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载270 V高压直流(HVDC)系统的故障诊断一直是航电领域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RSN)的故障模块识别算法与基于线电压幅值分析的故障器件定位算法。首先对系统总电流进行采集,并进行差值标准化处理获得特征数据;根据特征数据的特点,利用Flatten层对原有DRSN结构进行改进,来提高算法对故障模块的识别精度。在确定系统逆变模块故障之后,利用两相线电压之比确定出故障相,再利用线电压均值模型确定故障器件。相比于现有方法,所提方法仅使用1个电流传感器和2个电压传感器便实现了系统故障诊断,满足了飞机对重量的限制要求。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故障模块识别精度,以及故障器件定位精度可达97%以上,具有较好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线性加速度计常用于飞行器控制系统内,测量飞行器加速度变化,为舵面角度偏转提供参考数值。针对某型线性加速度计的故障,通过对器件内部结构和材料进行分析,找到失效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为后期控制系统故障分析及线性加速度计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模拟电路中电子元器件存在的容差与非线性导致电路故障难以检测的现状,设计了适用于诊断由器件超出容差所引起的模拟电路故障的小波分析诊断方法。通过设定故障进行蒙特卡罗容差实验,采用小波神经网络,对故障输出信号进行小波分析提取其小波高频系数参量,经PCA分析和归一化后形成训练特征向量,并经过BP神经网络训练后,故障信号通过小波神经网络后能够快速精准的对故障器件进行定位。通过大量样本进行仿真计算表明所设计的小波特征参量故障诊断法对于模拟电路具有很好的故障分辨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从系统-产品-器件逐步递进的方法和故障树分析法,对一起飞机防冰系统短时告警故障进行分析,并对导致故障的继电器开展了失效分析.从此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很有必要对继电器等电气器件进行梳理分类,开展寿命试验及实际状态评估,增加必要的器件维修和检测手段,为改进修理模式提供可靠依据,最大程度地降低飞机质量风险.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科技部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办公室在北京组织专家对"超材料及其相关器件关键技术研发"主题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表示,我国超材料及其相关器件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超材料研究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支撑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据悉,此次通过验收的项目围绕总体目标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突破了介质基超材料及器件的关  相似文献   

6.
华桂琴 《航空计测技术》2004,24(3):30-32,45
本文将通用模拟示波器电路分成五部分,总结和分析了每一部分电路故障可能引起的几种异常显示,给出了每一部分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及在相应电路中出现故障的常见器件,对有些故障与故障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将机载设备的故障检测定位至器件级,研制了ARINC429手动发码器,通过以可编程逻辑器件为核心单元的硬件电路实现了ARINC429信息的输出,完成了样机设计,并已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8.
移相器是电扫描相控阵雷达的关键器件。本文介绍了双模互易式铁氧体移相器的材料制备、降低器件激励功率及保证器件性能一致性等工艺。  相似文献   

9.
针对柔性热电薄膜器件的最新研究进展,从柔性基底、热电材料、薄膜沉积工艺、过渡层的引入和器件设计等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在热电器件制作过程中材料和工艺选择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各类柔性热电薄膜器件的性能对比分析表明:目前性能最佳的柔性器件采用的材料是(Bi,Sb)2Te3类合金,其单个热电偶对在1K的温差下可输出0.1~0.3mV的电压;在内阻足够低的条件下,单个热电偶对在1K温差下的输出电压与热电材料的Seebeck系数相等;增加热电薄膜的厚度能够有效地降低热电偶对的内阻,进而提高器件的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10.
基于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为核心的硬件电路,对某型计算机中所使用的俄制588系列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进行性能和逻辑功能测试。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芯片故障,大大提高了修理效率。本文论述了利用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的基本电路结构和实现原理,并与传统的故障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突显其在芯片级检测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转位机构作为惯性测量单元旋转调制用构件,因其具有较复杂的机械传动结构,容易受到热、力的影响出现工作故障.针对转位机构在高温环境下的解锁故障问题,开展了结构热应力分析及机构优化改进,分析了某转位机构的高温解锁故障,进行了故障排查,在排除元器件、电路等故障后,将原因初步定位于机械传动结构在高温升环境下的应力问题.基于热力学...  相似文献   

12.
采用从系统—产品—器件逐步递进的方法和故障树分析法,对某型交流发电机控制器"右交断电"故障进行分析,并对导致故障的继电器深入开展失效分析。从分析中得出,有必要对继电器等电气器件进行梳理分类,开展寿命试验及深修状态摸底评估,增加必要的器件维修和检测手段,为改进修理模式提供可靠依据,最大程度地降低飞机修理质量风险。  相似文献   

13.
四象限脉冲整流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牵引传动系统。IGBT是脉冲整流器的核心器件,易发生故障,对其开路故障检测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脉冲整流器IGBT开路故障下的特征。然后用网侧电流平均值除以电流绝对值的平均值,设为检测变量,对各功率等级、各故障下的检测变量进行分析,总结出设置阈值的方法;最后通过硬件在环仿真验证了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图像发射机无图像故障,采用故障树分析法,逐层展开对各相关部件的分析,确定故障原因,排除故障器件,并对故障定位及维修方法进行总结,为后续修理该型图像发射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陀螺、加速度计等惯性器件是高精度传感器,对零件的微小变形有着极其敏感的反应。因此,惯性器件材料的尺寸稳定性问题一直是提高精度的关键。作者长期研究发现,惯性仪表精度及其稳定性在结构设计确定的情况下与加工、装配有关,但是本质性的因素是材料在长期温度扰动下的“变形”“变性”“变质”问题。我国关于惯性器件材料尺寸稳定性的研究十分薄弱,材料与工艺技术已经成为制约仪表精度的“卡脖子”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材料“变形”即在温度扰动下微纳变形的研究结果。首先分析了惯性器件的服役环境以及该服役环境下的材料响应,从而提出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材料设计,为解决低频谐振、复杂结构热应力变形、动载荷弹性变形、长期静载荷微纳米级变形、长期储存下材料时效自发变形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材料设计方案。设计制备的仪表级SiC/Al复合材料在核心关键指标上优于铍材,在“高新工程”、“北斗工程”等重大工程中显示出优异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惯性器件的结构设计要求出发,根据惯性器件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条件的特殊性,阐述了适当选择材料应注意的特征指标参数,比较了几种常用材料的性能,介绍了新型材料——复合材料的特性及目前国内外的应用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高能  朱建春 《民航科技》2001,(5):44-44,46
故障诊断,实际上就是从故障现象出发,通过反复测试,做出分析判断,逐步找出故障的过程。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说,要在大量的无器件和线路中找出故障是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18.
陈甫 《民航科技》2001,(3):10-11
本文简要介绍了东芝二次雷达天线驱动系统的构成和工作情况,以及故障后采用国产器件进行改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前言碳/环氧波导滤波器是一种微波器件。该器件由于采用了环氧碳纤维做为结构材料,所以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尺寸稳定等特性。但是,环氧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电的非良导体,所以用这种材料制成的波导管不起滤波作用。要使环氧碳纤维做成的波导管成为滤波器,就必须在结构复杂的波导  相似文献   

20.
激光微连接是一种多功能的柔性制造技术,具有聚焦点小、能量密度高、热输入精确可控等优点,配合合适的工艺可以制造微小器件、尺寸精密器件以及异种材料组合器件,在各个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