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贝尔波音V—22“鱼鹰”全速生产计划因在8个月之内连续发生2次灾难性坠毁之后将面临无限期推迟。美国海军陆战队已要求美国国防部采购主任在2000年12月11日确定MV—22坠毁事故原因之前不要决定开始MV—22的全速生产。最初为美空军订购的16架MV—22和4架CV—22已成悬案。坠毁事故发生后,美海军陆战队暂停了8架MV—22的飞行试验,同时美陆军也停止了2架CV—22的飞行。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8月事故发生时,这架无人机刚刚为美陆军完成了为期两年之久的飞行验证计划,开始它的进一步飞行试验任务.当操纵人员发现飞机发动机发生故障时,它正在约600米的高空飞行,机上的空中救援伞在飞机下降到150余米  相似文献   

3.
简讯     
○机长果断处置避免飞机相撞 1994年11月22日,美国环球航空公司一架MD—80飞机在兰伯特圣路易斯国际机场正在以时速80海里加速起飞时,跑道上突然出现一架误入跑道的塞斯纳441飞机,由于机长果断地采取了躲避措施,从而避免一起重大事故。MD—80飞机右机翼与塞斯纳441相撞,塞斯纳441飞机上两名飞行员丧生。MD—80飞机右机翼油箱损坏,机上132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只有8人受轻伤。  相似文献   

4.
YF-22A演示/验证飞行试验计划于1990年12月28日完成。两架原型机累计飞行74架次,总计91.6飞行小时。YF-22A1号飞机的首飞是1990年9月29日进行的第二架原型机是10月30日飞行的。Dem/Val飞行试验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演示飞机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5.
AnAnalysisofthePrecautionaryConsciousnessinMakingtheFlightOrder1994年7月20日,B737-300型B-2540号机,22时26分在昆明机场由南向北着陆过程中冲出跑道,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飞机报废,机上旅客140人,其中20人受伤(轻伤17人,重伤3人)。事故经过是这样的:22时08分机组请求下降高度,昆明塔台同意下降到3600米,同时告诉机组:“现在本场下雨整个东边都被雷区覆盖了”“…本场雨特别大”。机组回答:“明白”。此后塔台与机组多次通报天气情况,并告诉机组备降机场天气情况良好,机组均回答“好的”。飞机在DME指示8海里时建…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22日,第8号台风席卷我国华南沿海一带。香港遭遇猛烈的暴风雨袭击,挂起8号风球。气象资料显示,傍晚六时三十分,香港新机场跑道正侧风风速高达11-15米/秒。六点四十五分,一架台湾华航的MD—11型客机CI642号航班在着陆过程中,突然失去平衡,偏离跑道,右机翼首先触地折断,随即机身燃起大火,整个飞机倾覆。机上300名乘客及15名机组成员中3人死亡,200多人受伤。暴风雨中,在香港新机场跑道上出现了只有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一幕,被烟熏火燎而面目全非的飞机,右机翼折断,机腹朝天。香港机场当局使用了3台塔吊,花费了四天时…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BW-1是我国在JJ-6飞机基础上自行研制的第一架变稳飞机。在这架试验机上首次采用了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电液伺服人感系统、数字式目标跟踪显示系统。机上装有完备的数据采集、记录和遥测发射系统。其中通过越限插件对飞机响应参数进行限制,并可自动切断变稳控制系统。地面站对整个飞行情况进行监视,其中16个参数(如高度、速度、角速度、杆力、过载等)中的任何一个超出预定值时,地面站会自动给飞行员发出  相似文献   

8.
图片消息     
该机实际上是一架NASA和美国莱特试验室研究的速度M5.5的高超音速飞机的试验用缩比模型,于去年底在加州的莫哈韦机场首飞。这架低可探测性无人驾驶飞机是6架试验模型中的第一架。该机重约36千克,长2.45米,机上装一台小型燃气涡轮发动机,能产生约19千克的推力。首飞共进行了34秒,飞行高度约45米,并进行了180度转弯飞行试验。随后,飞机因飞行控制问题在跑道一侧用机腹着。但这次首飞仍示志着一种采用乘波方案设计的飞行器首  相似文献   

9.
2001年11月12日上午9∶17分(北京时间)左右,飞往多米尼加共和国的美利坚航空公司587航班空客A300在纽约肯尼迪机场起飞后不久,坠毁于机场附近,机上26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据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主席布莱基14日透露,初步调查显示,飞机失事可能与当天稍早起飞的一架日航波音747客机所产生的气流有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飞机尾流。 从事航空飞行的人员都知道,雷暴、低能见度、颠簸等对航空飞行有很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危及飞行安全,那么,尾流又会对航空飞行造成什么影响呢?飞机飞行时,在它后…  相似文献   

10.
陈少维 《试飞研究》1998,(2):11-20,48
一种推进操纵飞机(PCA)系统在F-15飞机上的飞行试验已在NASA德赖登飞行研究中心进行。飞机在使用手动油门的工作方式和一种增强系统工作方式锁定所有飞行操纵面的条件下飞行。后一种方式中,飞行员的拇指轮指令和飞机反馈参数用于油门定位。飞行评价结果表明,PCA系统可以用于使一架主飞行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的飞机安全着陆。PCA系统曾用于把F-15飞机从严重失去操纵条件改出、下降和着陆。这个报告描述了PCA  相似文献   

11.
军用航空     
X·32A首飞使JSF进入新一轮竞争9月18日,波音参加JSF计划验证机试飞阶段竞争的X-32A飞机完成了首飞,终于拉开了人们期盼良久的美国最新型战斗机计划的最后竞争帷幕,并将该计划引入了一个长达5个月的飞行试验计划阶段。X-32A首飞计划因飞行过程中出现了轻微液压泄露,波音决定缩短首飞时间到计划的80%。 公司声称:X-32A在首飞中表现出了非常出色的飞行品质,它分别以160节和200节的飞行速度飞到了3000米的高度,起飞滑跑距离为670米,飞机的起飞离地速度为150节,然后以20度的迎角离…  相似文献   

12.
《国际航空》2009,(8):10-10
第一架由俄罗斯制造的安-148于7月19日在俄罗斯沃罗涅什的VASO制造厂进行了首飞。首飞飞机编号为RA-61701.重33吨。首飞共持续了41分钟.飞行高度达到5000米.速度低于300节。首飞中,机组主要对飞机的速度性能、操控性和稳定性进行了飞行验证.并检查了飞机机载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洪都科技》2014,(2):3-4
据俄媒体消息,2014年4月15日,莫斯科时间17时50分,俄罗斯空军一架雅克-130教练机在阿斯特拉罕州进行飞行训练时坠毁。机上共有2名飞行员,1名遇难,1名受伤。  相似文献   

14.
首架波音777飞机在加利佛尼亚的埃德兹空军基地进行了V_(ML)试验,以证明飞机起飞的最小速度。层合橡木板在试验中被用来保护机尾隔段。该架波音777飞机在该空军基地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取证前试验,波音公司将试验数据编入飞行手册供航空公司使用。截止1994年10月初,3架波音777飞机已经进行了200多次飞行试验,累计空中飞行近700小时。商用型飞机的取证工作计划在1995年4月完成。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将在1995年5月成为第一个使用波音777飞机的用户。  相似文献   

15.
国际要闻     
(6月1日-30日) 6月5日,一架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波音747-400飞机飞抵东京成田机场时,右起落架发生故障,其中,一个右侧发动机滑落,几乎贴近地面。但值得庆幸的是,发动机没有起火发生爆炸事故,机上40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受伤。 6月5日,约旦皇家航空公司向伊拉克派出的第一架定期航班降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萨达姆国际机场。这意味着约旦与伊拉克之间因海湾战争而中断10多年的民航联系已经恢复。 6月5日,美国联邦航空局公布了一个在今后10年内更新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计划。新系统将使空中交通流量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涡环区域边界包线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旋臂式模型旋翼试验机上模拟直升机的垂直下降和斜下降飞行,试验中首次发现了旋翼进入涡环区域的特征现象--旋翼轴扭矩的异常变化。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确定涡环区域的方法,对美国Peters教授提出的涡环边界判据进行了试验修正,进而建立了一套通用的半经验算法,计算出涡环区域的速度边界包线。  相似文献   

17.
2月1日,一架以液化燃气为燃料(GTL)的A380飞机成功完成从英国菲尔顿到法国图卢兹的试验飞行,成为第一架以液化燃气为燃料进行飞行的民用飞机。这是空客旨在评估替代性航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的一系列试验飞行的首次飞行,也标志着空客替代性航空燃料研发项目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1月4日,委内瑞拉一架载有14人的捷克产L~410型双引擎飞机在加勒比海海域坠毁,机上14人全部遇难。1月11日,一架塞斯纳210型轻型飞机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郊区坠毁,造成机上1名飞行员和5名乘客遇难。  相似文献   

19.
《国际航空》2011,(5):15-15
5月7日,印尼鸽航的一架“新舟”60支线飞机在降落时坠毁,飞机在距离跑道500米处坠入海中,机上有21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可能已全部遇难。这是国产“新舟”60飞机首次经历重大空难。据印尼鸽航通报.飞机准备着陆时遭遇强暴雨。  相似文献   

20.
NASA’sSupersonicMaturalLaminarFlowTests美国NASA的德莱顿飞行试验中心目前正在用一架F-15B飞行技术验证机进行一种超音速层流机翼设计的试验。初步的试验表明,这种机翼在飞机超音速飞行时,翼上自然层流的覆盖率能够达到80%以上。机翼试验段采用的是一种被动式层流控制系统,而不是那种通过采用饮气系统或吸气翼套来进行层流控制的主动式层流控制系统。试验机翼段的尺寸为0.gXI.2米,直接装在德莱顿研究中心的一架F一15B飞行验证机的机身中央挂架上。中心共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每次飞行扣一的分钟,其中每次超音速飞行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