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航空交通运输业的需求急剧上升。为了增加空域容量,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益,减轻空中交通管制系统(ATC)的运行负荷,国际民航组织(IcA0)从70年代便开始研究缩小垂直间隔(RVSM)标准问题,并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RVSM也就是在高度层29000英尺(8859米)至41000英尺(12500米)之间的高度层空间范围内,将飞机之间的最小垂直间隔由过去的2000英尺(600米)缩小为1000英尺(300米),  相似文献   

2.
引言航空运输的连续增长,迫切要求提高空域容量,并强调优化利用可用空域的需求。它关系到发展直达航路,提高飞行跟踪精度与导航系统精度等因素去提高运行效率,因而提出所需导航性能(RNP)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空域容量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 容量管理是空域管理的重要内容,空域管理部门和空中交通服务单位应当对空域容量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尽一切努力提供充足的空域容量以满足正常和高峰时段的交通需求。国际民航组织建议定期审查空域容量与交通需求的关系,并安排灵活使用空域以提高运行效率和增加空域容量,这正是量化空域资源,缓解空域使用紧张的有效途径。因此,科学而准确地对容量进行评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RVSM在全球的广泛运行,我国实施RVSM的相关工作也将尽快纳入议事日程。RVSM的运行能够在不改变空域现状和航线划设的基础上,在FL290-FL410高度层范围内增加6个可用飞行高度层,而这些高度层都是航空器航路飞行阶段的最优巡航高度层,不仅可以起到减少因空域饱和而造成的延误,  相似文献   

5.
随着GPS、多DME、FMS等电子设备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区域导航(RNAV)再次以一种崭新的形象重返民用航空导航舞台的最前沿。这种新型综合导航能力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特别是对于我国许多繁忙机场、高原复杂机场的空中交通来说,其意义不亚于一场革命。作为从事飞行校验工作的技术人员,我们应该意识到,对我们的挑战——区域导航(RNAV)的飞行校验也随之而来了。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卫星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广泛应用,民航空中交通管理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国际民航组织提出了新的"全球空管运行概念",其主要特点是建立网络、交  相似文献   

7.
安全管理系统(SafetyMan-agementSystem,SMS)是新世纪国际民航组织(ICAO)为提高航空安全水平而采取的重大举措,ICAO明确指出,SMS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安全目标,贯彻安全政策,而将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规定等安全要素整合起来的、明确的安全管理模式”。近百年来,全球空  相似文献   

8.
本期重点     
目前世界上许多机场都拥有多条跑道,其中平行跑道独立运行的实施,可以增加机场运行容量,提高跑道利用率。我国拥挤机场迫切需要开展平行跑道独立进近运行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机场容量和运行效率。《平行跑道独立进近模式探析》结合国际民航组织和美国在平行跑道运行方面积累的经验,对该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近年来,机场跑道侵入事件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威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地形辅助导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基于蒙特卡罗近似的贝叶斯估计算法处理地形辅助导航系统中的估计问题 ,避免了对复杂地形的线性化过程。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SITAN算法有更高的估计精度 ,并能有效克服初始位置误差较大时 ,基于地形线性化方法易出现的滤波发散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利用雷达高度计及星敏感器的多处理器卫星导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琳  荆武兴 《宇航学报》2005,26(10):45-49
鉴于当前单一处理器导航计算机结构给导航算法带来的约束及并行多处理器技术的日益成熟,提议卫星导航采用两个处理器并行的计算机结构,将卫星自主导航工作中轨道状态估计和状态预报分外在不同的处理器上处理。依据这一分工思路,提出近地海洋卫星利用雷达高度计及星敏感器实现自主导航的方法,并给出一个简单的导航模型及导航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检验了利用雷达高度计及星敏感器为近地海洋卫星提供导航的可行性,也验证了导航结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黄琳  荆武兴 《宇航学报》2005,26(Z1):45-49
鉴于当前单一处理器导航计算机结构给导航算法带来的约束及并行多处理器技术的日益成熟,提议卫星导航采用两个处理器并行的计算机结构,将卫星自主导航工作中轨道状态估计和状态预报分开在不同的处理器上处理.依据这一分工思路,提出近地海洋卫星利用雷达高度计及星敏感器实现自主导航的方法,并给出一个简单的导航模型及导航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检验了利用雷达高度计及星敏感器为近地海洋卫星提供导航的可行性,也验证了导航结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王桂宝  陶海红  王兰美  林吉平 《宇航学报》2014,35(10):1176-1181
针对卫星导航信号参数估计性能严重影响导航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利用电磁偶极子对提高信号波达方向和极化参数估计性能的方法。充分利用接收数据协方差矩阵,通过两次特征分解,由特征分解的特征值进行极化参数估计。利用小圆环子阵导向矢量得到波达方向的粗略而无模糊的估计,大圆环子阵导向矢量得到有模糊的估计,通过解模糊得到精确的无模糊的估计,从而大幅提高了到达角的估计精度。比较了单个圆环阵列和同心圆环阵列的参数估计性能,分析了参数估计精度对抗干扰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参数估计精度的提高有效改善了卫星导航抗干扰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AE-UKF的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主导航过程中不确定的测量噪声和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能力的状态估计方法AE\|UKF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非线性的状态方程进行Unscented变换,对非线性的测量方程求取雅可比矩阵,同时在滤波迭代过程中引入自适应因子,使滤波器具有自适应能力。将AE\|UKF方法应用于自主导航系统导航信息的估计过程中,仿真结果表明:AE\|UKF方法在达到UKF方法精度的同时,能够克服自主导航过程中不确定的噪声和随机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紫外敏感器的航天器自主导航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基于紫外敏感器的卫星自主导航方法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自主轨道确定的滤波算法。对基于紫外敏感器的导航在地球中低轨道、大椭圆轨道和同步轨道上的应用进行了数学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 ,导航误差主要取决于地心方向的测量误差 ,而地心距测量误差的影响要小得多。在已知卫星惯性姿态的条件下 ,仅以地心方向为观测量 ,滤波器同样能够收敛 ,并能获得较高的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15.
王小旭  赵琳 《宇航学报》2010,31(2):432-439
针对目前应用于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中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 EKF)存在精度低、实时性差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模型误差预测(Model Error
Prediction, MEP)的Unscented 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
UKF)。MEP-UKF滤波算法将惯性器件测量误差作为模型误差使用MEP进行实时预测的同时,采 用UKF估计载体的姿态、速度及位置等误差信息,并反馈给SINS系统来校正导航参数。MEP-U KF不仅克服了UKF必须假设惯性器件误差为高斯白噪声的局限性,而且降低了SINS/GPS组合 导航系统状态变量的维数,大大缩短了导航解算的时间。仿真结果表明,MEP-UKF的收敛速 度和滤波精度均明显优于EKF,更好地满足了工程应用中对导航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紫外敏感器的卫星自主导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卫星利用CCD紫外敏感器进行自主轨道确定的方法。敏感器通过地球紫外图像提供地心方向矢量及姿态误差信息进而确定卫星轨道。采用Unscented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紫外敏感器测量精度、姿态误差、部分轨道参数以及地球模型对导航精度的影响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定轨精度,其导航误差主要取决于紫外敏感器测量精度和卫星姿态误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能观度分析的信息融合组合导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永辉  王大轶  黄翔宇 《航天控制》2011,29(2):31-36,41
以观测模型能观度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能观度分析的信息融合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脉冲星导航的主要误差来源,然后以火星环绕段为例,结合火星的两颗卫星中心矢量观测模型,通过格莱姆矩阵能观度分析方法考察观测模型的能观度.在能观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观测信息系数分配方案.研究了适用于组合导航非线性问题的UKF滤波方法.通过数学...  相似文献   

18.
光谱红移自主导航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系天体光谱红移测量的自主导航新方法.以太阳系天体作为光源和信息源,由实时光谱红移测量值获得航天器在惯性坐标系中的飞行速度,实现航天器的自主导航.与现有自主导航方法相比,该法不依赖地面无线电信息,无需引入航天器轨道动力学,具有高度自主、简单易行、无时延等优势,在深空探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可为近地卫星的自主导航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