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风 《国际航空》2009,(9):36-37
英国国防部和英国皇家空军最近重新修订了未来空射武器“长矛”(Spear)规划,将原来分为“投放”1/“投放”2的两个发展阶段,改为按5种能力来发展,以使武器采购能满足分阶段集成在“狂风”GR4、“台风”、F-35B和未来无人作战飞机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国际航空》2014,(2):10-11
继2012年的“质量效益年”和2013年的“市场效益年”之后,2014年被确定为中航工业的“改革管理年”。中航工业峰会提出,2014年集团各单位要统一思想,继续贯彻执行中航工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适应未来空中作战的需要,美军相继发展了一大批新型机载空地精确制导武器。这些新一代武器不仅命中精度高,而且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防区外攻击”能力、多目标同时攻击能力。本文介绍了其中的几个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4.
存在“经济上承受不起”的风险 最近,美国军方负责武器采办的官员一再对“全球鹰”无人机的成本问题表示担忧,并认为“全球鹰”正走向“经济上承受不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简讯     
《国际航空》2014,(2):6-9
“重型武装"的“阵风”首飞1月10日.达索公司获得了法国武器装备采办局(DGA)的一份13亿美元的合同.用于改装”阵风”战斗机满足新的F3R标准,包括整合“锤子“和“流星”等新型激光制导导弹.并要求在2018年进行验收。达索公司将这种“阵风”布局称为“重型武装”,机上能携带多种新武器和更大的油箱.改装后的”阵风”最近已完成首飞。  相似文献   

6.
宗树 《国际航空》1999,(6):58-59
北约空袭南联盟已持续多日。在这次行动中,北约不仅动用了包括B—2隐身轰炸机在内的陆、海、空各类武器,还有50多颗卫星在太空助阵,其中许多卫星当初就是为支持北约对抗华约军事作战研制的。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战争对航天器的依赖越来越大。天宫幽灵在此次打击计划中,美国和欧洲至少使用了15~20种不同卫星,包括3颗高级锁眼-11(KH—11)光电成像侦察卫星、2颗“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3颗确保得到图像的小型侦察卫星、4颗国防气象卫星、4颗民用“诺阿”极轨气象卫星、2颗欧洲民用静止轨道气象卫星、24颗导航星GPS,以及美国…  相似文献   

7.
刊刊互动     
《国际航空》2012,(6):33-33
《航空世界》本期专题围绕“无人机空战探索展开”,在现代战争中.无人机除了执行侦察、监视、战果评估、炮兵校射等传统辅助性任务之外,还可以执行硬杀伤性任务。无人机可以成为攻兼防备的新型武器,.可以实现诸如“零死亡“等有人作战飞机难以实现的目标。军情报道谈一下。朝鲜发射卫星的是与非”。非常王牌本期为你带来的是”火鸡猎手——王牌飞行员亚历克斯·弗拉丘”。“惊心动魄——盘点全球禳撼机场“在民航纵览当中为大家解读。奥地利空军Saab35“龙“式战斗机建国1000周年纪念涂装,“长谷川”模型在2006年推出全新版的148Saab35战斗机模型,模型DW栏目将为你展开萨伯传奇。  相似文献   

8.
法国国防部计划从2012年开始对其现有的“阵风”战斗机进行全面升级,把现役的“阵风”战斗机升级到新的F3标准型,其内容包括加装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新的机载设备,更新机载武器等,力图使“阵风”的系统和机体构架的竞争力能保持到2025年左右。  相似文献   

9.
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精确制寻武器,从不同角度袭击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这一国际关系史上罕见的野蛮暴行,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抗议和世界人民的强烈遗责。这次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用的是什么武器,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军事战略专家和军事技术专家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不是舰载和陆基导弹,而是航空武器首先,在一些国内报刊上报道的“是由5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所为”的说法,应当予以排除。BGM—109C“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国海军主要舰载对地攻击武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成像跟踪的激光瞄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强激光武器系统中基于激光光斑对目标跟踪瞄准的一种新方法。讨论了先用弱光斑对目标上的攻击部位进行稳定精跟踪瞄准,再增大激光功率摧毁目标的激光武器新的攻击模式。并为此提出“基于成像跟踪的激光瞄准”的概念。介绍了基于成像跟踪的激光瞄准技术的原理,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对5km外的反舰导弹进行侧向拦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