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随着对飞行器性能的要求日趋提高,结构减重成为航空航天制造中的重要任务。铝锂合金由于其轻质高强等优良性能,被认为是极具发展前景与优势的航空航天轻质结构材料。同时,激光焊接技术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铝锂合金连接方式之一。但是,由于合金的特性及飞行器制造产业的要求,铝锂合金激光焊接技术仍存在诸多难点,介绍了铝锂合金激光焊焊缝特殊微观组织及常见焊接缺陷,重点讨论了等轴细晶区(EQZ)、焊接气孔、焊接裂纹及接头软化缺陷的形成机理及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航空航天装备更加注重追求轻质、高效和高可靠性,设计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复杂整体结构件和精密复杂结构件.由于单个结构件的尺寸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对结构件加工制造要求日趋苛刻.同时,航空航天用钛合金等材料具有高熔点、难变形和难加工等特点,使得复杂整体结构件和精密复杂结构件的制造尤其困难.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异形结构,传统的锻造、铸造、焊接、机加等成形工艺已无法满足结构件的设计和制造要求.因此,研究开发能够解决航空航天整体复杂钛合金结构件难加工甚至无法加工问题的制造技术途径,已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和前沿热点课题[1-2].  相似文献   

3.
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是一种重要的轻量化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在航空航天、空间技术、武器装备、能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这种轻质、高强、耐热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技术、能源发展与交通运输等若干关键领域中不可替代的共性关键材料.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基体和增强体选择,增强体分布设计,构型设计,热变形加工、超塑性加工、热处理、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工程应用方面综述了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潜在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推动和解决重大工程用复合材料大构件加工、精密成形制造的关键技术和装备提供指导,进而推动非连续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具备轻质、高模量和高强度,是实现装备结构轻量化的关键材料之一。塑性加工变形量是决定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三种典型截面规格型材为载体,研究了挤压变形量对热挤压制备TiB2/7050Al复合材料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分析了复合材料内颗粒分布与三维晶粒结构,及其与挤压变形量的演化规律,讨论了复合材料不同组织结构下的室温拉伸性能与抗疲劳性能。结果表明:TiB2/7050Al复合材料型材同时具备高弹性模量(78~84 GPa)、高强塑积(6 588 MPa·%)与高疲劳极限(289 MPa),将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轻质多功能结构是航天器装备实现轻量化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针对航天器轻量化多功能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概述,重点介绍了高承载三维点阵结构、热变形稳定结构、智能折展结构、分离解锁结构、电磁隐身结构、以及复合材料新型连接技术等方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了航天器装备新型结构研制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型结构件制造技术是发展重型运载火箭的关键技术之一,直径8~9m级重型运载火箭大型贮箱将带来成型、焊接装配等工艺和装备方面新的制造技术挑战.吸取以往人类历史上研制经验教训,有助于权衡大型结构件制造实现和制造经济性.需开展先进制造技术升级,加强大型轻质化结构制造技术和装备技术基础,适应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拥有轻质高强、各向异性和结构可设计性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但复合材料铺层结构设计较为复杂,性能分散性大,工艺质量不够稳定,这些问题和缺陷使复合材料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了阻碍.  相似文献   

8.
轻质、高强的新型材料已成为人们迫切寻求的目标;而优化的焊接结构则是降低材料消耗、减轻结构重量的有效途径.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抗腐蚀性好、耐高温以及韧性和焊接性较好等一系列优点,所以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中推广应用钛合金焊接结构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复合材料薄壁加筋结构因具有轻质量、高强度、耐腐蚀、抗疲劳等优点,逐渐被用于航空航天、舰船邮轮、特种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主要从薄壁加筋先进结构设计方法、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工艺及复合材料薄壁加筋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3个方面对当前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针对加筋结构优化设计,概述了参数化方法、形状优化方法、拓扑优化方法及其他新型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围绕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技术,讨论了具体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以及其纤维铺放/打印路径规划方法;并梳理了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领域中典型的复合材料薄壁加筋结构应用;最后总结了复合材料薄壁加筋结构–工艺协同设计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关键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您在数字化工艺与装备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请介绍一下您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情况。张国军: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数字化工艺与装备"。装备是工艺的载体,工艺创新是装备创新的基本手段之一。工艺积累相对不足,尤其是精密加工工艺缺乏定量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是造成我国高端装备与国外存在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  相似文献   

11.
焊接设备是现代工业重要的工艺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轻工、电力等工业领域,也是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业等高端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加工设备.作为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主管的中央级大型综合技术刊物,为更好地满足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的需要,全方位地了解焊接设备和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本刊以"航空航天焊接设备与技术应用"为主题,围绕航空、航天高端制造业展开调查,力求为航空航天制造企业、焊接设备供应商以及科研机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4D打印技术是最近一段时间快速发展的新兴增材制造技术,对飞机等航空航天装备的结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大前瞻性意义。本文论述了战斗机的发展及对多功能结构的需求,阐述了4D打印在实现飞机功能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了4D打印的定义、专用材料、工艺装备及结构构型特征;讨论了4D打印在航空飞行器智能变体结构、新一代热防护及新型隐身技术方面的应用潜力;给出了4D打印的技术成熟度提升、关键技术突破及学科融合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您带领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这些科研成果. 刘黎明:我们科研团队近年来围绕低能耗、低污染绿色焊接制造技术、材料及装备开展了系列研究,目前已研制出激光一电弧及激光一多电弧及电弧一电弧等系列低能耗复合焊接技术及装备,实现了包括钛合金、铝合金及高强钢等多种金属材料的优质高效连接,并在航空航天及船舶制造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开发出具有低污染的镁合金焊接材料,显著减少镁合金焊接烟尘,实现了镁合金高性能绿色焊接制造;通过对异质焊接界面反应过程进行精确控制,实现了镁/铝、镁/钢等异质材料的良好连接,为促进轻质合金构件在汽车、飞机装备中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航空航天轻质金属材料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航天轻质化、高性能整体结构日趋广泛的应用,对高效、低成本快速研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电弧熔丝增材制造与其他金属3D打印技术相比,具有制造成本低、成形效率高等特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综述了国内外铝合金、钛合金等轻质金属材料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最后,分析了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大型构件的应力与变形控制、路径规划软件、成形过程在线监控与反馈控制等共性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中国航空航天工具协会首批38项团体标准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航空航天工具协会理事长张军、常务副理事长陈晓东以及来自航空工业、航天科技、中国航发、中国商飞和部分民营企业的40余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首批38项团体标准发布。国家军民融合、智能制造、"一带一路"等相关政策及倡议的启动和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军工领域和相关民用配套产业在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研发制造过程中工艺装备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共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航空航天、汽车等交通运输行业对轻量化设计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部件,如汽车车身和一些附加件开始采用兼具高力学性能和轻质的含硬质泡沫芯材的连续性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随着这种复合材料加工工艺的日趋成熟,这些应用部件已不再满足于当初的简单结构,越来越复杂的3D  相似文献   

17.
未来机床     
正高端数控机床是支撑航空航天等制造领域发展的核心装备,是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产业。数控机床关键技术的突破与自主创新是推进数控机床研制水平不断提升的源头,也是推动其向高端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首届国际航空航天制造技术及装备展览会,将于今年12月5日~8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此次展览会将展示国内外最新的制造技术与装备发展及其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的应用,展示我国航空航天工业民用技术与产品发展,推进中外技术、商贸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我国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与装备现代化。展览会将举办多种形式的技术讲座、产品推介和专业研讨会。目前,已有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韩国、加拿大等国著名的制造技术与装备厂商和国内有关厂家报名参展。该展览会由中国贸促会航空行业分会、航天行业分会和中国航空信息中心主办,《国…  相似文献   

19.
<正>济南二机床集团作为国内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长期致力于高档数控机床的研制,为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加工提供解决方案。高效、高精、高响应数控机床产品正越来越广泛地服务于航空航天等国内重点行业领域,为满足市场需要和国家战略需求,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杨国林  董志刚  康仁科  鲍岩  郭东明 《航空学报》2020,41(7):623311-623311
各种连接孔的加工是航空航天构件装配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新型大型飞机等难加工材料使用越来越多、制孔孔径深度越来越大、制孔精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制孔加工变得越发困难,传统制孔方法逐渐不能满足需求。螺旋铣孔是一种针对航空航天构件装配制孔需求出现的新技术,其采用特制刀具通过偏心铣削的方式实现圆孔加工。由于材料去除原理改变,螺旋铣孔相对传统制孔方法在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刀具成本、适用性等多个方面表现出优势,成为当前航空航天领域制孔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在阐述螺旋铣孔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技术优势;然后重点围绕加工机理与专用装备两个方面,概述了螺旋铣孔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分析了螺旋铣孔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