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军工产品“铭牌”与“标牌”的性质和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军工产品"铭牌"与"标牌"的概念,分析军工产品"铭牌"与"标牌"的关系,提出军工产品使用"铭牌"与"标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正确使用"铭牌"与"标牌"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世界主要航天国家正积极推进运载火箭新型号的研制。美国的运载火箭新型号主要包括"航天发射系统"(SLS)、"重型猎鹰"、"行星际运输系统"、"火神"、"新格伦"、"电子"和"矢量"等,欧洲则主要有"阿里安"6、"维加"C和"维加"E,俄罗斯正在研制"安加拉"和"中型质子",除此之外,还有日本的H-3、印度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运载火箭"3(GSLV-3)。本文将分别对这些火箭的情况和最近研制进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是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克拉申认为只有"习得"来的语言才能成为流利的口头表达,而"学习"只能起"监查"作用。在"学习"的条件下,通过营造人为目的语习得环境,以用为本,立足实践,学习者同样可以达到习得外语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自越南战争首次使用无人机,到最近的几场局部战争,无人机的作战效能得到了美俄等国军方的广泛认可。2011年12月4日,伊朗宣布在其境内成功"击落"美国RQ-170"哨兵"隐形无人侦察机,并播放了"缴获"该无人机的视频图片,使人产生各种猜测。美军无人机的典型代表是"全球鹰"和"捕食者"。"全球鹰"飞全球,近年来美国多次派遣无人机对东亚沿海进行抵近侦察。讨论"全球鹰"的对抗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HTPB推进剂的"脱湿"性能,基于气体膨胀计原理研制了复合固体推进剂"脱湿"性能测试装置,并采用该装置开展了配方及应变率对推进剂"脱湿"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采用起始"脱湿"点、特征"脱湿"点和特征"脱湿"速率来表征推进剂的"脱湿"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推进剂的"脱湿"性能具有明显的率相关性,应变率越高,推进剂的起始"脱湿"点和特征"脱湿"点越小,特征"脱湿"速率越大,但是推进剂的内部"脱湿"速率存在一个上限;HTPB推进剂中AP含量对推进剂"脱湿"性能的影响占主导地位,AP含量越高,则推进剂的起始"脱湿"点和特征"脱湿"点越小,特征"脱湿"速率越大。所建立的试验方法和"脱湿"性能表征方法对药柱结构完整性、药柱力学性能预示及可靠性评估均具有重要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斌  孙铭华 《航天员》2008,(6):30-35
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穿过重重的云雾,照耀在苍茫的大地上;当"团结"的号角再一次吹响,那悬挂在天边的"星辰"散发着迷离的光芒。与"命运"博弈的英雄们,他们斗志满怀,豪情激荡。他们即使倾尽所有也要"寻求"一个关乎人类的、关系万物的未来航向。彼岸的"码头"上,梦想与现实可以自由对接,彼此眺望;期待"和谐"乐章,所有的一切都让人不由的想起大航海时代的"哥伦布",想到"希望"……  相似文献   

7.
<正>主管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发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航天信息中心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中国报道"、"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航天政策与管理"、"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导弹及其它武器系统"、"空天瞭望"等栏目。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07,(5)
让"勇气"号和"机遇"号差点"罢工"现在的火星上,就这两个从地球上过去的"漫游者"——"勇气"号和"机遇"号。这两个探测器已经在火星上辛勤工作了3年多,远远超出了科学家们的预想。2004年1月"勇气"号首先登陆火星时,专家们为火星探测器设定的工作时间只有90天。可是,两年过  相似文献   

9.
正几十年来,航天工程对航天器"零缺陷"理念的追求和对高质量高效率研制管理的要求,推动着航天器标准化思想、方法、手段的不断发展、不断进化。但是,对照"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三高"要求,我们还没有真正实现从"质量提升"到"高质量"、从"有效"到"高效率"、从"规模发展"到"高效益发展"的模式转变。航天器标准及其标准化理论方法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需紧贴"三高"要求作出回应。本文主要从航天器标准化工作的历程、工作现状为研究基础,提出未来航天器标准化工作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一月球探索现状1中国月球探测进展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截止2018年底,先后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五号试验器、"嫦娥"四号5个探测器(不含"鹊桥"中继星),顺利完成了无人探月三步走的"绕月"和"落月"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