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舟 《国际太空》1994,(6):16-17
过去十年里,空间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为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空间技术的潜在能力虽然在发展中国家里得到了清醒的认识,但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未能充分利用它。以下将介绍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通信、教育、遥感、灾害防治和空间科学等领域中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和不足,也提出某些建议。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在发展中国家相对较普遍,其中印度和中国已建立了本国的国内卫星通信系统;其它的一些国家或购买卫星,或在国际网络(如“国际通信卫星”)中租用转发器。印度在1983年发射了Insat-1B卫星,建立了独特的多用…  相似文献   

2.
国际空间站作为近地轨道空间唯一在轨运行的大型综合实验平台,部署了许多先进的对地观测和遥感设备。使用手持或自动装置,航天员可以灵活开展对地观测活动,尤其是在监测突发自然灾害时,较无人飞行器而言,更具灵活性。作为一个“全球观测与监测站”,国际空间站在收集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及自然灾害信息,推动探究和解决地球环境问题以及推动全球对地观测活动的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全球灾害监测的新军--CHARTER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CHARTER的建立与发展 □□CHARTER是由法国空间局(CNES)和欧洲空间局(ESA)于1999年6月在维也纳UNISPACE III 会议上提出的,并在2000年6月发起成立了一个称为“空间与重大自然灾害”的国际契约性合作组织。这个组织认为,在当今的环境条件下,仅靠一个国家的卫星系统无法应付频繁发生的自然和人为重大灾害的挑战,因而需要加强空间机构和卫星单位之间的国际合作,以便有效利用空间技术对所发生的重大灾害进行监测和管理。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在空间机构与民用防灾减灾主管部门之间建立一个长期的相互合作关系。 这个组织受…  相似文献   

4.
自从人类开始航天活动以来,苏联/俄罗斯一直在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到深空探测计划,从实现首次载人飞行到空间站建设,俄罗斯创造了许多个第一.俄罗斯航天工业也是其引以自豪的产业,火箭及飞船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检验,曾一度被誉为“最可靠”和“最安全”的航天器.在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俄罗斯载人飞船更是承担了独自往返“国际空间站”的重任.然而,近年来俄罗斯接二连三发生多起航天事故,这不仅给俄罗斯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使其航天工业蒙上了阴影,更影响了俄罗斯航天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将亚洲、太平洋地区看成是一个经济发展圈,进行相互合作,这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早在70年代末,日本首先提出了“环太平洋合作构思”,这之后,陆续召开过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ECC),又成立了太平洋经济委员会(PBEC)等,进行了种种的国际活动。1991年在南朝鲜召开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首脑会议(APEC),倡导在通信基础设施方面的国际合作。1992年1月在美国檀香山召开了太平洋电气通信协商会议,积极研究新的国际合作方案。联结南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玻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等岛屿的卫星网“PEA-CESAT”计划,开拓了亚太地区卫星通信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莫斯科召开的“空间未来座谈会”上,苏联公布了一项新的空间科学活动计划。与此同时,为了1992年的国际空间年,苏联开始召募参加国际空间科学合作的研究者。苏联新计划的内容如下: 1.医学实验室(MediLab)计划:到90年代初,将利用“和平”号空间站进行微重力环境下的动物和人体生理现象的研究。苏联现正制造能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的大型医学实验舱。  相似文献   

7.
1神经实验室计划概要神经实验室计划是在1990年前美国总统布什确定的“脑研究10年计划”的基础上,由美航宇局(NASA)和美国全国卫生研究所(NIH)共同合作的计划。该计划将利用航天飞机/“空间实验室”进行空间环境下的脑、神经科学领域的实验。预计包括“空间实验室”在内的数次飞行实验。该计划要求世界各国在提供实验装置的同时征集实验课题,并通过国际合作予以实施。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提供实验装置,并派研究人员参与实验。NASDA认为,应继续利用日本第一次材料实验(***T)、第二次国际微…  相似文献   

8.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当前应用最广和最成熟的三种空间技术:电信、气象、遥感领域中的国际合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其现有的科技基础上,通过国际合作,培养一批空间技术和管理人才,配以适当的地面设施,就可获取空间技术所能带来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2014年5月29日,在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首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暨ITC主题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际太空》作为支持媒体参加了本次盛会。
  此次卫星服务商洽会以“架设天基新丝绸之路,中国卫星全球服务”为主题,围绕介绍我国通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减灾卫星、遥感卫星及航天国际商业服务现状,重点阐述中国卫星全球服务的相关政策、服务内容、合作方式及合作愿景。结合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等多位国际嘉宾表达的合作意愿,会议以主题发言、服务推介、合作商洽等形式,广泛与全球市场需求对接,展示了中国卫星直接服务于国际用户的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灾害预报、导航救援、以及工农业生产、经济文化发展等社会生活领域的能力与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在“神舟”号试验飞船的诞生地——北京西郊唐家岭,由曾经为中国空间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几十位院士,评选出20世纪中国空间科技可以永载史册的十大成就。一、1970年4月24日,中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揭开了新中国空间活动的序幕。二、1975年发射成功“返回式遥感卫星”。三、1984年发射成功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四、1999年“神舟”号试验飞船首飞成功。五、1999年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六、1988年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发射成…  相似文献   

11.
尤信  赛烈 《国际太空》1995,(8):8-10
冷战结束以后,过去信奉空间拜物教、拥有空间威慑力量的大国,开始调整空间政策,修改空间计划,压缩空间预算,提倡国际空间合作。而一些发达的小国家,特别是某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经济力量迅速增长,正通过购买卫星、合作研制卫星等途径发展本国的空间技术,以加强其综合国力,希冀成为“国际空间俱乐部”的一员。无论从国土还是从人口而言,以色列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国,其面积仅有1.4万平方干米,人口约400万,但以色列却是唯一能用国产的火箭发射本国卫星的小国家。1988年,以色列发射成功第一颗卫星,曾一度引起…  相似文献   

12.
开发太空     
第二节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是正在由美国、俄罗斯、欧洲空间局、日本、加拿大、巴西6方16国合作建造的国际性载人空间站的专用名字。国际空间站在1984年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提出时,取名为“自由号”,意在同苏联的“和平号”唱对台戏,表示它是“自由世界”的空间站,以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威胁,研究了灾害发生的共同性、共生性、全球性特点,分析了航天器减灾应用系统及其效益。  相似文献   

14.
“国际空间站”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晓帆 《国际太空》2012,(3):18-21
1“国际空间站”概况 “国际空间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载人航天合作计划,集中了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力量,其复杂性和技术先进性是以往任何载人航天器无法比拟的.目前“国际空间站”美国舱段基本组装完成,俄罗斯舱段将于2013年完成建设,已实现6人驻站目标,体积是和平号空间站的3~4倍,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围绕“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到2012年1月底,美、俄共完成了67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累计完成了135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一、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当今,空间活动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工业、经济以至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它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并且越来越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所有国家,不论其大小,都应积极参与空间活动并去发展它。而参加国际空间合作的发展中国家,其首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空间合作对象大致有四种类型:1.全球性国际组织或机构  相似文献   

16.
1985年苏联成立了空间总管理局,以生产销售运载火箭和商用卫星,并与国际上签订空间合作。该局最近向三个国际组织——国际通信卫星、国际海事卫星以及欧洲通信卫星——表示愿提供“质子”号火箭发  相似文献   

17.
对外经营十几年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以重合同、守信用、讲效率的合作精神,已与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商社及经济组织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和合作。特别是1985年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推向国际市场以来,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澳普图斯B”、“弗利亚”和“亚太一号”卫星,使国人振奋,世人瞩目。中国的航天技术及对外发射服务已享誉全球。 繁荣的卫星通信 经过人类千百年的努力,现在空间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卫星通信已形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国际空间站项目科学家朱莉·鲁滨逊博士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的报告整理。在国际空间站运行十几年来,科学家们从这座"天宫"里经过大量创造性的劳动,取得了令世人为之惊叹的成果。下面是国际空间站项目科学家和项目合作各方共同选出的十大科学成就。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至6%.  相似文献   

20.
1965年和1967年,保加利亚、匈牙利、东德、古巴、蒙古、波兰、罗马尼亚、捷克和苏联九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上,讨论了题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合作”计划。会上,苏联提出了一项“苏联集团空间合作计划”倡议,要求每个参加国联合承担空间研究任务,这项提议1967年4月正式通过。由上述九国通过的这项多边利用和研究外层空间的“国际宇宙号”计划包括:(1)研究外层空间和高层大气;(2)联合研究空间物理、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