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材料冲击损伤超声回波特性及其成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材料冲击损伤的评估和无损检测,对于复合材料设计、制造和工程应用与服役都显得非常重要。在众多的无损检测方法中,超声是目前用于复合材料冲击损伤检测与评估的一种最为重要的方法。冲击损伤是复合材料制造、特别是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一种损伤形式,由于复合材料自身工艺结构特  相似文献   

2.
复合材料在波音787和空客A350飞机结构上应用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大型客机结构有复合材料化趋势,这一趋势从根本上改变了飞机结构和制造上的传统.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成一种新的固体材料.先进复合材料专指可用于主承力结构或次承力结构,其力学性能相当于或超过铝合金的复合材料,主要指高性能纤维(如硼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等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是最具代表性、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先进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
航空复合材料自动铺丝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军 《国际航空》2011,(12):70-72
自动铺丝技术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低成本自动化制造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波音787和空客A350项目复合材料机身制造,是未来复合材料机身制造的一种最具前景的方法。本文介绍了铺丝机系统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自动铺丝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六十年代以来与硼纤维复合材料几乎同时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复合材料。由于具价格比硼纤维复合材料低廉,因而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硼纤维复合材料,尤以树脂基复合材料发展更为迅速,现已用作导弹及宇宙飞行器的热防护材料和卫星、导弹及飞机的结构材料。本文着重对近年来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国  相似文献   

5.
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高比模、耐疲劳等诸多优点,因而,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航空航天制造业中,如波音787飞机复合材料的应用量已达到50%.我国飞机上复合材料的应用比例也大幅度增加.但是,复合材料是一种非常难加工的材料,其主要原因是复合材料是2种或2种以上的材料通过物理方法形成的,不同于晶格结构的金属,因而材料的塑性变形难,散热性也差,因此,复合材料铣削加工性能差、效率低、刀具寿命短,被加工表面粗糙度值高,易出现分层或抽丝现象.传统的复合材料加工刀具的切削刃不足够锋利、切削阻力大,加剧了刀具的磨损,而且刀具的切削进给速度很低,很难满足复合材料优质高效的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及其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实现轻质、高性能结构的制造,但传统的成型工艺过程复杂、成本高,难以实现纤维回收利用,限制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零件成形工艺,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造,为实现复合材料低成本、绿色制造提供了可能性.综述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高性能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及其回收再制造策略.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是由2种或2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能优于原各组成材料性能、能克服单一材料缺陷的新型材料.根据材料的结构、性能或组成,复合材料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简称C/E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典型的先进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模量高、比强度大和耐腐蚀等一系列优点,在诸如飞机机翼、大型运载火箭舱段、航天飞行器舱体等航空航天与国防军工产品的研制与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波音787"梦想"飞机为大幅度减轻结构重量,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所用复合材料占50%左右,提高燃油效率20%[1].  相似文献   

8.
非金属复合材料是一种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的高性能材料,目前已经成为航天卫星上不可或缺的关键结构材料。但与此同时,该类材料也是一种极难加工的各向异性非均质材料,采用传统的接触式方法加工易产生崩边、分层、起毛、撕裂等问题。激光制造技术作为一种开始逐步走向实用化的先进制造技术,具有材料去除能力强、加工精度高、损伤可控等一系列优点,是一种实现非金属复合材料高性能加工、满足现有和未来需求的理想方法。本文围绕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激光加工非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其中技术分支涉及切割、制孔、铣削刻蚀、清洗等实体减材制造技术。最后对非金属复合材料激光加工方法的未来研究重点和工程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碳纤维或硼纤维为增强剂的新型复合材料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刚度大、强度高、比重小、耐疲劳等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航空结构材料。国内近十年来已开始用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制航空零件,并进行了试验。在使用金属材料制作零件时,一般先选取一种一定形状的材料,然后进行加工成型。而复合材料却往往不采用这样的步骤。复合材料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各向异性,有三个相互垂直  相似文献   

10.
先进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在成型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及损伤产生的原因,指出成型工艺原理和理论的非完美性、原材料因素、人为因素是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采用无损探伤技术对缺陷进行检测是复合材料构件质量保证的必要手段。对目前国内外用于复合材料构件的几种无损探伤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超声法是复合材料常见缺陷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并对超声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碳-碳复合材料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耐高温材料,它在发展航空和航天等尖端技术中具有重要意义。碳-碳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其织构有密切关系。本文作者着重总结利用金相显微镜对三种不同工艺所得三维编织碳-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2.
对复合材料常用增韧技术的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增韧技术——相迁移增韧,在大幅提高复合材料韧性的同时,又保持了预浸料良好的工艺性,经在环氧和双马复合材料体系中的工程化应用,表明相迁移增韧技术是树脂基复合材料增韧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分子复合材料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子复合材料是继热塑性与热固性塑料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后的第三代聚合物材料。这是一种刚性和柔性卷曲大分子均匀分散的增效复合材料。除柔性卷曲大分子由刚性大分子增强外,其基本概念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同。文中将简要介绍分子复合材料的一些基本理论及可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的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接触反应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接触反应法。该法不仅具有工艺和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的优点,而且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强化相细小、界面结构好的微观组织和优良的机械性能,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制备金属其复合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薄壁加筋结构是飞机尤其是直升机结构的典型构型,随着复合材料在直升机上的大量使用,研究复合材料加筋薄壁结构在开孔后的剪切屈曲和后屈曲问题的分析方法,提高分析进度,是直升机结构强度设计的技术关键。以复合材料开孔薄壁加筋板试验为基础,测试了加筋板剪切屈曲和后屈曲应变及载荷历程,仿真分析了试验结果,建立了一种以risk算法、Hashin失效准则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开孔薄壁加筋板剪切屈曲和后屈曲分析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空间时代材料工艺的新进展”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1988、1989年杜邦公司在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方面取得的进展,包括:复合材料制造方法的最新发展,供先进飞机和航天应用的AVIMID复合材料,一种新型热可成型复合材料板材和纤维与基体界面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几种新的飞机复合材料件1.全复合材料模型飞机去年范堡罗航展上展出的全复合材料样机已不少于6种,包括从大型的8-15座双涡轮发动机的BeechStarship到小型双喷气发动机的Leohard。使人们惊奇的是,在当今广泛使用先进复合材料的时代,其中的一...  相似文献   

18.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干法加工的固有缺点,提出了一种采用水溶性冷却液加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并对干法和湿法加工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湿法加工不影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且能够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及效率,减少刀具磨损,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较好的工艺。  相似文献   

19.
各种复合材料现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宇航、国防和汽车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不过.每一种复合材料都是一种掺合材料,它具有独特的取决于定向的特性。因此,不使用分析软件工具要预测材料的使用性能是很难的。遗憾的是,使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综合性能的同时也使它难以用传统程序进行分析。传统程序是为了分析具有较为一致性能的材料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轻质结构应用需求的一种复合材料技术,CNF可被考虑用于提高传统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CNF能够被用于提高层间力学性能,授予传导特性和调节热膨胀系数,提高振动阻尼,使复合材料结构件处于健康状态,因此,CNF给设计者提供了一种获得多功能特性的新一代轻质复合材料结构件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