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比较平均分数法、等效组分法和产品分数法计算结果的误差分析,研究了稀土串级萃取有效分离系数计算方法的准确度.误差分析表明,在最小有效分离系数附近,平均分数法、等效组分法和产品分数法的准确度均很高.在极小有效分离系数附近,等效组分法与产品分数法的准确度较低,产品分数法的准确度相对较高.在最大有效分离系数附近,等效组分法和产品分数法的准确度均很低,平均分数法的准确度很高.与数学模型法比较,平均分数法与等效组分法的准确度较高,产品分数法的准确度较低.平均分数法的准确度和适用性明显优于等效组分法和产品分数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热膜流速仪对圆形断面自由湍动纯水射流的流场进行精细量测后,得出射流的卷吸流量和卷吸后总流量沿程增大的变化规律,当出口雷诺数大于某个临界值时,流量增大系数与雷诺数及断面距离无关,基本上是一个常数;当雷诺数小于临界值时则随雷诺数变化。初步探讨了大涡卷吸的机理,卷吸流量与卷吸涡特性的关系,卷吸流速系数性质及其与雷诺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用等腰三角形网格研究了等腰三角形区域的布阿松方程。 当底角不小于45°时,证明了差分方程系数矩阵的对称性与正定性,并选用了正交向量法(A-正变化法》解上述差分方程组。 其结果既适用于等腰三角形,菱形以及一类梯形区域截面的柱体的自由扭转问题,也适用于上述形状的简支边弹性薄钣小挠度弯曲问题。 文中有三个数值的例子:例1系正三角形截面柱体的扭转问题,与圣维南的精确解此较所得结果的误差不超过0.0001;例2和例3系底角为75°和30°的等腰三角形截面的柱体的扭转问题。 文末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实际使用本文方法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理论研究·平板弯曲问题的误差估计和网格自适应研究余学进 雷金波 杨加明 (1- 1)……………………………………………………统一杆件内力分析方法的探讨况森保 杨加明 雷金波 (1- 4)……………………………………………………………………串级萃取最优萃取比精确方程钟学明 周 韦 (1- 18)……………………………………………………………………………非晶态NiB合金催化剂的改性研究张雪红 (1- 2 3)…………………………………………………………………………………基于前向神经网络的与内容无关的笔迹鉴别周琳霞 黎明 刘高航…  相似文献   

5.
对带振荡的快速上仰翼型的非定常分离流问题进行了计算研究。采用微分形式的动力学方程和积分形式的运动学方程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以及可用于有分离流动的Baldwin-Lom ax 湍流模型,精确地模拟大雷诺数大攻角下的复杂流场。依据流场的不同特点,使用分区方法进行计算,保证了计算精度,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文中分析研究了非定常前缘强旋涡的演化过程和气动力的变化,探讨了不同上仰率和振荡频率对分离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非定常Euler方程、总体时间步长、隐式时间推进,计算了几种特殊类型钝体的二维有分离绕流。一类是光滑的圆柱体,在跨音速时计算出因激波诱导分离而周期性地脱落在尾迹上的非对称涡排。另一类是带尖角的物体,如三角形柱体,计算出从尖角处脱落在尾迹上的分离旋涡,形成卡门涡街。对这两类物体,计算的平均阻力系数,分离涡脱落的Strouhal数以及流态都与实验接近。结果表明,对于这类绕流问题,用非定常Euler方程计算,具有一定工程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旋流加力燃烧室火焰前锋位置的计算。编制了一套计算程序,计算了各种旋流角下火焰前锋的位置以及流阻系数,还计算了压力变化对火焰位置的影响。分析结果指出,当旋流角α=45°时,加力室长径比L/D=1.2,比传统的L/D小一倍,流阻系数不比传统的大,压力对火焰前锋位置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变截面梁的控制方程为变线数微分方程,一般只能用各种近似方法求解,而且比较复杂。对于梁式构件,本文不求解变系数方程,而是用力法,在力法方程中,主、副系数和自由项的莫尔积分使用积分表,可以方便而且精确地求出变截面梁的弯矩和位移。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数值方法初步研究气流参数(速度、温度、余气系数)对管内紊流火焰扩张的影响。所用的计算模型有两个:一个是修改的EBU模型,假设系数C_(EBU)随来流参数而变化。另外一个是混合长度模型,假设当紊流强度很低时混合长度系数取一固定值,而当紊流强度较大时混合长度系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随来流温度和油气比而变)。 在这个假设下计算结果表明:ⅰ)当来流紊流强度较大时,火焰扩张随来流参数而变,这与文献[2]实验数据基本相符;ⅱ)当来流紊流强度较小时,气流参数对火焰扩张基本无影响,这与文献[1]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对双喉道推力矢量喷管的流动特性和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在有无推力矢量情况下,双喉道喷管的主流落压比(Nozzle pressure ratio,NPR)和二次流流量对喷管的气动性能与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推力矢量状态下,双喉道喷管在落压比NPR=3.0~4.0之间具有最优的推力系数和流量系数,分别为0.974和0.935。在有推力矢量状态下,双喉道喷管在NPR=4.0时具有最优的推力矢量角和推力系数,其推力矢量角最高为16.1°。当二次流流量为4时,推力矢量角为14.6°,推力系数为0.95。随着二次流流量的增加,双喉道喷管的推力矢量角逐渐增加,但是当增加到一定值之后,推力矢量角会逐渐减小。在相同的二次流流量下,随着主喷管落压比的增加,推力矢量角和推力矢量效率逐渐降低。随着主喷管落压比的增加,双喉道喷管的推力系数逐渐升高,在NPR=4.0达到最大值后逐渐降低。流量系数随着主喷管落压比的增加逐渐增大,但是在NPR=4.0以后,流量系数的变化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现有分析运载火箭POGO振动(纵向耦合振动)的模型有两种,即传递矩阵模型和Rubin提出的状态方程模型。考虑到这两种模型的不足之处,从分布参数描述的偏微分方程出发,采用分离系数法,得到形式简单的微分方程,并应用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得到了新的管路模型。将新管路模型应用于系统,通过对三种模型计算得到的管路频率的比较,验证了新得到的形式简单的管路模型,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利用GPS载波相位信号,基于积分角速率参数IRP(Interated rate parameters)的概念,并借助于扩展了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ing)算法进行载体的姿态及姿态变化率估计的新方法,利用线性跟踪理论建立动态方程,使动态方程形式简单,意义明确,利用IRP的概念,通过解决姿态矩阵的递推过程,建立载波相位的观测方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计算效率高,实时性好,测姿态精度高等优点,并且,由于同时对姿态率进行跟踪估计,因而表现出对载体机动性较强的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13.
飞行器雷达天线罩透波性能研究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雷达天线罩的功能、特点及电性能要求,论述了雷达天线罩透波性能对天线辐射的影响.在专门的无外界电磁干扰的微波暗室环境中,利用Agilent8530A天线测量系统平台,自行设计了一种简单可靠的测试方法.并结合某型无人机的雷达天线罩进行了实际测试研究,测量精度误差小于0.1 dB.在不同的状态下反复试验得出涂层对透波率的影响,为新型涂层材料的研究提供了精确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
结冰风洞是开展飞行器结冰与防除冰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制冷系统通过调节压缩机吸气压力实现风洞内气流温度的精确控制,吸气压力控制及降温方式影响着风洞的试验效率。为实现压缩机吸气压力的准确预测,本文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后的支持向量回归(APSO–SVR)建立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层感知机(MLP)神经网络建立分析模型,研究试验工况参数对风洞降温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机吸气压力的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EMAP)低于4%,均方误差(EMS)低于0.003;影响风洞降温速率的工况参数主要有气流压力、试验风速、压缩机吸气压力和换热器出口初始温度,其中,压缩机吸气压力对降温速率的影响是最显著的。  相似文献   

15.
在飞机大攻角气动力建模领域中,将已有的模型归纳为代数模型、积分模型和微分方程模型三类。文章给出了非线性气动力两种常用的代数模型──多项大模型和样条函数模型;简要阐述了非定常气动力积分模型的建立及其简化过程;重点综述了新近开发的微分方程模型,从有分离的翼型和有涡破裂的三角翼气动力模型形式推广出微分形式的飞机大攻角气动力模型。应用实例表明,积分模型和微分方程模型能够描述大攻角气动力的非定常增升和迟滞效应。  相似文献   

16.
矩形薄板线弹性变曲的一般解析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Kirchhoff薄板理论,从板的控制微分方程出发,得到了双以前文献中的更加完全的解函数,因此能够求解更多的不同边界条件矩形板问题。本文求争三边固定一边自由矩形板和两对边固定两对边自由矩形板, 并同有限元结果可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PIV系统测量误差的实验评价方法以及实验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量误差的实验评价方法:利用匀速转动圆盘上粒子的反射光模拟流场中示踪粒子散射光解决基准速度场。建立了一套二维PIV系统的测量误差评价系统,利用该系统对PIV测量误差和测量精度进行了实验评价,得到了结果误差在空间及时间上的概率分布特性,并对两个关键PIV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该误差评价方法装置简单,方法可靠,可方便灵活地对PIV系统测量误差和测量精度进行实验评价和参数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长距离GPS实时动态定位(RTK)过程中,电离层延迟误差是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目前,由于采用全空间电离层模型精度不够,对长距离RTK定位主要采用双差电离层残差内插方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电离层模型.该模型仅对每个卫星轨迹通过的电离层部分进行建模,可适用于高精度GPS定位.采用香港数据,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低纬度电离层变化,并可支持GPS厘米级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摆线桨的气动效率,本文对摆线桨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分析了流管模型的基本原理,基于薄翼振荡原理,结合动量和叶素理论建立了摆线桨的双盘-多流管非定常气动模型。然后,通过相关算例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实度较小时,准确度较高,而随着实度与转速的增加,桨叶之间的干扰加强,误差值增大。通过大量试验与计算数据的对比,总结了不同实度时,多流管模型的拉力修正因子。最后,基于双盘-多流管气动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摆线桨的相关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功率载荷提高了12.4%左右。同时,对比发现优化后的摆线桨比旋翼具有更高的气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