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雷锡恩公司马萨诸塞州的安多费城导弹系统分部负责研制的“霍克”导弹武器系统,分基本型“霍克”(MIM—23A)和“改进霍克”(MIM—23B)两种.基本情况用途——“改进霍克”是为摧毁中低空范围内的高性能飞机而设计的一种全天候地空导弹系统.  相似文献   

2.
一一 天线系统 电子组件(打开位置),一一一 遥测组件 电气和液压电源发生器 自动驾驶仪一 控制舱部件分解图“阿斯派德”导弹各舱段组件  相似文献   

3.
RIM—116A旋体导弹(原名ASMD)是由美国、西德、丹麦为其海军研制的一种超音速舰空旋体导弹,该种导弹成本低、重量轻、火力强,反应快,并且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旋体导弹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尤其是在两枚苏制廉价而结构简单的SS—N—2“冥河”巡航导弹击沉以色列“埃拉特”驱逐舰后开始研制的.旋体导弹计划是以原始的2.75英寸“红眼睛—2”计划(1972年)为  相似文献   

4.
“三叉戟”导弹是目前美国海军正在研制的潜艇发射的战略弹道导弹。它有两个型号:“三叉戟—1”(C—4)和“三叉戟—2”(D—5)导弹。“三叉戟—1”导弹预计1979年服役,射程为8500公里。(当正常负荷时射程为6400公里,减轻负荷时射程为9700公里,正常负荷时是由8~10个多弹头组成)。“三叉戟—2”(D—5)导  相似文献   

5.
根据模态综合理论,将导弹发射车划分为若干子结构,用Ⅰ—DEAS建立各子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约束模态分析和模态综合,建立了整车的动响应分析模型,并计算了导弹发射车对随机路面激励的响应。本文考虑了各部件的弹性变形对动响应的影响。所建的模型反映了油气弹簧的连通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据报导,1982年底法国第二批9枚 S—3导弹投入现役,加上已在1980年就开始服役韵第一批9枚 S—3,法国的陆基核导弹已经全部完成部署。S—3计划的主承包商是法国宇航公司,全部18枚 S—3导弹都部署在法国东南部的 St.Christol 空军基地。S—3为两级式固体推进导弹,总长13.7米,直径1.5米,射程大于3500公里。图1示出 S—3导弹从平板拖车向运输——竖立车吊装的情形;图2是运输——竖立装置升起就位,将导弹放入  相似文献   

7.
法购买乌导弹部件法国宇航公司已与乌克兰一设计局签订了价值10.9万美元的合同,将从该局购买SS-24导弹和固体发动机的部件。这些部件可能将用于研制一种新型欧洲运载火箭。法国宇航公司一直在努力说服欧空局研制一种用于把小型卫星送入低地轨道的运载火箭,但一...  相似文献   

8.
1992年8月在莫斯科航展上展出了前苏联的多种导弹型号,现将这几种导弹分别介绍如下: 一、面空导弹 这次航展展出的地空导弹有SA—4、SA—6、SA—10a、SA—11、SA—12、SA—13、SA—15,以及2S6炮/弹防空武器系统。 SA—11是SA—4和SA—6的替代型。据信该弹于70年代末开始服役,80年代开始大量装备。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拟将采用SS-N-23和SS—N—20潜射型弹道导弹的部件,改装成一种商用运载火箭。这种火箭命名为SURF,其长29.5m,起飞重量100t。 SURF的第一级为SS—N-20导弹的第一级固体发动机,在其上面装上SS—N—23的第一到第四级液体发动机,最上端装一个有效载荷舱。有效载荷舱直径1.65m,长度分2.29m和4.29m两种。  相似文献   

10.
郭战兵 《上海航天》1998,15(4):51-61
在介绍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导引头的功能、结构、作用原理及对各部件的要求的基础上,以法国“西北风”和俄罗斯“针”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为例对导引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探测系统的光学系统、调制方式、制冷探测器等部件的描述,论述了该类导弹的探测原理、跟踪控制信号的形成原理和跟踪原理。给出了跟踪信号的形成公式和控制信号公式。最后展望了该类导弹的红外导引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航天员》2009,(6):6-6
莫斯科时间2009年11月10日17时22分(北京时间22时22分),一枚“联盟-U”运载火箭搭载“进步M—MIM2”货运飞船,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约9分钟后,飞船与运载火箭分离,开始自主飞行。  相似文献   

12.
王成  王会霞 《航天控制》2013,31(1):62-66,85
针对导弹设计中对飞行仿真数据和舵面、喷管等动态部件实时观察的需求,设计了一种以系统仿真、虚拟现实和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导弹飞行仿真系统,先通过弹体数学仿真模型计算得到飞行仿真数据,然后通过仿真管理部分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保存,最后采用三维视景显示、二维弹下点轨迹和数据动态曲线显示等方式,实现了导弹飞行系统的可视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导弹的实时飞行仿真,能够实时观测飞行仿真数据和弹体、舵面、喷管等部件的动态变化,为导弹设计与研制提供了直观、有效的仿真手段.  相似文献   

13.
积二十余年试制生产海防导弹之实践,本文对各型海防导弹主要部件对合接头的最后精加工,总结归纳了十种方法。并对该十种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和探讨,提出了今后试制、生产上有使用、发展价值的五种方法。 海防导弹是小型有翼飞航式导弹,由近音速到超音速,结构特点是小而全、精度高。各型号主要部件接头(综合为平面和孔),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精加工设备,工装和工艺协调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准备服役的法国面空导弹计划SYRINX,该计划包括SAAM,SAMP陆军型和SAMP海军型三种系统。另外还介绍了该计划的两种主要的通用部件阿斯特导弹和阿拉贝尔火控系统。  相似文献   

15.
SA—11导弹是原苏联在70年代末开始研制的一种防空导弹,它还有一种舰载型称为SA—N—7。 SA—11是单级固体导弹,弹长5.5m,弹径400mm,弹重690kg,采用半主动单脉冲雷达寻的制导方式,装载70kg重的高爆/预制破片战斗部,采用无线电—电动近炸引信。该导弹的的总体布局类似于美国的RIM—66标准导弹,采用较长的小展弦比弹翼和十字型尾翼。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为了确保制导设备的设计和导向目标的导弹弹体与导弹控制相协调;为了保证主要系统部件的各参数最优化以使获得尽可能好的性能,导弹系统性能仿真在导弹系统的设计和评价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85年8月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怀特沙漠导弹发射场,用F—15飞机成功地进行了先进的中程空对空导弹的第二次发射制导。 8月7日,AIM—120A导弹拦截了QF—100靶机,靶机距地面高度约1,000英尺,飞行速度0.7马赫。这种带有测试仪器的导弹是从F—15飞机上发射,从尾部实施攻击的。导弹距地面高度约16,000英尺,飞行速度约0.9马赫。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自诞生以来,就不断与阿拉伯诸国发生冲突。进入80年代以后,面对邻国中程导弹的威胁,以色列开始了反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 前不久,以色列国防部宣布,其箭反弹道导弹1990年8月9日首次发射试验成功。这次试验导弹沿东西向弹道飞行,最后落在地中海中。试验中导弹装备有拦截作战所需的所有部件,这次发射是为了检验部件设计和协调工作情况。以色列官员称这  相似文献   

19.
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从一九七三年开始研制的空对舰导掸 XASM—1,目前正在航空自卫队进行实验,该导弹预计在一九八○年达到实用状态并装备部队。这种导弹具有先进的空对舰导弹良好性能,并有改成地—舰(或舰—舰)导弹的潜力,这  相似文献   

20.
1990年9月美国陆军在白沙靶场进行的实弹试射表明爱国者导弹系统能同时攻击并摧毁飞机和战术弹道导弹两种目标。 这一试验是爱国者导弹系统在沙特部署不久之后进行的。在该地区部署这种导弹的目的是为了使美国和沙特免受伊拉克飞机和战术弹道导弹的袭击。 试验中共发射了3枚爱国者导弹,其中有一枚PAC-2改进型爱国者导弹拦截了一枚模拟远程战术弹道飞行的爱国者导弹;与此同时,一枚未经改进的爱国者导弹攻击了一架MQM—107靶机。这两枚导弹都直接命中了目标。在此之后,未经改进的爱国者导弹还单独拦截了一架MQM—107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