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00kg 至1500kg 自动称量包装系统用于聚酯切片或其他颗粒状物料的自动称量和包装。最大包装能力达每小时30t/h。该自动称量包装系统由垂直段电子称量部分和水平段输送机组成。系统的各种功能和动作,都是通过敏感元件、计算机和执行元件来完成的。由于采用了由高精度载荷传感器及计算机组成的精密电子称量系统,保证了称量误差小于万分之八。电子称量系统经过反复校准,精度准确,运行可靠。计算机和控制元件组成的电控系统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协调一致。报警设备对系统的关键部位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和故障报警,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C星系统运行控制中心(SOCC)的组成和功能,阐述了C星业务测控与管理、特殊事件预报与控制,并说明其采用的全系统集中控制、卫星业务运行自动调度、卫星测控流程控制、应用系统作业流程,以及系统设备运行监视与控制等调度控制方式.与01批相比,C星SOCC的系统结构与功能有较大改进,由原分散式功能单-的调度改为集中式监视和控制能力强大的"大运控"系统.该系统集中了卫星控制、整个地面业务系统调度安排、各种作业调度管理、地面设备切换控制、产品处理软件调度,以及产品分发等各种功能,具有-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3.
由航天部704所设计研制的 ACU7042天线制器,配合 CU7042控制箱,用于控制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6米天线指向,实现自动跟踪、对星、搜索、存贮卫星数据等功能该产品为微型计算机控制的角位置步进跟踪系统,实现了操作自动化。经航天部部级技  相似文献   

4.
物料配比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物料配比生产线控制系统是集光电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变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工业自动化控制闭环系统。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动态皮带称的原理,通过测量一皮带称的流量来控制另一台皮带称的流量,从而达到自动配料的目的。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显示直观、控制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节能耐用、适用范围广、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线采用八十年代国际上通用高可靠性自动化微机控制方案。工作安全、可靠、抗干扰性强。全线由传送、叠摞、装袋、印字、封口、提升、码垛、输出等22道工序组成。生产线的控制机还可对产品的品种、产量、生产时间等进行统计、显示。生产能力为每班50T,日产(三班)150T。主要功能: 自动传输:将成形机送出的固态的定形石蜡块叠摞成垛、包装成袋的石蜡在全线各部段进行传输。  相似文献   

6.
Z8000B微型计算机是航天工业部微型计算机系列的一个机型。本文介绍该机的系统设计特点、主要技术指标和系统配置。Z8000B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用途是实时过程控制、自动化测试和数据处理。首批Z8000B微型机将分别用于计算机闭环控制随机振动系统、战术导弹射击控制系统、CAMAC自动化测试系统和战术导弹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7.
应用微机改造后的1K62车床为经济型开环微机控制车床,除能自动加工钛合金球形气瓶外,还可完成其它圆柱体、圆锥体、球面、圆弧曲面、台阶、端面、切槽以及螺距不大于10毫米的螺纹的自动加工。该机床采用TP801甲板机控制,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使用键盘输入操作指令,完成主轴转速及刀具的自动选择,实现自动加工。主要参数:主轴转速16种,12.5~1250转/分;大功率步进机驱动,刀具可在T_1~T_2中手动或程序自动选择,脉冲当量Z向为0.01毫米/脉冲,X向为0.005毫米/脉冲;重复定位精度Z向小于0.008毫米,X向小于0.005毫米,最大加工直径,在床身上为φ580毫米,在拖板上为φ380毫米,最大加工长度为470毫米。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导弹飞行空域广、参数摄动大、鲁棒性强等控制特点,采用H∞控制的混合灵敏度和线性二次调节(LQR)设计了自动驾驶仪俯偏回路。其中,内回路采用LQR限定模型的不确定性界,外回路用H∞控制混合灵敏度设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驾驶仪可较好地抑制参数摄动,鲁棒性较佳。  相似文献   

9.
柔性制造技术可分为三类:独立机床、柔性制造单元与柔性制造系统。此外,全自动化工厂可列为第四类,它正接近实现,它反映了计算机整体制造技术的全面发展。 独立机床是典型的加工中心,带有物料自动装卸装置(如托板交换装置成灾盘更换装置)。独立机床可以进行自动探测、检查、刀具监视以及自适应控制。独立机床可以成为柔性制造单元或柔性制造系统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通道之间的耦合是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必须设计一个具有解耦功能的自动驾驶仪.被控对象(或系统)的耦合状况可分为“P规范耦合”和“V规范耦合”.对常用的控制系统解耦方法—参数补偿法和模型跟踪法作了详述.  相似文献   

11.
航天产品多余物控制是保证和提高航天型号研制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的航天产品多余物控制方法和装置普遍存在检测效率低、精度低及价格高等问题。针对上述现象,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微处理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的多余物自动检测及清洗系统。系统由超声波管路清洗装置、多余物检测装置、上位机和信号采集装置组成。基于STM32微处理器的控制功能,能够实现对发动机管路多余物的自动清洗和检测,并能够实现液位信息和清洗结果的实时采集、传输、显示和存储,并可根据检定结果触发清洗装置进行二次清洗。同时,系统能在自动清洗和手动清洗之间进行切换。旨在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多余物的检测和排除的问题,并有效地提高多余物检测和控制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相控阵天线测控系统小型化的需求,提出一种相控阵天线转台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采用集成化的设计思想,将伺服控制系统集成到转台内部。系统设计有波束控制器,具有波束控制功能和自动跟踪目标的功能,以及利用网络通信方式实现对多套伺服控制系统的远程控制功能。系统的伺服控制器采用参数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结合时间最优控制的复合控制算法,阶跃信号、正弦信号测试和跟踪测试结果表明,伺服控制系统具有优异的动态性能和较高的跟踪精度。该伺服控制系统功能丰富,控制性能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造成液压系统污染的原因,总结了控制污染的经验,选用元件时避免使用型砂铸造的产品,对新元件严格清洗,新的液压工作液必须过滤等;选用合适的油滤,采用循环过滤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液压系统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一套用于某运载火箭助推模块箱间段的自动钻铆设备。该设备由柔性定位工装系统、铆接机械手、行星钻顶机构、自动送钉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介绍了该自动钻铆设备的功能、关键技术,以及工艺流程与参数设计。通过箱间段产品的试制,验证了自动钻铆技术在运载火箭舱体研制中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SU98程控交换机通信系统软件是 JSQ- 31型程控用户交换机的配套软件 ,菜单式操作、界面友好、可靠性高 ,并附带较完善的计费系统。控制台和计费软件共用 1台配有DOS6 .0操作系统的 IBM386计算机。入网方式采用半自动直拨入网方式 (DOD2 BID)。SU98由系统软件、支持软件和应用软件 3部分组成。具有全弹性编号、自动存储话单、DOD1功能转换、外线直接拨入等功能。计费系统属于 PAMA计费系统 ,可以进行立即计费、话费统计、查询和打印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载人航天人-舱-服出舱活动试验任务的需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KM6载人航天器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水平舱测控系统采用SIMATIC PCS7冗余集散控制系统的方式,对所有关键环节包括控制计算机、CPU、电源、网络、I/O模块等都进行了冗余备份。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PCS7-400H冗余功能在测控系统中的实现及测量原理,并在KM6水平舱中的实际运用中,大大地增加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我厂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应用微机作测试数据自动采集及外邵。微机选用美国Motorla公司生产的M6800。该系统具有下列优点: 1 产品比较成熟,技术指标先进,可靠性高; 2 有足够的芯片和支持模板,能够直接联成所需系统,省去了接口研制周期; 3 软件资料较齐全、为编写应用程序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由局部椭球与倾斜圆柱构成的特殊型面在加工时,使用H6C数控加工中心机床进行工艺控制的方法.与手工加工工艺相比,具有准确、迅速、省时、省力、保证质量等优点.从中可看出数控机床在特殊曲面加工艺控制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有效载荷产品的生产研制具有种类多、批次多、批量小等特点。为了提升有效载荷产品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灵活性,以应对测试项目复杂性增加所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链接库技术的测试系统软件架构。该架构具备线程管理、仪器资源管理和测试序列编辑的功能,通过三层动态链接库的关联结构设计实现了自动测试系统中用户管理、业务逻辑和仪器控制的软件功能,同时给出了系统架构中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方案,最后通过产品测试验证了系统功能。提出的基于动态链接库技术组成的系统架构具有更小的程序粒度和良好的扩展性。通过三层动态链接库模块之间的灵活配置与重构,使得测试系统软件整体功能得到不断升级,极大地满足了当前航天有效载荷产品生产研制对于集成测试系统的需求,从而为航天器测试系统架构设计提供了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FY-2卫星综合测试系统自动测试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建成  俞洁  周晶 《上海航天》2005,22(Z1):72-77
介绍了FY-2气象卫星综合测试系统的组成和性能,给出系统软硬件的配置和设计原则.分析了系统自动测试设计中应用的智能专家测试库、监控终端的智能显示和智能化测试控制模式等技术.该系统具有自动执行测试程序、捕获瞬态故障和报警等功能,其自动化和智能化测试程度较高,不仅提高了测试效率,而且所需操作人员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