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依凡 《航天员》2014,(3):74-75
在《巴尔扎克像》的创作过程中发生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罗丹在完成了作品之后让自己的学生赏析,他们对作品赞叹不已,于是罗丹就在学生们的惊叹之中砍去了雕塑作品中两只手,最终“身披着宽大的睡袍,两眼深深看着前方,好象是经过了一夜的辛勤笔耕,正在眺望着窗外的黎明,酝酿着一部新的巨著的问世”的巴尔扎克雕像就这样诞生了,并与罗丹的《思想者》、《青铜时代》等一同屹立在世界艺术杰作之林。我们只感受到了罗丹所塑造的《巴尔扎克像》所散发出来的艺术魅力,似乎没有听闻过他创作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进入唐代以后,佛教得到了很大的繁荣,天台、三论、华严、禅宗等教派,在佛教中国化方面,都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并深深地契入中国文化之中,对唐代文人及唐代文学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杜甫,虽历代皆标其为儒家理想人格和正统诗教的代表,但也难免受到影响。文章从杜甫的身事、作品中探讨了这一问题,对深入理解这位伟大诗人及其作品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为“知识财产权”或“知识所有权”。其对象是人类知识的创造物。知识产权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是工业产权,二是版权。工业产权是指发明专利。版权,也称著作权。根据有关国际公约规定,受保护的作品包括“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中的每样作品,不论表现形式如何”。  相似文献   

4.
白石 《航天》2011,(12):60-61
《晨舞》、《相会》、《追逐》、《拥抱》四幅作品通过艺术手法,从画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天宫一号与神舟飞船对接时的不同角度和瞬间动人的画面。  相似文献   

5.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用文体特征的统计数据和检索数据验证、说明读者对作品解读的合理性,对文学作品进行更详实、更深入和更具体的描述。论文用语料库方法对《菊》进行检索分析,对文章的词汇特点、主题词的出现频率进行研究,为深刻解读作品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发现《菊》在词汇方面是一篇中上等难度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中国意象传统美学造型观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而"意象"与科技,又同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虽然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与设计师,总是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阴影,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里程碑,但传统文化还是如影随形,到处可见。因此,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或者直接,或者间接,对现代工业设计产生连带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形神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亦是中国古代画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形神论从萌芽到形成之间的流变,分析其形成"形神兼备"观点的原因,对于形神论艺术观在新世纪的艺术实践中继续弘扬光大,对发展新时期的绘画艺术创新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伦理规范的"基础"问题是伦理学最为根本性的问题,它关涉伦理规范论证的合理性与要求的合法性。伦理规范的"规范性"特征,是分析和研究伦理规范"基础"问题的根基,对"规范性"的分析有助于澄清伦理规范"基础"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一部反映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生活和思想的杰作。被称为当代美国的“现代经典”。以往有关本作品在艺术上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其语言、叙事、象征等表现手法方面,本文是从对比的角度对文中意象展开分析,分析了作者如何运用意象中的对比使主题得以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0.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一部反映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生活和思想的杰作.被称为当代美国的"现代经典".以往有关本作品在艺术上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其语言、叙事、象征等表现手法方面,本文是从对比的角度对文中意象展开分析,分析了作者如何运用意象中的对比使主题得以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1.
论文探讨了"异化" 与"归化"的中外文渊源及其内涵,对比分析了"异化"与"归化"和"直译"与"意译"的辩证关系,并进一步预测了"异化" 与"归化"的发展趋势.这两对术语的界定与区分属于范畴基础研究,这种研究有助于范畴的规范化及翻译理论体系的建立,也有利于指导翻译教学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从计量确认、计量检定与校准的定义出发,探讨三者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三者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令飞 《航天员》2011,(2):34-35
2月23日,"火星500"的志愿者们结束了为期3天的"火星之旅",着陆舱从"火星表面"起飞。2月24日,着陆舱与主舱段对接,并开始为期3天的检疫隔离。2月27日,隔离期结束,两舱对接舱门打开,6名志愿者会合。3月1日,志愿者们开始了247天的回家之旅。登陆火星的回味在轨道舱停留期间,志愿者们用一款叫"Virtu"的软件(迭戈·乌尔维纳在日记中亲切地称之为"升级版的电视游戏")模拟火星情境。其中一个模拟的情节为:在载人飞船降落火星之前,驾驶火星车从基地出发,  相似文献   

15.
歌手韩红把青藏铁路唱作《天路》,我感觉还不够形象,把机场的跑道比作“天路”我觉得更贴切些。因为它迎来了、送走了在天空中飞行的银鹰。在祖国大西北的疆土上.在茫茫的戈壁上。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在雪域高原之巅,有一支铺筑“天路”的民用机场空管工程建设队伍,十几年如一日,为了西北地区民用机场地建设,把汗水抛洒在大西北的“天路”上,把青春留在了空管工程建设工地上,他们就是西北空管局装备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们。这是一支威武之师,白嘲为“西北狼”.他们特别能吃苦,也特别能战斗。  相似文献   

16.
按上级有关精神,桂林航专在2005级新生已全面执行“思政课”课程新方案。要求必须统一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用专题授课方案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实施“概论”课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庞言 《航天员》2011,(2):67-70
1971年4月19日,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由苏联研制并发射上天,从此以后,人类开始了可以在太空长期驻扎进行研究的探索新阶段。2011年4月19日是"礼炮"1号空间站发射40周年纪念日,我们特此刊登本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8.
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奈达、范仲英、钱钟书都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一篇好的译文应该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大概相同或类似的感受.但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大相径庭,译者要翻译出一篇好的译文,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一致的感受,就得不拘泥原文的形式,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躯壳换了一个,但精神依然故我.在再创作过程中,译者三位一体,至关重要,译者的主观因素影响着译作的好坏,决定着译文的风格.但译者仿佛一个就着镣铐的舞者--必须受到原文,原作者译语读者等限制.译者要方寸之地舞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就必须具备相当的外语水平、汉语水平、知识水平、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