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现介绍几种我们在某直升机生产过程中研制和改进的装配工具,仅供大家参考。一、护套螺刀护套螺刀的结构见图1。图1护套螺刀结构1.护套2.销订3.螺刀柄4.弹簧5.螺刀体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工作面狭窄、不便于接近和眼睛看不到的,并用圆柱头一字形螺钉固定的部位,  相似文献   

2.
特制的螺刀     
该螺刀用于深位(用手不易安放的位置)螺钉的安放与紧固。结构如图所示。钉爪用0.2~0.5毫米厚的不锈钢皮制造,松紧筒用壁厚0.2~0.4毫米的钢管制成。实践证明,这种螺刀制造容易,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3.
在卡尺上装配角尺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如图所示)。配装时,先在卡尺上调好所要求的读数,用锁紧螺钉拧紧,然后把组合角尺刻度端紧靠在卡尺滑动量爪上,使角尺头滑动,与卡尺外端接触,再用锁紧螺钉把角尺固定。  相似文献   

4.
轴的两端分别有同轴度要求很高的外螺纹和中心孔,其中一个中心孔上还开有螺刀槽,设计结构比较典型。针对工艺上的难点,通过具体地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圆满地完成了零件的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5.
镗孔     
图1所示支座为某仪表的心脏零件。过去,两螺纹孔之底孔是用钻模夹持而后在台式钻床上加工的。由于零件形状不规则,刚性差,定位面很小等原因,加工后的螺纹底孔相对于定位面之垂直度超差为0.1,废品率高达60~80%。笔者曾采用图2所示之圆盘作为车床夹具,再将圆盘夹持在软三爪之中进行铣孔。一孔镗完后,将圆盘连同零件一起转180度镗另一孔。这样不仅生产效率高(一孔只走刀一次),而且质量合格率达到了100%。实测垂  相似文献   

6.
一、电接触表面淬火概述将电接触表面加热原理应用于机床导轨的表面淬火工艺是我国工人阶级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一项发明创造,用这种淬火方法处理过的机床导轨面,其抗擦伤能力和耐磨性均有明显提高。 1.电接触表面淬火有很多特点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方便,淬火硬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通讯、航空与电子工业电接触元件普遍存在寿命短、可靠性差、不耐大气腐蚀等问题,北京邮电学院在北京无线电元件九厂等单位密切配合下,于一九七五年八月研制出By—2电接触固体润滑剂。经过一百多个单位广泛试验以及部分工厂在各种产品上涂复试用,普遍认为能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为此邮电部于一九七九年四月九日至十三日,邀请有关单位在天津宾馆对By—2进行了技术鉴定。会上由邮电学院介绍了By—2润滑剂,八个单位介绍了试验和试用情况、体会。代表们一致认为By—2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和较  相似文献   

8.
针对导弹电连接器螺钉松脱问题,提出了5种防松设计方法。经多个型号导弹批产使用验证,这些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电连接器螺钉松动问题,提高了导弹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先进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动力传输系统将采用无接触的磁力轴承取代传统的滚动轴承,在高速转子上安装电起动机/发电机,用全电气化传动附件代替机械传动附件,使发动机的推重比、工作寿命及可靠性获得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电应力对电连接器力电特性与腐蚀情况的影响,通过 Solidworks建立接触件三维模型,利用 ANSYS热电模块,分析电流对温度的改变量;然后,将热电模块与静力学模块耦合,分析电应力对接触件应变的变化;最后,通过 COMSOL电化学模块,分析电应力对接触件腐蚀的影响。结果显示,电流的增加对接触件的温度提升作用显著,电应力对接触件形变的改变较小,并且电应力越大,接触件镀层破损区域越容易腐蚀。电流对接触件的腐蚀具有促进作用,长期作用下,电流会使电连接器接触件发生形变,导致电气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1.
电连接器作为飞机上重要的元件,电连接器的安全工作已经是飞机安全的生命线。针对提高电连接器可靠性的要求,研究了航空电连接器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通过ANSYS Workbench的静力学模块对插拔应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插拔过程得到插拔力、接触压力、簧片变形量曲线。通过COMSOL对接触界面粗糙度对接触电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状态对接触电阻影响。通过ANSYS和COMSOL结合的方法,获得接触压力与接触电阻的关系曲线。模态分析得到接触件固有频率,进而得到振幅对接触压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插针插入的过程中,最大应力位于簧片根部截面内侧开槽处。接触件粗糙平均高度越高,粗糙斜率越小时,接触电阻越大。当振动方向和振动频率保持不变时,最小接触压力随振幅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模具的寿命和抗磨损要求 ,提出了一种局域气氛下的电接触瞬态热源表面强化工艺 ,并应用接触加热原理 ,设计出了一台材料表面强化用新设备。  相似文献   

13.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我厂从一九六九年开始将产品图纸全部中国化,把原来老产品上用的25个规格的标准件和5个专用件十字槽螺钉全部改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N型锗半导体电火花加工时所体现的单向导通性及特殊电特性,建立了电火花加工模型,分别用二极管、可变电阻、稳压管、电阻等器件表征了锗半导体与进电端材料的接触势垒、极间体电阻、介质放电维持电压及工作液电阻。设计了锗半导体电火花线切割专用夹具,采用锗半导体表面涂覆碳浆并用石墨块进电的方式以降低接触势垒、接触电阻,对进电接触点采用吹气方式减少电化学反应导致的不导电钝化膜的产生,保障加工的延续。最后对电阻率为22.3 Ω·cm,高度为170 mm的N型锗进行了电火花线切割,切割效率大于100 mm2/min,并采用数控的方法切割出异型锗窗。检测了放电波形,分析了锗半导体电火花线切割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航空港》2011,(10):38-39
在主题为"‘芯’视野,新未来"的2011华硕台式电脑策略暨产品发布会上,全球领先的3C解决方案供应商华硕,向业界展示了三联屏电脑、高端图形工作站等多款应用最新技术的创新台式电脑产品。不仅将传统台式电脑的应用体验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更在2011年略显平淡的台式电脑市场掀起了一股颠覆传统的创新风潮。  相似文献   

16.
杨强  闻聪聪  孙志礼  张孟君 《航空学报》2018,39(10):222123-222123
为研究电连接器接触件疲劳寿命的可靠性问题,以某型军用航空电连接器通用接触件插针插孔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了接触件单次插拔过程中的接触性能。基于断裂力学理论,根据受力状况建立了接触件疲劳失效物理模型,进而联合疲劳分析软件FE-SAFE建立了接触件疲劳寿命的仿真计算模型。考虑插孔关键结构尺寸制造误差和插孔插针配合误差的随机性,利用蒙特卡罗抽样法随机构造初始装配模型并仿真计算对应的疲劳寿命,进而统计得出了接触件疲劳寿命的分布类型和分布参数,建立了电连接器接触件疲劳寿命的可靠性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实现电连接器任意次插拔后疲劳寿命小于许用寿命的可靠度预测,能对电连接器在许用寿命条件下2种误差的许用极限进行有效限定,可为电连接器接触件的可靠性设计、制造和装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88年6月20—24日将在法国巴黎召开“第14届电接触现象国际会议”,由电子及电工工程师协会(SEE)主持,联系人M.A de Batz.SEE。会议议题包括:接触现象的原理,接触在高能及通讯中的应用、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Au-CeO_2,Au-CeAu_3和Au-LaAu_3电接触材料的功能特性。这种合金系显著地改进了金的电接触性能,适用于制作电接点,滑环和电刷。  相似文献   

19.
一、快速装卸成组钻模 在一字槽类零件组头部外圆上需钻削销孔(图1),为了变单件、小批量生产为大批量生产,减少专用钻模,我们设计制造了一套快速装卸成组钻模(图2)。该钻模用在台式钻床上,加工直径为1~3mm的销孔,使用时,一次装夹,每次加工一个销孔。 使用说明:零件以被加工部位的一字槽、螺纹光杆部分外圆和肩胛端面为定位基准,在快速装卸成组钻模内,调整手柄3,快速转动可转位快速压板4,零件插人定位套内,校平一字槽。反方向扭动手柄,可转位快速压板4压紧零件一字槽即可夹紧零件进行钻铰加工。待工件加工完毕,扭动手柄3,松开可转位快速压板4,活动顶杆8依靠弹簧的弹力快速顶出零件。 结构特点及使用效果:该快速装卸成组钻模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由于采用了多头螺纹传动的手柄、可转位快速压板及活动顶杆等构成的快速装卸机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树脂基复合材料在热压罐固化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使操作人员能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其固化过程,选取最佳加压点,为产品的质量监控创造条件,1980年开始,对树脂固化过程中的动态介电测试方法进行了探索,1985年研制了自动测量、自动显示、自动记录、自动控温控压的JCK-1动态介电测控仪。 1988年,在508所热压罐上,用我们研制的JD-1介电仪和LZ-300函数记录仪,测得了碳/648环氧树脂加3?_3·MEA的介电谱,见图1。图中,介电损耗为实线,电容为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