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LucentDEFINITYOrderedbyChinaSouthernAirlines呼叫中心(也称客户关照中心)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方式,它可以利用现有的各种通信手段,有效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据统计,目前在全球的呼叫中心每年可促成6500亿美元销售额,到对世纪将成为全球商业发展的热点。南方航空公司首先在民航系统引进朗讯DEFINITY呼叫中心,应用在机票销售语音系统上。朗讯科技公司长期致力于呼叫中心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开发,并推出了适合目前和未来发展需求的一系列完整的解决方案。朗讯公司的DEFINITY智能化呼叫中心可以使企业的业务代表利用传统的…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通信是广播电视数字通信和计算机三个领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结果,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兼收并蓄了通信的分布性、计算机的交互性、多媒体的集成性和电视机的真实性等优点,是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一项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建设工程,企业信息化是集计算机、通信和信息为一体的庞大工程.不少人认为: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很难,而信息收集、信息库建设没有什么技术,似乎网络建起来,信息公路开通了,信息自然会在“公路”上跑。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的技术固然高深,但从技术上讲,已基本解决。民航引进了多套大型计算机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两套数据交换网,以满足民航业务信息交换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用航空》2009,(9):36-36
8月27日,南航与中国联通在广州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南航与联通将秉持优势互补、发展共赢的原则,在基础通信服务、资源共享、移动商务平台、客服呼叫中心、大客户合作以及IT技术合作与交流6个方面展开深层次合作,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便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作战指挥分布式综合数字/话音计算机通信网络是一个集ISDN基速速度率接口(2B+D)、RS-422/485、有线电话技术、无线调频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无线有线分布式综合数字/话音计算机通信网络。为了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和车地状态的一致性,采用了流控制、纠检错编码、原子操作等技术。本文介绍该网络的设计方案和采用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凌华科技推出符合PICMG~1.0规范的最新工业用单板计算机NuPRO-935A,搭载英特尔最新Q35与ICH9芯片组,前端总线传输速度1333MHz。同时适用英特尔Core~(TM)2Duo双核或Core~(TM)2Quad四核处理器,可支持45nm制作工艺处理器。NuPRO-935A具备高速运算能力与优质图像处理能力,适合于工厂自动化、计算机电信整合(CTI)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语音指挥调度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语音指挥调度系统网络建设和设备研制的发展策略。重点介绍了基于IP网络的语音指挥调度系统和计算机电话集成(CTI),并对语音指挥调度系统的发展前景及网络建设进行了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元控制级和设备控制级间增设工作站层应用计算机来构成一种准分布式控制结构模式的FMS系统,以解决工作站层集成互连通信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对FMS运行有效性和柔性将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介绍了BFEC FMS加工工作站集成互连通信技术开发与研究中所采用的技术途径、软件开发和实际工程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3家航空公司呼叫中心的调查,找出呼叫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通过对客户服务代表的培训辅导,完善呼叫中心服务系统,提出运用多种通讯方式等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计算机为核心、通信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个人计算机问世和被广泛应用,出现了计算机向高速化、微型化、集成化、网络化和廉价化发展的新趋势,从而使计算机进入到干家万户,开创了一个崭新信息时代。与此同时,技术的进步、应用的普及,也冲击着计算机领域传统的理论和观念,并改变了当今计算机产业的结构和格局。  相似文献   

11.
宽带有线接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基于双绞线的ADSL技术、HFC网的Cable Modem技术、五类线的以太网技术以及光纤接入技术等方面,详细地解析了宽带有线接入网技术。此外,从网络模型的不同层次出发,探讨了宽带有线接入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技术是人的本质存在形式。技术范畴已发生本体论上的外延,除自然技术外,还必然涵括社会技术范畴。社会技术的存在毋庸置疑,自学界提出社会技术的概念后,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的关系便成为技术哲学研究的崭新视角。和谐技术观是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关系之基。社会技术和自然技术在消解与融合、界限、可逆性等诸方面显现出和谐图景。  相似文献   

13.
与日益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相比,传统的有线线缆监测与通信逐渐显现出其缺点与不足.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的出现为航空航天设备间的通信、各种参量的监测、多武器信息共享与协同作战等开辟了一种新的无线思路.讨论了无线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的发展趋势,结合WSN理论,分析了WSN技术在未来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并以航天器内环境参量监测及数据传输、多导弹信息共享与协同作战为例,给出WSN技术在未来航空航天上的应用模型.WSN技术在未来航空航天上的成功应用将进一步推进其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效抗疲劳磨削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航空领域难加工材料磨削加工技术的分析,给出了高效抗疲劳磨削加工技术的概念和意义,并结合高效抗疲劳磨削中的关键技术,以及高效抗疲劳对现代磨削加工技术的要求,阐述了磨削加工过程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提出了表面完整性高效磨削技术:即在保证零件表面完整性的同时实现对磨削参数的优化选择,从而实现高效磨削,为表面完整性高效抗疲...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AC332 民用直升机复合材料涵道结构的高质量、低成本、敏捷快速制造,针对结构特点和各项设计要求,开展正向工艺设计,提出一种新的直升机复合材料涵道制造技术。新的直升机复合材料涵道制造技术包括零件的精准制造技术、涵道结构胶接装配技术、精加工技术,对技术加以展开论述,介绍技术的应用情况;与传统的海豚直升机的涵道制造技术从多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的直升机复合材料涵道制造技术达到了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简化工装、提升质量、保证接口精度的效果,对其他直升机大部件的精准制造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用喷射沉积技术研制耐热铝合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材料和工艺相结合的一体化技术-喷射成形工艺,重点介绍了用多层喷射成形工艺研制Al-8Fe-1.3V-2Si耐热铝合金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林海 《飞行力学》1995,13(3):1-8
在综合和分析2020年前国外军,民机发展趋势及其所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与研究了具有高新技术的新机对试飞机发展的六方面影响。最后针当前我国试飞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试验研究机,试飞技术基础研究,地面支持设备的技术改造与建设及试飞组织管理等方面,论述我国2020年前试飞技术的发展对策,以供制定航空科技政策和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IMD的Windows网络数据包拦截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雷  顾其威 《航空计算技术》2004,34(1):119-121,125
随着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网络安全产品也被人们重视起来。所有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桌面防火墙核心技术点在于Windows操作系统下网络数据包拦截技术。主要介绍了Win dows操作系统下网络数据包拦截的技术,特别是基于IMD的网络数据包拦截方法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RFID技术在军用仓库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把射频识别技术运用到军事物流系统是实现系统高性能和低成本相结合的最切实可行的一条捷径.随着人们对高性能和低成本的需求的增长,射频识别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首先介绍了RFID技术在军用仓库信息化建设中的发展趋势和它的特点和优点;然后探讨了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内涵和工作原理,对射频卡和阅读器作了一定的介绍;最后在对军用仓库做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RFID技术在军用仓库信息化管理中的软件设计和实验模型构建.本文设计的RFID系统已经成功运用于军用仓库信息化管理的开发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role of distributed propulsion technology for future commercial aircraft. After an initial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conceptual aspects of distributed propulsion technology and a glimpse at numerous aircraft that have taken distributed propulsion technology to flight, the focal point of the review is shifted towards a potential role this technology may entail for future commercial aircraft. Technological limitations and challenges of this specific technology are also considere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all electric aircraft concept, as means of predicting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design process of a next generation commercial aircraf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