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月19日,欧空局在地中海上空进行了“大气层再入论证舱”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回收型卫星重返大气层概貌。从工程设计角度出发论述卫星再入舱气动外形设计依据,评述美、苏两国现有空间再入飞行器外形的特点,然后论述卫星再入舱与导弹再入弹头的主要差别,指出再入舱特有的主要空气动力学问题。最后展望回收型卫星气动外形未来发展趋势,推荐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再入舱气动外形—平头双锥体。  相似文献   

3.
再入舱似乎是过去的航天技术,但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它仍是难以逾越的科技难题,在新形势下,再入舱实验由于与高新技术紧密相连,而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张为 《国际太空》1991,(1):21-24
再入飞行舱最早起始于五六十年代,当时主要用于照相侦察、生命科学研究和载人飞行。随着航天飞机、空间站的问世,再入舱逐渐被忘却了。现在它又被人们重新认识而复苏。它作为航天飞机、空间站的补充,主要用于微重力科学和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5.
云喻 《国际太空》1994,(8):16-16
阿里安-5火箭首次发射将携带两个载荷──欧空局再入舱和阿拉伯-2卫星据欧空局官员上周(1994年3月底)说,欧空局将于1996年4月发射一个3吨重的再入舱,并为阿拉伯联盟发射一颗商业通信卫星,这是阿里安一5火箭首次发射携带的两个主要载荷。现在世界上掌...  相似文献   

6.
宇宙-1443自动飞船与礼炮-7轨道站对接飞行了整五个月之后,已于8月14日分离。宇宙-1443将永远留在轨道上飞行,其再入舱已在重3吨的货船被卸完后返回地面。从8月4日开始,站上宇航员已把各种回收物和器材,如照相胶卷,冶炼出的金属样品、出过故障的设备等(共约350公斤)装进再入舱,8月23日莫斯科时间15:02在阿卡利克城东南100公里处回收了该再入舱。 8月16日,礼炮-7中的乘员又回到联盟-T9;联盟-T9同礼炮-7的后对接口脱  相似文献   

7.
苏联宇航员弗拉基米尔·赞利别科夫最近说,“礼炮7”号空间站和对接在上面的宇宙1686舱将在3~4年内失去控制,再入大气层。这个联合体重约40吨,如果它自行坠落燃烧,将会危及人口稠密区。现在,“礼炮7”号空间站在轨道上运行的姿态为一头指向地球,一头朝向空间。这种姿态产生的空气阻力极大。另外,空间站还在缓慢地自旋。赞利别科夫说:“这是因为空间站上已没有任何燃料。”目前,苏联的航天官员正研究各种办法,使空间站能在海洋上空脱离轨道。  相似文献   

8.
日本科技厅的航空宇宙研究所决定,将利用宇宙开发事业团1993年2月试射的H-2火箭,发射一个大气再入实验回收舱(OR-EX),用以获得回收舱周围温度和分解气体的资料,验证数值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的稳定性;另外,还分析高高度飞行特有的现象。在空天飞机HOPE和空间实验室设计中,需要重要的数值计算流体力学的技术。回收舱发射后,在升至450公里高度圆轨道上时使用反向喷射发动机,从而降轨再入大气层。航宇所在回收舱中装备各种感测器,旨在获取120公里以下的稀薄气体特有的资料,并验证数值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目  相似文献   

9.
1电源系统 “国际空间站”的电源系统采用太阳能发电方式.站上有2个互连系统,即美国舱段的124V系统和俄罗斯舱段的28V系统,2个系统通常状态下是相互独立的,但通过直流变换器互连后可允许电力双向传输.  相似文献   

10.
拟与美永久性空间站对接的日本舱(JEM)伸展式实验机构(DTB),经日本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方案论证比较后,现确定采用日产汽车公司的“张力绞合方式”。过去,除日产汽车公司外,三菱电机公司也参加对“DTB”的研究,它采用“全刚性桁架方式”。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对这两种方案作了  相似文献   

11.
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最近决定提高“阿里安-5”的性能,这种火箭将在1995年投入使用。提出改进的原因是因为担心今后的有效载荷重量可能增加,尤其是要发射更重的对地静止卫星、“哥伦布”轨道站的构件(压力舱或平台),以及未来的“赫尔墨斯”航天飞机等。迄今为止,“阿里安-5”的结构仍是采用混合推进剂的火箭结构,其  相似文献   

12.
小消息     
美国洛克希德导弹和空间公司从美航宇局获得了研究自由号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返回救生艇(ACRV)合同。ACRV是一个平时能与空间站相连接的再入宇宙封闭小舱,在危急状态下救援的航天飞机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月9日,执行美国轨道科学公司首次“商业补给服务”(CRS)合同任务(Orb-1)的“安塔瑞斯”(Antares)火箭从美国弗吉尼亚州中大西洋地区航天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天鹅座”(Cygnus)货运飞船送入初始目标轨道。随后,该飞船用自身推力器提升轨道,1月12日与“国际空间站”(ISS)交会,在站上航天员的控制下被加拿大机械臂-2捕获,停靠至和谐号节点舱。此次任务中,“天鹅座”飞船共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约1465kg货物。在轨停靠37天后,飞船千2月18日离站,次日再入大气层烧毁。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飞行过程中的动力装置启动时刻及燃料消耗情况,对轨迹进行优化,进而提出一种动力增程型弹道的再入模式。推导Sanger弹道的解析解,分析得到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航程最优所必须的迎角及初始速度取值条件等相关前提,利用该结论设计动力装置的启动方式使航程最远、燃料利用率最大。将轨迹设计为Sanger弹道和拟平衡滑翔弹道相结合的混合弹道:再入前期利用助推器间隔点火的方式形成等高类周期跳跃弹道以保证足够远的航程; 再入后期采用拟平衡滑翔弹道,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复杂多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性能指标综合考虑了轨迹平滑和航程。仿真实现了所提出的动力增程型再入弹道; 并在燃料充足、弹道倾角取值合适的条件下,得到“打水漂”弹道形式,该弹道能量损失极慢,具有足够远的飞行能力。仿真表明,与不同点火方式及求解方法得出的弹道相对比,所提动力增程型再入弹道具有3.47~3.84倍的航程、1.04~1.18倍的末端动能以及4.47~15.79倍的燃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在对接了“量子-1”号天体物理舱、“量子-2”号设备舱之后,于去年5月31日又发射了“晶体”号工艺舱。6月12日它和“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晶体”舱是以半工业生产试验为主的工作舱段。苏联人认为,“晶体”舱上的半导体材料半工业生产试验和生物样品制备的装置将开辟未来空间工厂的道路。各载荷在“晶体”舱内外的配置见图1、图2。下面就主要有效载荷作些说明。半导体单晶生长电阻炉-B由加热器、炉膛、“”控制系统、主体结构件和电缆组成,最大功耗2000瓦。它的预定任务目标有6项,其中前3项都是砷化镓单晶生长。1.用定向结晶法生长GaAs荦  相似文献   

16.
<正> 1987年8月5日我国又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是一颗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是用“长征2号”火箭,在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卫星按计划在轨道上运行了五天,开展了科学探测,并首次进行了微重力下的技术试验。8月10日下午2时半、卫星再入舱按预定的时间准确地降落在预定的区域。这样,我国已成功地发射和回收了九颗人造卫星、成功率为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17.
苏联礼炮-7号空间站自1986年被遗弃在轨道上后一直无人占用,据英国研究机构最近估计,它将于1991年初再入地球大气层。据监测地球轨道物体的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空间指挥部说,假如苏联礼炮一7号空间站落回到地球上,那么它便是自1979年7月11日美国天空实验室再入澳大利亚上空以来最大的再入人造物体。礼炮-7号空间站和宇宙-1686号连接舱复合体尺寸的大小约为美国天空实验室的一半,礼炮-7号  相似文献   

18.
空间再入飞行器再入星球大气层时,周围空气由于受到压缩和摩擦,温度可高达一万度以上,炽热高温气体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向飞行器蒙皮传递大量的热量。因此,如果没有完善的防热措施保护,舱内有效载荷必将化为灰烬。对于防热问题来说,至关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再入飞行器周围的热环境,即搞清高温气流的流动状态(层流或是湍流),准确予计飞行器表面压力分布和剪切力,计算高温气体对蒙皮的辐射加热率、对流加热率以及再入飞行的总加热量。凭借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反复实践,目前人们对这种再入物理现象已有相当程度的认识,利用高速电子计算机  相似文献   

19.
欧空局计划于今年9月发射一个“阿波罗”型的再入飞行器。该飞行器的研制将为欧空局按照“较好、较快、较省”的原则发展新的航天器硬件摸索经验。欧空局的再入飞行器名为“ARD——AtmosphericRe-entryDemonstrator——大气再入验证器...  相似文献   

20.
西欧最近又提出了一个比哥伦布计划更宏伟的载人空间基础设施(EMSI)规划,并将于1991年开始进行准备。 EMSI规划的内容包括: 1.在地球低轨道上建立一个自主的欧洲空间站以及一个保障空间站运行的在轨基础设施。 2.拟在月球建立基地和进行火星探测。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的论证研究有以下4项: 1.法国宇航公司主持研究的“逃逸飞行器分析和论证”(EVADE)。目前所设想的逃逸飞行器是一个载3个人的再入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