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旭方  覃团发  唐秋玲 《宇航学报》2010,31(10):2402-2406
为了在L1频段上有效发射多个高精度的导航信号,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设计在同一中心频率上发射多个信号,各信号频谱严重重叠,因此内部干扰成为系统首要考虑问题。通过详细分析GPS L1频段上M码、L1C码、C/A码和P(Y)码的载噪比衰减值,发现除C/A码受到的干扰较严重外,其它三个信号受到的干扰较小,CDMA干扰是主要内部干扰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有效设计信号参数来减小CDMA干扰,使各信号功率谱主瓣相互错开,并合理设置信号接收功率,可以有效控制系统内干扰。
  相似文献   

2.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组成,并从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的R—S解码器、卷积解码器和QPSK解调器等部分电路对系统抗噪声性能的贡献做了分析,同时对由于整个数字卫星电视系统链路非理想性因素而引入的干扰噪声导致的接收系统性能恶化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论述,可有助于数字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设计、使用和维护。  相似文献   

3.
导航卫星天线系统由接收天线系统和发射天线系统组成,发射天线系统为多频段工作模式。接收天线系统为单频段工作模式。当多个频段的信号经过发射天线系统后的三阶无源互调产物落入接收天线系统工作带宽内时,如果无源互调电平大于接收信号电平,则将严重影响导航卫星接收系统的正常工作。为此,应尽量提高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使已产生的无源互调电平得到有效衰减,从而不影响正常接收信号的工作。文章从微波网络JS散射矩阵出发,结合电磁场专用软件,给出了两种卫星平台上的发射和接收天线之间隔离度的仿真分析结果,为导航卫星天线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研制并与首都机械厂联合生产的 C 波段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供各单位观赏国际通信卫星和我国发射的通信卫星转发各国及我国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本系统性能优良、微机控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随着武器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对遥测系统的要求日益提高。对无线电遥测系统则要求精度高、容量大、作用距离远、适应能力强、自动化程度,机动灵活性好。而对空用遥测设备的体积、重量、耗电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同时,从增大遥测带宽、抗多径效应、抗等离子体和火焰衰减、抗外部干扰等因素考虑,遥测频段已由分米波段提高到厘米波段,几个频段同时使用。作为遥测系统的重要环节之一有遥测接收系统,为满足遥测数据容量、作用距离、节省发射功率等要求,必须提高接收机灵敏度,增加接收天线的增益。众所周知,接收天线的增益与天线口径平方成正比,不断地加大天线口径,获得高增益。国外遥测天线的口径一般在5至10米,大的天线口径为24至26米。然而,接收天线波束宽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用于Ka频段低轨遥感卫星数传接收链路设备的组成、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对接收链路的接收动态范围、等效噪声温度、线性度指标进行分析。该数传接收链路实现了接收动态范围–92dBm~–24dBm,3dB带宽±760MHz,幅相变换≤0.32°/dB的技术指标,在最高码率2Gbps的Ka频段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图象视频信息传送的多工化,分析了图象函数的性质及其统计特性和有关图象传送的信息量等问题。结合我国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科教文节目的电视多工传送及扩大电视网复盖,特别是发展SHF频段的卫星电视广播和UHF频段的中继,差转网络的建议方案。为适应四化及科教广播事业的发展,设计方案包括:文字及图片静止图象信息的多工广播,电视报刊的兼容传送,卫星电视的直播接收以及彩色电视的技术改进等。文章还讨论了引用电视新技术及有关数字化电视和帧同步器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85年开始应用通信卫星C频段传输电视节目以来,短短十多年时间,电视和广播的人口覆盖率迅速提高,并已分别达到84.6%和78.9%。随着Ku频段视频压缩卫星电视广播技术的采用,电视广播的人口覆盖率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一、卫星电祝广播系统及电视广播的频道划分卫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卫星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载荷频段电磁干扰处理工程实施代价,打破近海海域接收屏障,文章提出了AIS赋形高增益梯度天线、AIS抗电磁干扰与连续捕获等载荷优化方法,并开展了整星AIS频段电磁环境优化设计与处理。相关优化措施的有效性在卫星地面测试过程得到了验证,卫星入轨后,AIS载荷可适应卫星工作工况,在轨接收效能得到进一步验证。结合海洋二号C(HY-2C)卫星AIS载荷在轨表现,分析了AIS数据应用情况,给出了后续AIS载荷在设计及工程上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3月下旬,中国首款基于民用频段的全球卫星导航多模式射频接收芯片在杭州研制成功。该芯片可接收中国北斗系统、美国GPS系统及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等。作为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芯片采用CMOS工艺,由杭州中科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发成功。芯片通过调节射频本振频率及滤波器的带宽,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家标准局和中国卫星广播公司联合发出的《关于卫星电视接收站质量认证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由国家标准局和中国广播卫星公司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组成了认证委员会,对航天部一院七○四所、二一一厂提交的 STRE—6型6米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生产及其总承能力进行了质量认证。经过对认证申请报告初审并通过之后,委派了电子部五十四所天线测试组对生产的天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卫星电视接收站中,在同样的天线口径条件下,如何改善接收图象质量的办法。文中指出,目前我国销售引进的卫星电视接收机,必须对其中频接收机的频带特性予以改进,方可获得满意的接收效果。  相似文献   

13.
商用卫星通信系统在经历了C和Ku频段的大发展后,未来目标是向Ka及更高频段发展,以满足信息传输对系统容量和个人通信的要求。目前UHF、SHF频段军用卫星通信系统(MILSATCOM)也面临着抗干扰能力和容量的不足,向Ka及更高频段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对发展我国Ka频段军用卫星通信系统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3,(1):14+32+59+126+129-130
<正>中国环境减灾-1C卫星传回首幅影像据中国航天网2012年12月13日报道,当月9日,环境减灾-1C卫星有效载荷首次开机成像,成功获取首幅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图,图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至此,环境减灾-1C卫星实现星地链路连通,星地系统工作正常。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密云接收站已准时捕获并成功接收卫星下传的全部数据,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完成标准产品生产,形成了第一幅影像图(郑州地区SAR图像)。环境减灾-1C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雷达卫星,配有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可获取地物影像信息,具备空间分辨率5m和20m扫描两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六种频段的划分方法、无线电频段的有关使用标准和使用规定,然后介绍国外靶场遥测频段使用情况和国内靶场遥测频段使用情况。接着,定性分析了无线电传播特性与频率的关系以及信道容量、目标捕获、跟踪性能、天线低仰角工作性能、弹(星)上天线尺寸与频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 C、S、P 频段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比较,指出它们的长处和短处。在综合对比以后,作者提出我国靶场遥测频段选择的初步意见、即常规武器靶场主要使用 S 频段;卫星遥测除继续使用 C 频段外,应开辟 S 频段;再入遥测宜采用 S 频段,主动段遥测除继续使用 P 频段外,应立即开辟 S 频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卫星通信大容量、跨频段、多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卫星载荷正朝着多频段一体化综合接收处理方向发展。为满足卫星载荷大容量、多信号处理功能,需要同时提供多个载频信号作为参考。采用微波光子技术可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光频梳作为多载频信号,满足多频段一体化综合接收处理对多本振源的需求。文章首先从现有多载频信号生成方法的局限性出发,确定高质量光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SSB OCS)结合循环频移的多载频信号生成方法。接着提出基于并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光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生成方法,使得其中两个MZM工作在单边带调制方式,另一个MZM工作在偶数阶抑制方式,结合90度和180度光移,产生具有高边带抑制比的光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最后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并联MZM循环频移的多载频信号生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生成的多载频信号载波数目为60以上、边带抑制比为30dB、最大功率起伏为4.4dB,且其中有20个载波的功率起伏在1dB以内。该方法可有效生成高平坦高边带抑制比多载频信号,为卫星载荷的多频段一体化综合接收处理提供相应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空间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为扩大通信容量对信道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频段正交模耦合器(OMT)为空间天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一种C频段双频正交模转换器(OMT)并给出了其工作原理,应用商用软件HFSS对OMT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比对仿真值和测试值,发射频段VSWR优于1.3;接收频段VSWR优于1.25。获得了预期的结果。该类型OMT可广泛应用于通信卫星天线中。  相似文献   

18.
在卫星地面接收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是超外差变频接收技术,并且大多数地面站为固定本振变频。如果在变频技术中引用多路可调变频技术,使变频器本振频率灵活,能够在接收的频段内调谐,即可大大扩展系统接收能力。本文系统介绍多路可调变频技术的工作原理,该技术适用于一站多星和多路载频下行数据信号接收的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尤其是极轨卫星(太阳同步)地面接收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GEO轨道通信卫星同步定点后会出现周期性漂移,导致波束指向不确定的问题,本文对波束标校系统中的信号捕获进行了研究。由于标校信号捕获依赖于标校信号之间的正交性及其自相关特性,因此文中提出了标校系统中信号码型选择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天线存在指向误差时,Ka频段标校站接收信号功率最大差异可达近30 dB,这给标校信号码型设计和标校信号的捕获带来了困难,因此文中从码型的抗干扰性能、实现复杂度、能量估计精度和捕获特性等几个方面,分析和对比了m序列信号、Walsh信号、单频信号和Chirp信号(扫频信号)这4种码型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抗干扰性能上,伪随机序列信号和Walsh信号最好,Chirp信号次之,单频信号最差;在复杂度方面,Chirp最复杂,伪随机序列和Walsh序列次之,单频方式最简单;在估计精度方面,三者的估计精度相当;在捕获性能方面,Walsh信号的捕获性能明显优于m序列,而且当两个标校站的接收信号功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时,Walsh信号的捕获性能明显优于m序列。因此标校系统可优先选择Walsh码作为标校信号。  相似文献   

20.
《空间电子技术》2009,6(3):121-121
UHF频段输入滤波器为交指式带通滤波器,由4个30mm×30mm×180mm的方腔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以极低的插入损耗通过通带频率范围内的微波信号,对通带外的;微波信号进行衰减。UHF频段输入滤波器位于卫星转发器分?系统的接收前端,选取微弱的通信信号,并滤除其他频率上的谐杂波,实现转发器的收发隔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