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航天部第一计量测试研究所研制了一套低温密封式三相点容器.其中包括平衡氢、氖、氩复合式三相点容器。经多次复现,其精度均优于0.5mK.其中平衡氢、氖、氩三相点容器与意大利 IMGC 相应的三相点容器作了比对,相差分别小于0.5、0.7、0.1mK.该容器于1988年6月15日在北京通过了部级鉴定.鉴定会肯定了该项成果,并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氮、氪三相点系在我国首次复现,复合式三相点容器系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2.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17,37(5):512-512
<正>ESA网站2017年6月8日报道,利用Rosetta彗星探测器测量彗星67P上的氙同位素,首次以定量方式揭示了彗星与地球大气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地球原始大气中的氙约有1/5可能来自彗星,相关论文发表于Science。氙是最重的稳定稀有气体,通过对地球、火星、小行星陨石、木星和太阳风等进行采样,研究各类氙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在当前的地球大气中,较重的氙同位素丰度更高,这是由于较轻的同位素更易散逸。20世纪70年代,通过研究氙的散逸效  相似文献   

3.
一种强光灯     
在阿波罗计划期间,美国航宇局根据宇宙飞船及其乘员的需要对模拟日光效果的强光灯进行了研究。约翰逊空间中心研制的氙弧光灯曾用作该中心环境试验室里的太阳模拟器。这种氙光束的光谱接近于日光,是迄今为止较为理想的替代日光光源。  相似文献   

4.
日本科技厅航空宇宙研究所试制出了一种供姿态控制使用的新式发动机,叫氙离子发动机,可供地球静止轨道的大型卫星使用。这种离子发动机利用电能喷射电离气体。由于它比其它类型的发动机更节省燃料,所以是较理想的大型长寿命卫星姿控用发动机。欧美国家一直在竞相发展这项技术。日本科技厅为使该发动机投入实用,计划首先在工程试验卫星-Ⅵ(ETS-Ⅵ)上进行论证试验。  相似文献   

5.
离子推力器阳极推进剂在放电室内的浓度分布及其变化梯度的设计是放电室放电模式可靠性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影响到放电室内推进剂的电离效率及放电稳定性。针对航天器在轨多目标飞行任务对10 cm氙离子推力器的应用需求,为提高10 cm氙离子推力器放电室空腔内阳极推进剂供给的均匀性,实现推进剂利用率的有效提升,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建立了包括阳极推进剂、进气管和分配环在内的CFD阳极环模型,研究了未发生气体放电情况下,不同供给方式时阳极环内阳极推进剂的压强与流速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阳极推进剂供给方式对10 cm氙离子推力器放电室空腔内阳极推进剂分布特性的影响作用关系。将优化前后的阳极环在10 cm氙离子推力器中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阳极推进剂电离损耗由277.9 W/A降至241.2 W/A,放电室阳极推进剂利用率由91.7%提升至98.4%,验证了CFD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与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离子推力器放电室拓扑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6.
液氙在加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相变进而降低贮箱的充填率,因此需要了解贮箱充填率的影响因素。采用零维集总参数模型对液氙加注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基于AMESim计算液氮无排气加注过程中贮箱的充填率,其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接近。同时,基于AMESim搭建液氙加注系统,计算不同入口过冷度、入口压强、壁面温度和热流量条件下贮箱的充填率。结果表明,在相同加注时间条件下,提升入口过冷度、增加入口压强可以提升贮箱的充填率,而管路和贮箱受热会降低贮箱的充填率。   相似文献   

7.
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正在研讨向月球基地输送物资的“月球运输联络飞船”上的离子发动机的研究计划。假如使用由离子发动机和太阳电池组合而成的“月球运输联络飞船”,建设月球基地就比使用化学火箭更为经济。 JPL的计划是使用推力为0.2牛的60台氙-离子发动机和300千瓦的太阳电能帆板,用航天飞机将其送入3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所采用的2块帆板宽12米、长61米,帆板、控制装置以及离子发动机占“月球运  相似文献   

8.
放电室磁场设计直接影响放电室的放电稳定性及推力器在轨工作寿命,针对多种工作模式下30cm氙离子推力器磁场设计的复杂性问题,对推力器电磁体磁场向永磁体磁场转换中放电室的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永磁体磁场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建立30cm氙离子推力器放电室磁场转换的磁路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理论,利用实际工程数据验证磁路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与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获得给定磁路构型下产生要求磁感应强度的永磁体关键尺寸。以放电室工作阳极震荡电压、减速栅极电流、加速栅极电流和磁路系统质量为目标,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永磁体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得到30cm氙离子推力器设计性能目标下的磁路构型最优结果。本研究可为高效、稳定工作的离子推力器磁路设计及优化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利用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在水三相点和冰点进行长期测量的结果,并将其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测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R_0值之差平均不到1mK,与国外文献中的数据基本相符。因此,对于检定多数铂电阻温度计和一、二等水银温度计以及热电偶等,用冰点已足够。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元内粒子(PIC, Particle-In-Cell)方法对离子发动机光学系统进行了等离子体粒子模拟.PIC方法可有效地对等离子体进行粒子模拟,其中电场求解采用SOR(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方法,离子加速方法采用蛙跳格式.推进剂采用氙,模拟粒子为单核离子.模拟得到了栅极间电势分布、电场强度分布及栅极间氙离子数密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所取的光学系统电压参数和几何参数下,粒子束能够顺利通过栅极孔,不会撞击到栅极孔壁上.粒子模拟为今后开展离子发动机光学系统腐蚀机理分析及寿命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单介绍了“RIT—15”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计算及实验结果。推力器是用惰性气体氙(Xe)和氩(Ar)作工质,以代替水银。结果表明:推力器可以正常运行,可拔出离子电流为150—220mA,相应的推力达7—14mN。由于用惰性气体运行方便、无毒,所以这是一种有希望的工质,但随之而来的是推力水平和质量效率的下降。这必须通过推力器结构的改进及进一步提高高频发生器的耦合性能来解决。  相似文献   

12.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的技术试验卫星Ⅵ(ETS—Ⅵ)是一颗设计寿命为10年、有效载荷比高达17.6%、姿态控制精度(滚动/俯仰:±0.05°;偏航:±0.15°)和轨道控制精度(东西、南北均为±0.1°)都非常高的三轴控制卫星,其主要特点是以氙电子轰击型离子发动机进行南北轨道控制,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颗正式以电推力器作南北轨道控制的卫星,它将于1992年发射。宇宙开发事业团和三菱电机公司自1983年开始用了3年时间对这种直径为12cm、推力为25mN的以氙为推进剂的电子轰击式离子发动机进  相似文献   

13.
□□美国航宇局(NASA)太空科学办公室6月27日宣布,研制新型离子发动机的工作将交由其下属的格伦研究中心和波音电子动力装备公司负责。格伦研究中心牵头研制一个先进的离子推进系统,波音电子动力装备公司牵头研制先进的离子光学设备。 格伦研究中心研制的离子推进系统名为美国航宇局更高性能氙推进(NEXT)系统,该系统使用氙气和电能来驱动未来的航天器,它有望代替常规化学推进系统,使太阳系科学飞行任务的方式发生革命。而波音电子动力装备公司牵头研制、制造和试验的碳基离子光学设备是大功率离子推进器的关键组成部分。 …  相似文献   

14.
氦氖激光拍波绝对干涉测长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一直在潜心研究大长度绝对干涉测量技术,并先后研制出以二氧化碳、氦氙和氦氖激光器为光源的若干测量系统,但至今尚未进入实用阶段,介绍了几种用氦氖激光器作光源的拍波绝对干涉侧长系统,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了该技术实用化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以便早日研制成功实用的大长度绝对干涉测量仪,从而满足科研和工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正在研制一种太阳能电推力器的澳大利亚纽曼空间公司将成为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拟装到国际空间站外的一个科研平台的首家用户。双方近日举行了协议签署仪式。协议的具体条款未对外披露。空客的平台名为"巴尔托洛梅奥",拟在2018年底前安装到国际空间站上欧洲"哥伦布"舱的外部,用于开展需在太空环境下进行的实验。纽曼空间公司在研的推力器采用金属燃料,而不采用氙等气体。由于电力上的要求,他们的  相似文献   

16.
离子发动机羽流空间电位分布不合理可能会造成一系列问题,以至于影响航天器的正常工作。试验使用发射探针对20 cm氙离子发动机束流区等离子体空间电位进行诊断,测点选取轴向距离发动机出口平面250~900 mm,径向0~450 mm,探针钨丝直径0.1 mm,加热电流1.5~2.5 A。发射探针诊断建立在电子热发射基础上,因其I-V曲线拐点较朗缪尔探针更为明显,所以测量得到的空间电位分布更为准确。国外已经广泛使用发射探针测量等离子体空间电位,发射探针的试验数据处理方法仍存在较大分歧。从发射探针工作时的物理过程着手,分析热电子发射多少对空间电位诊断结果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探针I-V曲线处理方法并对各种方法利弊进行讨论,分析偏离真实空间电位的原因,比较得到较为合理的结果,对发射探针的结构改造和加热电流的选取提供依据,为发动机性能的改善和羽流仿真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悦 《国际太空》2012,(11):38-40
在通信卫星制造领域,波音卫星系统公司(BSS,以下简称波音公司)是勇于创新,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21世纪初,波音公司便在早期的BSS-702卫星平台的太阳电池翼上率先采用聚光器设计,以期获得更大功率。事实表明,聚光器设计是一项失败的设计,导致卫星太阳电池发电效率很快大幅降低。无独有偶,波音公司的BSS-601卫星平台较早采用了电推进装置用于南北位置保持,其电推进产品为13cm直径氙离子推进器(XIPS)。而统计发现,在2000年以来全球通信卫星发生的电推进  相似文献   

18.
□□2003年5月9日,日本发射了小行星探测器缪斯-C(MUSES-C)。它是由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研制、用M-5火箭发射的第3个探测器。此前,日本在1990年发射了月球探测器MUSES-A,在1999年发射了电波天文卫星MUSES-B。MUSES-C采用三轴控制方式,配备了氙离子发动机。该发动机在MUSES-C发射3周后开始工作,用约2年时间将探测器送入距小行星1998SF36约10km的圆轨道。MUSES-C将在这一轨道上完成5个月的观测以及样品采集工作;还利用投放到小行星表面的跳跃式机器人(ISAS研制)对小行星进行考察、拍照,以获取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等…  相似文献   

19.
<正>日本计划在2014年底用H-2A火箭发射第2个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该探测器重600千克,主推力器为改进型微波放电式氙离子发动机,设计寿命7年,将于2018年6月到达小行星1999 JU3,2019年开始采样,把所携带的撞击装置(又叫太空炮)释放到小行星表面,此时探测器将移到小行星另一侧,避免脆弱的感应器被四处飞溅的残骸或碎片击中。之后,撞击装置将轰炸岩石形成弹坑,隼鸟-2从弹坑搜集小行星内部的岩石,最终在2020年左右将样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美国航宇局的先驱者金星探测器发现:金星大气层所含有的氪和氙要比地球的含量大三倍左右。探测器是在1978年12月下降穿过了金星大气层,其探测结果是密执安大学的分析工作发现的。航宇局认为,这个发现是首次对金星大气氪含量的测量。早期的先驱者金星探测结果还发现:金星的氩要比地球的含量大75倍。综合结果表明,金星含有的氩/氪比例大约是700:1,而地球和火星则是30:1,太阳是2000:1。因此,金星大气层要比火星或地球更与太阳相似一些。密执安大学通过假设解释这个现象时说:这是金星50万年演变的结果,以前从太阳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