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开发了一种可用于薄板材铣削夹持固定的真空吸附系统,并通过一种新型铝锂合金2060T8的铣削试验,对该系统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然后基于该系统,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2060T8的铣削性能试验研究,主要进行了铣削加工参数对零件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主次关系是: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铣削宽度主轴转速;表面粗糙度随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主轴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随铣削宽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2.
在工程技术中,重心偏离几何中心的机箱减震问题属于外力通过系统中的弹性材料传给质量块的隔振问题.对机箱各支撑点处的固有频率进行合理设计可以有效避开外力频率作用范围,达到保护机箱的目的.本文提供了一种重心偏离几何中心的机箱减震装置的设计方法,对机箱系统的隔振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椭圆振动切削加工的回转体表面微织构是在机床主轴旋转、平台进给和装置椭圆振动的联合运动下得到的,机床主轴转动与装置位移输出如果不能保持完全的实时同步,会造成微织构加工的偏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转角的同步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主轴的对位基准处实现装置正弦信号的复位,以修正转速漂移造成的加工位置误差,并通过判断主轴角度信号实时输出对应幅值电压来实时同步信号输出和机床旋转运动。基于LabVIEW FPGA搭建同步控制模块,经试验验证,利用该方法加工的矩形阵列微织构轴向排列与中轴线平行,与周向排列的夹角和仿真结果的偏差不超过0.1°,织构深度随转角的不同发生预设的变化,因此,同步控制方法具有实时同步控制椭圆振动切削装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速机床具有坐标快速运行、主轴高速旋转、高动态性能等特点,如何实现高速机床的可靠性控制并达到高加工精度变得极为关键.为保证机床高速、稳定、可靠性能,机床电气控制重点着眼于高速电主轴的保护、主轴基于工艺的控制需求以及坐标驱动的高动态性能控制,文中详细论述了主轴温度、振动、功率保护以及驱动控制优化方面的关键技术及实施技巧,通过对高速铣床驱动控制的速度环、位置环以及坐标插补进行分析和优化后,机床再次进行切削加工,之前加工表面的过切及刀纹均不再出现,并且圆周换向时无刀痕,完成的工件质量明显优于优化前切削质量.  相似文献   

5.
微扑翼飞行器驱动装置设计与动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压电陶瓷驱动器和柔性铰链四杆放大机构融为一体,设计了结构紧凑的微扑翼驱动装置,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完成了微扑翼驱动装置结构参数优化设计;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来建立微扑翼驱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动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正弦驱动电压,微扑翼驱动装置可以实现稳定扑打运动,另外,采用标准正弦驱动电压,在某一频段微扑翼驱动装置能实现高效扑动,而且通过调整驱动电压幅度能够控制扑动幅度.该研究为微扑翼飞行器运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某型无人直升机典型任务设备中采用了大量玻璃晶状管等精密元器件,对振动环境要求较高。介绍了隔振设计思路,对初始隔振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了隔振优化方案并建立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对优化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及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动特性试验及飞行试验验证了设计。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方案取得了较好的隔振效果,解决了任务设备对振动环境要求高的难题,对设备隔振安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倒置式复合加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倒置式加工机床工作时,将夹持在"主轴"上的工件移向配置在两侧的动力头,完成一道工序后移至另一个动力头,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  相似文献   

8.
面向壁面剪应力测量的底层隔板微敏感结构设计与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EMS技术加工的底层隔板能够为壁面剪应力的测量提供新的手段。利用有限元法(FEM)建模仿真、正交实验设计以及各因素的极差分析,考查了微敏感结构宽度、厚度和凸出壁面高度对底层隔板固有频率和压阻灵敏度的影响规律,完成了底层隔板的结构优化设计。仿真结果显示:微敏感结构厚度对隔板固有频率和灵敏度影响最大,提升敏感结构高度能够有效提高压阻灵敏度,固有频率和压阻灵敏度受微敏感结构宽度变化影响很小。基于绝缘体上硅技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工艺形成底层隔板结构,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完成对敏感结构的释放,所加工底层隔板的整体尺寸为5.9 mm×10.1 mm×0.39 mm。底层隔板的动态特性测试表明样件固有频率为1 453.1 Hz,与有限元仿真结果的最大偏差为4.4%。  相似文献   

9.
采用平均铣削力系数模型对数控加工过程中的铣削力进行仿真预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数控加工过程中机床、刀具以及工件3方面限制加工效率的因素,对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径向切宽以及轴向切深4个参数进行优化.利用VC与Matlab编程,开发了"中低速数控铣削过程力学仿真与参数优化系统".针对航空难加工材料GH4169,在SandviK推荐参数基础上进行仿真优化.结果表明,基于力学仿真的数控铣削参数优化技术在难加工材料加工中可提高加工效率12%~378%.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块化设计技术,提出了一种完全由直线电机驱动的新型四轴混联数控机床,并介绍了其基本结构型式。以该机床并联主轴模块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主轴机构运动学方程,并给出了机构的雅克比矩阵。同时,基于遗传算法,以机构的灵巧度为目标对机床主轴进行了优化。经仿真验证表明:机床并联主轴在整个工作空间内操作性能得到了较优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尖端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的不断发展,微小型车铣加工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切削加工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军民制造领域。为获得微小型正交车铣加工参数引起的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以高效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正交车铣轴类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为研究对象,采用三水平五因素正交实验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重点研究了车铣加工参数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车铣加工参数与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数值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相同刀具下正交车铣加工轴类零件,其工件尺寸、车削主轴转速、工件进给量、铣削主轴转速和切削深度依次从大到小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质量,可指导高效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的加工工艺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2.
XK系列冷成形加工机床 采用MAG动力总成公司冷成型工艺,只需要几秒钟就可完成轮廓的无屑加工.它的工作效率是去屑加工法的30倍.另外,冷成形的工件可以获得更高的负载能力、表面质量和精度.MAG动力总成公司冷成形技术的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不用考虑铣削时刀具空刀问题.齿条能够延伸到与轴肩平齐.机床床身采用C型结构设计,以保证机床持续的精度稳定性.在上下基体之间有两个可移动的刚性导轨.靠液压实现上下滑台的相对移动来获得齿条的相对运动.机床设计模块化,用以适应各种自动装料装置.在机床滑台返回行程的过程中,已滚压和未滚压工件之间已经完成了转换,因此保证了机床最短的生产节拍.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大口径光学元件精密修复用高精度二维运动装置的精度要求,利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增加气浮支撑单元、肋板加强以及合理的减重处理,对龙门架中的承重板等薄弱环节进行优化设计。选取支撑气膜刚度作为变量,进行模态仿真,研究其对装置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形变降低到14μm、最大应力9.15MPa远低于2Cr13的屈服极限、一阶固有频率提升至48.974Hz,即改善气浮支撑单元结构和供气参数,可使装置刚度有效增加。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铣削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论述了高速铣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前景,对高速铣削精密加工取得成功的技术链中的关键要素———机床、主轴、刀具和工夹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先进国家在高速铣削加工中采用的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正负刚度并联的低频隔振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光旭  罗亚军  严博  张希农 《航空学报》2016,37(7):2189-2199
为了能够抑制微振动对在轨运行航天器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由螺旋柔性弹簧(SFS)与磁性弹簧并联构成的低频隔振器;其中,螺旋柔性弹簧作为正刚度元件为系统提供承载能力,并通过有限元建模对其轴向刚度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由两两相吸、同轴配置的3块环形永磁体构成的磁性弹簧为该隔振系统沿轴向提供负刚度以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基于等效电流模型分析讨论了该磁性弹簧的磁刚度特性,并在平衡位置附近对磁刚度作了线性近似。通过分析所设计的低频隔振器与其相应线性隔振系统的位移传递率,比较了2种隔振器的隔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低频隔振系统能够有效地隔离低频微幅振动,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进而拓宽了隔振频带;同时,进一步改善了隔振系统在共振区域附近的阻尼特性,有效地降低了共振峰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床高刚度优化设计的共性技术问题,鉴于机床结构复杂和尺寸较大导致的数值迭代优化算法分析不足、优化加工试验成本较高的弊端,采用有限元模态分析和试验模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精密立式加工中心和龙门镗铣床的机床结构动态刚度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简化机床结构运动副的刚度阻尼等部件结合面的情况下,机床的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能够较...  相似文献   

17.
机床振动对高精度金刚石刀具研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宗文俊  李旦  孙涛  程凯  梁迎春 《航空学报》2005,26(3):367-370
研磨机床的振动是影响金刚石刀具机械研磨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精密研磨工序。为了提高金刚石刀具的研磨质量,针对金刚石刀具的精密研磨工序,在研磨加工时对机床施加空气隔振垫,使研磨的金刚石刀具切削刃钝圆半径从隔振前的93.8nm降到了隔振后的72.7nm,前刀面表面粗糙度则从2.4nm降到了1.0nm,研磨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机床制造业的里程碑,高速铣削技术已完全展现出它的发展前途。高速铣削使切削速度比传统加工提高5~10倍,更重要的是切削进给速度的显著增长,使得用高速切削加工的零件表面粗糙度非常好,以致于不需进行其他抛光、研磨等工作。米克朗公司的HSM700高速铣床正是成功地运用了最新的高速铣削技术,它所呈现出的优越的性能完全是一种革命。米克朗的HSM700采用了龙门式的结构,整个机床设计都选择了绝对对称的型式以使得固有振动减至最小,从而保证机床良好的刚性和阻尼特性。HSM700的主轴最高转速达42000r/m…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上,性质不同的加工(如车削、铣削、钻削和攻丝等),是在不同类型的机床上完成的.随着加工制造业的蓬勃发展,逐渐出现了具有多种加工能力的机床.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就是一种将车削和铣削功能集于一体的复合功能机床.  相似文献   

20.
5 可重配机床 (RMT)如前所述 ,RMS由RMT和RCS两大部分组成。RMT是一种新型、基于机床模块库中的机床模块的集成来实现机床设计的方法。每一种机床模块能够提供一种基本运动 ,这是一种将机床设计转换成通过对机床模块合理选择的数学处理方法 ,可产生出新类型的机床。机床模块化设计技术已存在好多年了 ,但从构造制造系统的观点看 ,则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模块化设计技术已被许多设备制造商在现行机床(特别是在数控加工中心、车削中心和FTL设备 )设计中采用。一种面向模块对象 (如主轴、进给驱动装置、结构件部件 )和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