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有限元分析基础,研究薄壁结构在应力、位移、最小尺寸约束下结构最轻重量的优化设计问题。用Kuhn-Tucker(库恩-塔克)必要条件将多个位移约束简化为单一位移约束(称为最临界位移约束),建立位移约束下的优化设计准则.从而避免大批拉格朗日乘子的计算,并结合满应力优化设计准则,形成了在有效约束界面逐步逼近最优设计点的方法——包络法。用某型飞机后机身一段优化设计作为本文的实际应用,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飞机重心过载谱的低载截除水平不能像应力谱那样可以根据结构材料的疲劳极限直接确定,而通过疲劳试验设计和分析,可以获得准确的疲劳损伤变化趋势,进而确定过载谱低载截除水平.用不同的截除水平依次截除原始过载谱从而得到一系列过载截除谱,加速后在MTS810疲劳试验机上对标准试件进行周期加载,从各组试件疲劳寿命的变化趋势中寻找规律并确定最佳截除水平点.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某型直升机的过载谱,其循环数量截除水平点可以确定为300次/飞行小时,对应的过载门槛值截除水平点为0.086 2g.疲劳试验不仅提供了确定过载谱低载截除水平的途径,还揭示了随机谱中略小于疲劳极限的个别循环仍可以产生疲劳损伤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结构的模糊随机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大量的模糊性因素,将模糊理论与结构可靠性理论相结合,分别建立了基本空间为连续集和离散集时结构的模糊随机可靠度公式及一些特殊可靠度公式;运用模糊集合基本运算法则,获得结构安全这一模糊随机事件的隶属度表达式;通过算例形象地阐述了计算方法,并分别给邮由随机模糊性,随机性和模糊性所引起的结构可靠度值。  相似文献   

4.
结构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结构优化设计的基础上。首次考虑疲劳断裂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以结构的静强度、疲劳、断裂、振动性能为模糊约束条件,以结构重量、疲劳寿命和断裂寿命为多个目标的结构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模型。以此模型对一双梁式平直机翼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结果表明:模糊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了比确定性多目标优化设计更小的翼梁总截面积;模糊优化设计放宽了对约束条件的限制,材料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可靠部件短时间内很难获得 足够的性能分布信息,致使对部件的认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问题,为降低其对部件性能分 析的影响,实现对系统可靠性的准确估计,假定部件性能分布参数为模糊数,根据模糊集合 分解定理,建立基于β-截集变量的性能分布模型,给出了部件模糊状态 性能区间的定义和状态模糊概率的计算方法。对传统的通用生成函数方法进行改进,定义了 α-截集通用生成函数及其运算法则。提出了考虑认知不确定的多态系统 模糊可靠性评估方法,并以仿真实例进行验证说明。该方法不仅克服了性能分布信息缺少, 无法准确地建立状态信息分析模型的不足,且方法简单、思路清晰,具有强通用性和工程应 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可靠性模糊优化设计方法,它是可靠性化设计、模糊优化设计的深化。可靠性模糊优化设计既考虑随机因素对产品的影响,又考虑了模糊因素对产品的影响,优化结果往往比普通优化设计、可靠设计、模糊优化设计要好。可靠性优化设计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运载火箭惯组基座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运载火箭惯组基座的优化设计过程。围绕该惯组基座的设计,在文中,给出了惯组基座等一类关键结构部件的优化设计流程,介绍了综合利用几种有限元分析软件与工程设计有机结合的设计手段,可供相关产品研制时参考。经过拓扑设计、工程设计与刚度分析等几轮工作,本文获得了一种惯组基座设计方案,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惯组安装方式,可供未来类似结构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非线性的大规模复杂多阶段连续决策问题,研究了一种结合遗传优化的动态窗口蚁群算法。该算法将各阶段容许决策值映射为一个层状构造图中的有限节点集,其中每一层节点对应某一阶段容许决策集的子集,该子集用实数编码遗传优化进行动态筛选,以减小算法的搜索空间。  相似文献   

9.
考虑检修因素的海洋工程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海洋工程结构的疲劳分析大多是基于S-N曲线及Miner-Palmgren线性累积损伤准则的,但有一些规范中的许用累积损伤是基于结构检测可行性来确定的。本文对基于可靠性断裂力学的许用累积损伤进行了研究,它是利用裂纹检测概率曲线中的检测质量来确定的。最后得出,对于目标安全水平所对应的许用累积损伤值,在老虑检测影响时可适当增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高维特征选取方法。首先,利用Bhattacharyya距离过滤样本类别无关的特征;然后,基于递归特征剔除过程,提出了基于模糊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Interactive self-organizing dataanalysis technique,ISODATA)聚类方法,以样本与聚类中心的加权距离作为可分性指标,产生候选特征子集;最后,以候选特征子集分类和聚类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curve,AUC)值和正确率作为目标函数,确定最佳特征子集。将该方法用于选取5个基因表达谱数据集的特征基因,结果显示该方法所选特征具有较好的分类和聚类能力,说明了提出的特征选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超声速飞行器前缘在大气层中长时间飞行时受热严酷,热应力影响大,分析前缘结构热应力十分必要。在电弧风洞模拟的高热环境下采用高温应变计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前缘结构进行了高温应变测量,介绍了试验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模型和热输出标定等,并介绍分析了碳基复合材料和某耐热合金2种材料前缘模型试验结果,同时对比了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测量结果真实。试验应变测量最高温度600℃,试验结果表明,前缘模型侧面平板的应力状态处于合理水平。应力应变数据对于结构优化设计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由于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的评估具有主观性,本文将模糊数学有关理论应用于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的评估,提出了一种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的一致性模糊综合评估方法。评估中将动力学模型计算振型、频率与试验结果相比较,通过建立模型的评判对象因素集、评价集和权重集,寻找隶属函数,构造模糊关系矩阵,完成有限元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估。该方法不仅能界定有限元模型是否可用,还能对多个模型进行排队选优。文中算例表明了该方法对单个模型评估准确,并能从多个模型中选出最优者。  相似文献   

13.
高强度钢内螺纹冷挤压成形与强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螺纹冷挤压成形是提高内螺纹疲劳强度的有效方法.作者研制出挤压扭矩和温度的测量系统,并从理论上证明了挤压变形区金属在挤压过程中受到三向压应力的作用,这可以大大增加金属的塑性,改善内螺纹的成形条件.高强度钢内螺纹成形与强化的关键在于挤压丝锥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及工件底孔尺寸、挤压速度和冷却润滑液的合理选择.疲劳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两个不同应力水平下,用挤压丝锥挤压强化的300M高强度钢螺纹,其寿命是切削螺纹的4~30倍.  相似文献   

14.
FL-9低速增压风洞主体结构有限元分析与气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L-9低速增压风洞是"十五"国家批准建设的大型航空基础设施,笔者简要介绍了该风洞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应力、变形和模态分析,并与风洞气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中所采用的单元类型、模型简化、边界约束等处理方法合理可行,应力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一致,最大薄膜应力为147.6MPa,低于许用值42.1%,风洞结构具有较大的安全裕度.风洞的前六阶模态分析为风洞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多年来研究静电陀螺支承系统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静电支承系统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工程设计方法,探讨了电容位移传感器、静电加力随动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提高支承系统可靠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NF-6风洞洞体有限元计算与水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翼型研究中心NF-6高速增压连续式风洞洞体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应力应变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并与风洞水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中所采用的结构和边界条件简化方法合理可行,在数量级和变化趋势上,实测点和对应计算点的应变值比较一致,最大应力在材料的许用应力之内,实际风洞洞体及支撑是安全的,风洞的前三阶振动模态分析为风洞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NASTRAN软件,研究了在机翼打样设计阶段考虑颤振约束条件进行结构综合优化设计的方法.气动载荷采用亚音速偶极子格网法计算,颤振分析采用v-g法,优化中以最小质量为设计目标,设计变量为蒙皮铺层参数.对某复合材料后掠翼进行优化设计,设计结果满足静强度和刚度要求,颤振性能大幅度提高,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多学科优化是基于确定性的优化设计方法,为了获得更为可靠的结构设计,在设计中考虑了不确定因素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本文将非概率可靠性优化方法与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相结合,引入了非概率可靠性指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协同优化方法的非概率可靠性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同时采用了基于均匀试验设计的响应面方法来近似学科优化,提高了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降低了计算量.最后通过对跨声速机翼气动结构多学科可靠性优化设计算例的计算,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保证设计解的可靠性,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构优化设计的新方法——改进的可行方向法。该方法计算简单、方便,一次调参幅度大,收敛快,重复的结构分析次数少,较之现有的各种准则法、可行方向法以及其它约束最优化方法有显著的优越性,特别适用于求解在多种载荷条件下,具有多个位移约束和应力约束条件的大型结构优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轻质、展开顺畅、收纳比高且不需要额外驱动动力的新型自展开薄膜遮阳结构。利用4根等长的带状弹簧驱动叶内环绕折叠的聚酰亚胺薄膜,并计算了收纳比。为了防止薄膜在展开过程中出现钩挂和破损的问题,对薄膜展开的轨迹、薄膜的应力分布以及带状弹簧骨架的模态分布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并制作了测试样机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利用带状弹簧驱动薄膜展开,展开过程顺利,带状弹簧展开时的冲击不会造成薄膜损伤,薄膜折痕处的最大应力约为42.3 MPa,低于材料的许用应力,且收纳比达到了6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