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构系统是运载火箭关键系统之一,对运载效率提升具有显著作用。深入研究了国外运载火箭结构系统发展现状,根据我国运载火箭发展需求,结合我国航天发展和基础工业实际情况,从材料、结构形式、制造工艺等方面,提出了我国运载火箭结构系统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关键技术,对提升运载效率和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在型号研制过程中实施精细质量控制工作的策划、组织、管控和落实的实践,以及型号研制精细量化控制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对在型号设计、制造、地面试验及飞行试验全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在型号质量控制中实施精细量化管控进行了探索,为型号研制过程精细量化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质量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3.
杨军  蓝鲲 《宇航学报》2007,28(3):682-684
信息化集成设计技术是实现航天产品数字化的重要途径。为实现运载火箭的信息化集成设计,首先提出了信息化集成设计的内涵,即以单机智能化为基础,以接口标准化为途径,以系统平台化为目标,然后以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为例,给出了三层结构的通用信息化集成框架设想。研究表明,通过适应性的裁减与合并,此框架可满足不同规模运载火箭或其他航天运载器电气系统信息化集成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下一代运载火箭电气系统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主要负责实现飞行过程及地面测试过程中的导航制导控制、参数测量、遥测遥控、供配电管理以及故障诊断功能,是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总结梳理国外运载火箭电气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后续运载火箭的发展需求和技术特点,提出了我国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技术发展方向,从综合电子技术、轻质化技术、多电火箭技术、智能化技术、便捷化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后续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龙乐豪同志是我国优秀的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曾参加和主持过多个型号的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长期担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中国工程院院士。 进入新世纪,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引下,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已经启动。最近,《航天制造技术》编辑部以我国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的成就与展望、我国航天制造技术的发展等为题,走访了龙乐豪院士。  相似文献   

6.
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组织与支持下,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型号需求为背景,航天科技、科工两大集团公司的有关专家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航天型号电子元器件选用目录》的编制与出版工作。该选用目录是在结合航天系统各型号科研、生产和使用的实际需求,以及多年来重点型号研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各院和生产单位的调研、收集大量资料和手册,查阅大量相关数据,经过分析、研究、筛选和压缩编制而成的国产电子元器件选用目录。该目录收录了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电连接器、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晶体器件、声表面波器件和电线电缆等9…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航天型号对元器件的选用需求、使用要求以及故障影响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多渠道推进、全过程受控、重实效管理3个方面,对元器件质量管理的选用装机风险、设计选用细节、制造选用结合、质量源头控制、过程质量把关、验收结果确认、发挥专家优势、总结经验教训8个控制环节的实践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航天系统的全天候发射任务需求,加强航天系统对于雷电环境的适应性,对航天系统雷电防护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雷电环境对于航天系统产生的破坏效应,追踪了世界航天史上典型的雷击案例,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航天系统雷电防护标准规范。针对运载火箭雷电效应数值仿真技术、雷电防护设计技术和试验验证技术,雷电气象监测预警技术,地面雷电防护技术和接地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追踪。在此基础上,从我国航天工程雷电防护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未来我国航天系统雷电防护技术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这次会议集团公司为什么要召开《航天型号电子元器件选用目录》发布会,我认为:一是,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性。电子元器件是型号的重要物资,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航天型号中的应用,航天型号用电子元器件的品种、数量大幅度增加,对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的总指挥黄春平同志称“电子元器件是火箭的细胞”,细胞的质量出了问题,对火箭的质量影响不言而喻。要确保型号成功,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提高型号用电子元器件质量与可靠性。二是,航天型号电子元器件选用控制的重要性。过去,电子元器件质量问题和其使用产…  相似文献   

10.
紧密围绕航天结构未来发展需求,以增材制造复杂产品研发为研究对象,对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把设计、仿真和制造有机统一起来,把工艺设计纳入结构设计流程,通过仿真驱动设计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航天领域增材制造产品研发,对传统设计制造模式向智能制造转型具有积极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