进程外,也记录了西方地平线附近从云层漏出的云隙光和月亮剪影。今年的下一次日食将发生在10月23日,届时大部分北美地区都可看到这一天象。  相似文献   

16.
《太空探索》2005,(1):47
这是一幅太空画家的作品,透过L1014浓密的暗云,一颗正在诞生的恒星展现在我们眼前。美航宇局的Spitzer红外望远镜已经在某个浓密分子云的核心处,探测到一个暗弱的温暖物体。就像科学家猜想的那样,如果在这个没有星光的分子云深处真的存在年轻的恒星,那么它所具有的结构将会和这幅作品很相似。  相似文献   

17.
云也无常     
《飞碟探索》2008,(12):56-56
云并不陌生,晴朗天空里那白白的和阴雨天那乌黑的都称为云。它们让天空变化莫测。人们常常看到天空有时碧空无云,有时白云朵朵,有时又是乌云密布。为什么天上有时有云,有时又没有云呢?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相似文献   

18.
宇宙之谜必然涉及抽象的时间与空间。先说时间,如果从最原始的意义上去考察,从我们最基本的体验中去探索,时间的本质可归结为“现在”、“过去”、“未来”。由于“过去”和“未来”是以“现在”划分的,那么什么是“现在”呢?  相似文献   

19.
那个执意构建“不可能世界”、以构思奇妙的版画和装饰画闻名的荷兰画家埃舍尔,曾有一句名言:“惊奇是大地之盐。”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埃舍尔借此强调“惊奇”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同样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地球观测系统”卫星参数见表1。表1 “地球观测系统”参数表卫星EOS-AMEOS-PMEOS-COLOREOS-AEROEOS-ALTEOS-CHEM科学用途测量地表、云、气溶胶和辐射收支特性测量云、降水和辐射收支、地面雪和海冰、海面温度和海洋生产率研究海洋生物量和生产率观测大气和气溶胶测量海平面高度、洋流和冰层质量测量大气化学成分及其传输过程、海洋现象有效载荷ASTER,CERES,MODIS,MISR,MOPITTAIRS/AMSU/MHS,MODIS,CERES,MIMRSeaWI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