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引言 2008年5月3日,北京地区发生大范围的强降水,并伴有雷暴、闪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由于雷雨发生时正是首都机场航班进出港的繁忙阶段,这次雷雨过程造成了首都机场近400架进出港航班延误.50多架航班备降其他机场,另有厦门、西安、深圳飞往北京的多架次航班取消。据统计,首都机场的强雷雨天气多发生在6-7月份.5月份出现如此强的对流性天气还是比较少见的。  相似文献   

2.
为自动监控航班状态,减少航班延误,进一步保证航班正常正点,自1月10日开始,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飞行报告室启用了。航班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监控进出港航班是否收到领航计划报及航班是否延误,并自动给予对方告警提示,进行人工处理。该系统的启用,对进一步提高运行监控工作效率和航班正常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背景国家空域系统的拥挤是由于机场、空域或航路交叉点的容量限制造成的“瓶颈”现象所至。机场容量的下降将造成航班延误,会使预计到达和离开机场的航班流量减少。从ATC的观点看,机场终端区内航班流的管理可以分成两个方面:进场航班流管理和离场航班流管理。如图1所示为离  相似文献   

4.
近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从Thales引进的新的三类ILS(仪表着陆系统)成功地通过了飞行校验,此后该机场的第三条跑道将投入运行。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国最繁忙的机场,2006年的旅客吞吐量超过了4800万人次,平均每天有1100个进出港航班。以前的双跑道运行模式已将不能满足预期中的2008奥运会带来的日益增长的流量需求。  相似文献   

5.
8月29日,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告别了以跑道西面为主降方向的单向盲降系统导航,实现了东西双向盲降系统导航。这不仅缓解了管制员的工作压力,而且大大缩短了进出港飞机的起降时间,为今后提高白塔机场进出港航班数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自动监控航班状态,减少航班延误,进一步保证航班正常正点,自2008年1月10日开始,中南空管局运行中心报告室正式启用“航班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监控进出港航班是否收到领航计划报,如果航班没有收到,系统将提示告警,进行人工处理。该系统还能够自动监控航班是否延误,如果该航班延误,系统将在延误30-60分钟内,自动给对方(管制单位或航空公司)拍发问询报,并在60分钟的时候告警提示,进行人工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航班正常率。  相似文献   

7.
引言流量管理是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重要部分,而流量控制只是流量管理的手段之一,主要是指当航路拥挤时对航班进行调控,以保持航班之间所需要的间隔,确保航班安全、有序地飞行。天气是流量控制的原因,比如雷雨会造成航班延误,雷雨过后,积压的航班就需要流量调控。再比如,出发地和目的地天气都不错,但航路上有雷雨,飞机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全向信标台建台于1994年,安装了一套澳大利亚AwA公司生产的VRB-51D和LDB-101。石家庄VOR/DME担负着京广深航路以及石家庄机场进出港航班的导航任务。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国内的航空公司航班数量、机队规模在不断增长,但航空公司面临的运行环境(包括恶劣天气、空中交通流量控制、飞机设备以及空中执勤人员执勤限制等等因素)却越来越复杂,当遇到航  相似文献   

10.
一、西南空管3·26事件回顾2009年3月26日08∶16至08∶55,西南空管局欧洲猫2000空管自动化系统中断服务,应急自动化系统也不能正常使用,导致成都区域、进近、塔台在此期间退出雷达管制,实施流量控制,造成14个出港航班延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