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型涡轴发动机等压差活门建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某型涡轴发动机燃油流量调节器通道截面的局部能量损失,推导出流经计量油针的燃油流量方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等压差活门的功用、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以连续方程和力平衡方程为基础,采用线性化处理方法,建立等压差活门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等压差活门系统结构,得到等压差活门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而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单位阶跃输入的稳态误差。结果表明:以流量方程和力平衡方程为基础建立等压差活门数学模型的方法可行,分析出等压差活门稳定工作条件和稳态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为燃油调节器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仿真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方程和稳定流的能量方程导出了用总压表示的一维定常流的能量方程。这是不同于稳定流能量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方程。  相似文献   

3.
王琴芳  马申义 《航空学报》1993,14(8):424-426
在TA-6发动机的压气机出口处引气,得到了发动机转速不变条件件下压气机增压比、引气阀压力损失系数、引气管内气流总压和引气气流温度与引气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相对引气量在9~22%范围内变化时,TA-6发动机流量几乎不变,压气机增压比变化仅5%,引气压力为1.27×10~2~2.45×10~5Pa,引气温度约473K。所得结果可为燃气涡轮装置引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恒流量装置的结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以及在气体压力控制器上的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它的恒流量特性,为气体压力控制器的设计与研制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5.
几种超声速非常规压缩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瑾  张堃元  王磊 《推进技术》2009,30(6):673-676
根据斜激波和膨胀波理论,数值计算得到给定非常规压缩型面所形成的弯曲激波型面和壁面静压分布,同Fluent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应用Fluent软件,计算了等压力梯度设计非常规曲面压缩二元进气道、常规等熵压缩二元进气道和三楔压缩二元进气道设计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弯曲激波型面与Fluent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等压力梯度设计的非常规压缩型面壁面静压均匀上升,有利于防止壁面附面层分离;其压缩面长度比等熵压缩面缩短21.6%,减轻了进气道的重量。  相似文献   

6.
在双轴式涡轮喷气发动机中 , 及 级涡轮导向器面积和尾喷口面积匹配关系影响到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本文用计算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 ,推导出便于编程计算的 6个方程 ,用低压涡轮功等于某一常数代替低压转子转速为常数的调节方案 ,并用发动机台架实测参数确定部件某些系数 ,计算仅在设计转速上进行。计算结果指导了某新研发动机三面积的调整 ,获得合适的三面积调整范围 ,解决了该发动机的调整参数匹配问题 ,按本方案调整的发动机经外场使用表明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针对采用双阀调节的恒压腔系统压力在空气流量大范围变化时的精确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分配的恒压腔压力精准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虚拟放气流量的双阀控制分配算法,包括:建立满足虚拟放气流量要求且调节阀能耗最小的优化问题;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求解该优化问题得到双阀实际流通面积值;考虑调节阀动态并计算调节阀控制信号指令值。其次,建立以虚拟放气流量为恒压腔控制输入的闭环负反馈回路,基于此,设计满足伺服性能和抗干扰性能要求的PI控制器,引入上述双阀控制分配算法,进而构建完整的基于控制分配的恒压腔压力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的控制系统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单阀PI控制系统性能,恒压腔压力动态相对误差小于0.07%;干扰流量最大变化率为77kg/s2时,压力最大偏差低于500Pa;此外,调节阀动态时间常数和流量系数的拉偏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器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某燃气轮机空气雾化喷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某型燃机空气雾化喷嘴燃油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在油压不变的情况下,雾化锥角总是随着空气压力的增加有所减小,索特尔平均直径SMD随之迅速减小,整体减小幅度大约在10-30μm;气压不变时,雾化锥角和索特尔平均直径随着油压的增加而稍有增大;当气压为0.3MPa时,索特尔平均直径基本都保持在30μm以内。  相似文献   

9.
压差控制器是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的重要部件,用于保持计量活门前后的压差恒定.为探究其控制压差能力的因素,研究了某型发动机加力系统中压差控制器的性能,分析并推导出其影响控压差能力的主要因素,并在AMESim仿真环境下对所得结果进行建模仿真,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改型,为保证改型不影响系统稳定性,用小偏差原理对改型前后的压差控制器辨识,得到传递函数,确保改型并未损失其动态性能.最终得到改进压差控制器控压差能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赵江波  王军政 《航空学报》2009,30(10):1918-1922
为准确测量动压反馈伺服阀的反馈网络时间常数τ,提出一种用频率扫描法来测量时间常数的方法。建立了动压反馈伺服阀的反馈压差与加载压差的传递函数,该传递函数是关于τ的表达式。据此,只要能获取该传递函数,就可以计算出时间常数的值。为此,设计了专门的测试装置,通过试验法获取该传递函数的幅频特性,从而间接计算出τ。测试装置由一个加载伺服阀为被测伺服阀提供幅值恒定、频率递增的交变负载,通过一个数字控制器实现加载压力幅值的恒定控制。试验测试表明,测试过程可行,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满足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1.
压气机效率的正确变比热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济亚 《推进技术》1995,16(2):1-3,10
随着实际压气机压机压比不断增高,按定比热等熵指数k=1.4的算法,误差越来越大。文中按照给定或实验测定压比,初温,终温的命题,给出计算效率的正确变化比热算法,并控压比5至30分档作出算例,同时检验出,如简单地按初温冬温求k算效率误差很大,几乎与定比热法同一量级。工程中常年用定比热已久,如何给出简便校正方法。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伴随气泡和气穴低压管路瞬态的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丹  李松晶  包钢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2):2062-2067
在航空航天液压系统中,为了合理地预测伴随气泡和气穴低压管路压力瞬态脉动,给出了用来描述管路流动瞬态特性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实现了偏微分方程中空间域的偏导,并建立了计算有效体积弹性模量、摩擦阻力项、气泡和气穴体积的数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中三个参数即油中的初始气泡体积、气体析出时间常数和气体溶解时间常数进行参数辨识,得到了参数辨识以后的低压管路压力瞬态脉动模型.通过对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表明该低压管路瞬态模型用于计算伴随气泡和气穴的压力瞬态脉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在前期隔离段研究结果基础上,对不同来流马赫数及不同反压下等直隔离段的出口温度、压力和马赫数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拟合,得到了不同反压下隔离段出口温度、压力及马赫数间的拟合式,给出了预估任意反压下,隔离段出口马赫数和温度的方法;研究了隔离段最大承受反压与无反压下隔离段出口马赫数的关系,分别给出了均匀来流和非均匀来流时隔离段最大承受反压的拟合关系式,为最大反压比的估算提供了方法;同时还给出了均匀来流条件下等直隔离段长高比的工程选取拟合式。  相似文献   

14.
弹用S弯进气道气动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一种弹用S弯进气道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①偏航角一定,攻角由负到正变化时,总压恢复系数先上升后变化不大,|DC60|则先下降后小幅升高;②攻角一定,总压恢复系数和|DC60|随偏航角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③大的攻角和偏航角组合状态下,总压恢复系数较低,|DC60|偏大,但随偏航角进一步增大,进气道性能有所改善;④进/发匹配点处,进气道出口压力功率频谱较平坦且对姿态角和来流马赫数的变化均不敏感;⑤发动机小流量状态时,进气道模型发生了喘振,频率约为150 Hz.   相似文献   

15.
正压漏孔校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外正压漏孔校准装置及技术的发展现状为基础,研究了定容变压法、恒压变容法、动态比较法等正压漏孔校准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装置构成和漏率测量范围,同时将它们的关键技术、实现的难易程度、优缺点等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并对我国正压漏孔校准技术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谭慧俊  郭荣伟 《航空学报》2007,28(4):783-790
 对适用于轴对称混合模块发动机的亚燃模块进气道(工作马赫数范围3~6)进行了马赫6级高焓风洞试验研究,获得了进气道在不同反压下的性能参数及沿程静压分布。实验数据显示,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在0.98以上,喉道截面的总压恢复系数为0.52,平均马赫数为2.68,临界状态附近进气道出口平均马赫数低达0.432,对应的总压恢复系数为0.171,反压为自由流静压的267.56倍,为亚燃室的高效、稳定燃烧及亚/超燃室的匹配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进气道处于超声速通流状态时,内通道上、下壁面静压沿流向大幅波动且波峰/波谷互相交错,通道的弯曲使得上壁面静压整体比下壁面要高。与等截面管道的反压特性不同,该进气道三维弯曲扩张管道出口的平均马赫数随着反压的增加单调下降,总压恢复系数则随反压的增加先下降后缓慢增加,直至进气道喘振。另外,研究中来流总压由3.0 MPa变化到5.5 MPa,进气道的性能参数及内部流态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高度对航空发动机地面试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简要分析了海拔高度对航空发动机地面试验性能的影响和研究该影响的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高空台压力调控的独特优势,通过不同进口压力对发动机定冲压比性能影响研究来确定其影响的研究方案。某型发动机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冲压比1.6、风扇换算转速94.5%96.5%条件下,进口总压在7090 kPa之间得到的发动机换算性能基本一致。这表明环境压力在70 kPa以上(海拔高度3 km以下)时,对研究的发动机而言已经工作在雷诺数自模区,即环境压力的变化对试验换算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从而,可以利用海拔高度3 km以下的地面试验来确定研究发动机在标准大气海平面静止空气条件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用数值计算方式模拟动态总压畸变对航空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首先要模拟出进口总压的随机脉动过程.根据进口总压随机脉动的正态分布特点及相关性特征,获得了带有指数自相关函数的动态总压畸变的随机过程,同时分析了积分时间常数、时间步长以及时间长度等参数对所生成的总压随机脉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获得较好的模拟效果,时间步长应取得较小,时间长度应取得足够的长,而积分时间常数对模拟的可靠性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不同延伸段压力分布的双钟形喷管,采用特征线法,分别对最大推力、等压分布及等逆压梯度分布的延伸段型面开展了设计,通过仿真手段对设计方法进行了校验,并对不同延伸段压力分布的双钟形喷管工作过程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最大推力及已知壁面压力的反设计方法能够实现特定压力分布的延伸段型面设计.延伸段逆压梯度分布的双钟形喷管能够在...  相似文献   

20.
等反力度涡轮的概念 ,五十年代已在苏联提出[1 ] ,六十年代美国提出可控涡设计涡轮[2 ]时 ,实际也作了这方面的实践 [3]。综合运用导叶前倾 8.5°,以及导叶反扭、即尖部出气角比内部多偏离轴向 6°,达到根尖反力度只差 0 .1的级 ,效率比常规级高 2 %。一、等及近似等反力度涡轮级设计按照众所孰知的轴对称径向平衡方程 p /ρ r =c2u/ r + c2mcosφ/ Rm- cm( cm/ m) sinφ + Fr式中 p-静压 ,ρ-密度 ,cu-周向分速 ,cm-子午分速 ,r-半径 ,Rm-曲率半径 ,φ-流线斜角 ,Fr-径向力。曾试算过依靠外廓型线先向内收后向外扩 ,主要以第二离心力 c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