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加速度计在消费电子、工业监测、惯性导航和资源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加速度计相比,近年来出现的光力学加速度计具有精度高和可微型化等优势,其涉及光力耦合效应、微腔光子学和微纳加工技术等多个领域,是下一代高精度加速度计发展方向之一.详细介绍了光阱悬浮式和光学微腔式两种原理的多种类型光力学加速度计,分析了各种光力学...  相似文献   

2.
对大面积电火花光整加工时难于获得光整表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混粉电火花大面积光整加工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并进行了用混粉工作液对115mm×105mm面积电火花加工的实践,验证了混粉电火花加工能够改善加工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3.
TimeConstantMeasuringSystemofInfraredProbe(2)GaoYesheng(上接1999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1.2关键技术的解决1.2.回脉冲响应法的关键是脉冲光源的获得和数据的采集处理为获得1~3μm,3~5μm,8~14μm三波段的超短单脉冲光,光源系统采用了激光镇模、受激氢拉曼、光参量、单脉冲提取技术。1)腔内单脉冲的提取由于本激光系统振荡级腔长为1m,锁模序列脉冲的间隔约为6.6ns,这样被测量的探测器的时间常数大于6.6ns时,将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为此,采用了腔内提取单脉冲的方法,以获得单脉冲光输出;且该方法比月球吸法腔外…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旋流式光整技术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型面的光整加工进行实验研究,制定了叶片型面光整工艺路程,优选了磨料,设计了叶片光整实验用夹具。通过具体叶片型面和前后缘的光整实验验证了旋流式光整加工及其实验方案能够满足叶片型面和前后缘的设计要求,提高光整效率1倍以上,并且改善叶片型面的应力状态及其分布,从而大幅度提高叶片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5.
硅橡胶柱面菲涅耳太阳聚光透镜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用空间级柔性透明硅橡胶材料制作线聚焦柱面菲涅开太阳聚光透镜的成型工艺。结果表明,模具的精度对硅橡胶透镜的光学效率有决定性作用,在采用高精度拼接式模具和严格控制工艺流程的条件下,硅橡胶透镜光学效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6.
超声砂带精密磨削技术是超声加工与砂带精密磨削的叠加技术。本文以要求高平面度和高光洁度的磁盘的光整加工,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为例,阐述了这种叠加技术的加工方法,可以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文中介绍了超声砂带精密磨削的机理,分析了影响磨削质量和效率的原因以及影响超声砂带精密磨削的因素,并且将普通砂带磨削与超声砂带精密磨削作了对比,进而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证实了超声砂带精密磨削技术有良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盘腔泄漏流对某型辅助动力装置涡轮部件性能及流场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盘腔泄漏流对涡轮性能有较大影响,泄漏流不影响涡轮进口流量,但会影响功率分配并明显降低涡轮效率。优化搭接结构可减小盘腔泄漏流流量,提高涡轮效率。盘腔泄漏流对二级导向叶片通道流场影响较小,对二级工作叶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30%叶高以下区域。盘腔泄漏流促进了二级工作叶片叶根部位漩涡的发展,增大了叶片通道的二次流损失。  相似文献   

8.
为开展单凹腔驻涡燃烧室值班油气匹配思路研究,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在燃烧室进口压力、温度以及马赫数分别为0.101MPa、487 K、0.25,燃料为航空煤油的条件下开展试验。试验中主要研究了4种不同总油气比FAR =0.0093、0.0124、0.0155、0.0186,以及对应相同总油气比下不同凹腔油气匹配思路。即通过更改凹腔进气结构,在总油气比一定的情况下,调节凹腔当量比Φca。研究结果表明:凹腔内的油气匹配对燃烧效率影响显著。当总油气比小于0.0155时,不同凹腔当量比的燃烧效率均随总油气比增加而增加;总油气比大于0.0155后,不同凹腔当量比的燃烧效率随油气比的变化规律有所差异,当凹腔富油时,燃烧效率减少;当凹腔由贫转富时,燃烧效率缓慢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凹腔当量比小于1.4时,不同当量比的燃烧效率随总油气比增加均有所增长,在凹腔当量比大于1.4后,效率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在总油气比相同,仅凹腔供油的工作状态,凹腔局部富油时的燃烧效率高于当量比为1时的燃烧效率。凹腔当量比1.4为仅凹腔供油燃烧的最佳当量比。  相似文献   

9.
大型钛合金风扇叶片型面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轴联动加工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大型发动机风扇叶片型面加工这一关键加工环节在精度和质量保证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工效率方面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相信随着工艺设备技术的不断研究改进,大型风扇叶片型面加工技术会朝着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于毫米波段的介电性能测试的高Q腔法和准光腔法的原理及物理模型,并分别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测试装置,进行了空腔和石英玻璃的测试.结果表明,准光腔法要比高Q腔法在品质因数、可分辨的频点、样品尺寸、测试精度等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滚压加工简便易行,它是降低表面粗糙度数值、增加表层硬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图1所示汽缸体,若用常规的光整加工,生产效率较低(加工一件需5min);采用滚压加工后,加工一件仅需45~50s,不仅能满足技术要求,而且提高了工效,还  相似文献   

12.
张昭文  常丽敏  洪金森  倪刚 《航空学报》1991,12(10):503-506
 <正> 1.引言 激光片光技术和流体中微粒的光散射效率逐步提高;从烟雾、水汽到激发诱导荧光使流动可视化程度不断开拓。许多研究工作需要通过观察切片照片获得对复杂流动整体结构的理解。因此,将系列二维切片照片重建成立体图象是十分有意义的。 近年来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工作有Jimener的平面混合层和Agui and Hesselink的共轴喷流重建,分别在平面型和封闭柱面型的不同气流混合界面研究涡系的生成和发展。用涡迹切片重建的三维图象能清楚地显示涡的内部结构,对提供合理的流动假说和计算模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激光陀螺的调腔技术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获得好的拍频进行了分析。陀螺的调腔精度影响陀螺的锁区、出光阈值和零漂,而调腔精度直接与激光陀螺的光学拍频相关,因此如何获得高质量的拍频信号是调腔的关键。由于基模拍频是由陀螺腔长与入射激光波长的关系决定的,即满足L=qλ时最强,L=(q 1/2)λ时最暗。所以可以调节激光陀螺腔长L或调节基准激光的波长λ来满足以上关系式。本文对如何进行上述调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材料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从化学组成分类可以有金属、非金属和高分子材料,从材料状态上分类,可以分为单晶、多晶、非晶态和复合材料。从物理效应上进行分类,可以有压电、光电、热电、声光、磁光、激光等材料。另外也可以从用途上分类,如建筑、耐火、耐酸、电工、电子、光学、感光、包装、航空、航天等材料。近年来,有人索性把材料分成两大类: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前者是指靠力学机械性能而得到发展的材料;后者是以物质的声、光、电、磁等各种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5.
减压器动态仿真的有限体积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一维理想气体流动的有限元状态变量模型推导过程的拓展,获得了适用于变体积容腔的气体容积模型,并结合气体管道、气体阀门的有限元状态变量模型,通过对三者的组合运用发展了一种可仿真气体减压器动态工作过程的有限体积模型。采用此模型分别对某逆向卸荷膜片式减压器和某贮箱增压系统所用减压器进行了动态工作过程的仿真,前者仿真结果的稳态值与早期文献的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相一致。表明有限体积模型的稳态精度合乎工程需要;后者的仿真获得了减压器各个腔室状态参数和阀芯开度的响应曲线,表明贮箱增压过程可以分为启动段、稳定段两个阶段,同时表明在理想气体绝热流动的假设下节流前后温度基本不变。数学模型和建模方法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6.
大发动机双环腔燃烧室设计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双环腔燃烧室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双环腔燃烧室的性能及其污染物排放规律.参考国外某双环腔燃烧室的结构,将其火焰简结构设计为并联式双环腔结构.改变主燃区、预燃区旋流器的结构,优化主燃孔、掺混孔的位置及孔径大小,进行流动、燃烧及排放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结构双环腔燃烧室的总压恢复系数、燃烧效率、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系数、污染排放等性能参数.对比分析不同结构双环腔燃烧室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双环腔燃烧室出口具有更高的总压恢复系数和燃烧效率,更好的温度分布,更低的CO和NOx排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建立刀具磨损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理论和现场生产实际相结合,在保证加工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给出了难加工材料(GH2132)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切削加工参数,并在航空发动机叶片型面加工中获得验证,取得了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和加工成本的最优结合,为解决航空典型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参数优化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和解决途径,这对于提高航空发动机难加工材料的加工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电火花加工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成熟且不可或缺的加工方法,新工艺、新方法和新装备层出不穷,如何提高加工效率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电火花加工过程中,为防止对工件产生损伤,要避免电弧放电,通过各种工艺手段提高加工效率的效果不明显。通过有效控制电弧通断,利用电弧弧柱极高的能量去除材料,可以极大地提高放电加工效率,是近年来研究高效放电加工的一个新方向。另外,放电烧蚀加工利用电火花放电作为诱导能量,控制金属基体与通入的氧气燃烧产生化学能用于蚀除工件,该能量远远大于脉冲电源的能量,是高效放电加工的另外一个新方向。放电烧蚀加工辅以其他方法形成复合加工,对已烧蚀表面进行优化处理,可以实现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综述了电火花加工、电弧加工和放电烧蚀加工技术在高效加工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获得不同气氛对紫外激光加工非晶合金盲孔的质量和效率的影响,采用波长355nm的纳秒激光对Zr–Cu非晶合金进行同心圆式旋切法盲孔加工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仪器对盲孔的显微形貌、粗糙度和加工效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气氛的压力和种类影响着盲孔的底面形貌、加工质量和效率。气氛压力越小,盲孔底面粗糙度越低,材料的去除效率越高;相对于氮气、空气中的加工,氧气中表面粗糙度最小,且材料去除率最高。另外,加工表面未出现晶化现象,说明在一定激光参数下紫外纳秒激光可以实现非晶态合金的无晶化加工。  相似文献   

20.
电解加工是5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新工艺,加工时(见图1)工具电极(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零件(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两极间通以高速流动的电解液。此外,电极还向零件匀速进给。结果电极的形状就相应地复制在零件上。由于这种加工方法最适宜难加工材料和复杂型面的加工,例如叶片型面、异形孔槽和锻模型腔等的加工,因而在航空发动机厂获得了普遍应用。但是为了继续扩大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