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同位素热源高温-冲击复合环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深空探测器同位素热源模拟样品在高温–冲击复合环境下的环境可靠性,研制了一套高温–冲击复合环境试验装置。该装置由温度加载系统、冲击试验系统、带有热防护功能的夹具和控制系统等组成。该装置可完成室温约500℃热载荷加载。利用该试验装置对同位素热源模拟样品进行了500℃、5 000次的高温–冲击复合环境试验考核,获得了产品温升响应曲线、冲击波形图等相关试验信息。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能够进行高温–冲击复合环境试验。  相似文献   

2.
复合材料静压痕与落锤冲击初始损伤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分层起始载荷,对不同材料体系和不同铺层数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准静态压痕试验和落锤冲击试验.得到了复合材料层板的分层起始载荷和冲击分层损伤能量门槛值,并对损伤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层合板的落锤冲击试验的分层起始载荷与冲击能级有关,并且分层起始载荷值随冲击能级提高而增加;准静态压痕试验的分层起始载荷值要低于低速冲击试验的分层起始载荷值;当冲击能量达到层板分层损伤能量门槛值时,层板发生大量分层损伤,层合板刚度出现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3.
雨丝 《太空探索》2010,(7):52-52
继今年4月2日成功完成三模导引头演示研制试验后,近日雷锡恩/波音公司又进行了联合空地导弹(JAGM)的首次制导弹发射试验,制导试验弹准确命中了16千米外的固定目标。  相似文献   

4.
头盔冲击试验是检验头盔防碰撞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工作原理、系统硬件结构和信号分析原理几方面详细说明了头盔冲击信号自动测试分析系统,并针对冲击信号持续时间短暂(20ms)和AD转换器采样率较高(10kHz)的特点,介绍了本系统所采用的特殊电路和程序思想。经国家级标准计量单位标定,本系统与标准系统相比,其精度和重复性均在1%以内。自1987年7月开始使用以来,已进行上千次试验,实践证明其性能稳定,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对其联合空对地导弹三模制冷导引头的总测试时间已超过8600小时。试验结果说明该导引头技术风险低,目目备良好的作战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雷锡恩公司已经完成了小直径炸弹II(SDB II)的一系列挂飞试验,目的是演示验证炸弹导引头对机动目标的捕获与跟踪能力。试验中,SDB II导引头安装在了美国陆军的一架UH-1“休伊”直升机上,通过直升机的机动,模拟了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及不同高度以非制冷红外成像及毫米波雷达的模式跟踪机动目标的行为。直升机也还按照炸弹的弹道轨迹进行了模拟飞行,测试导引头的性能。3名机组人员分别测试了导引头在跟踪静止目标、机动目标甚至是多个沿着同一路径机动的集群目标时毫米波雷达、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论航天器的热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各种类型热试验 (热平衡试验、热真空试验、热循环试验) 在航天器研制中的重要性及它们的做法要点。针对当前试验中出现的问题, 强调了组件级, 尤其是电子电工产品热试验 (热真空试验及热循环试验) 和整星级发射星热真空试验对提高航天器可靠性所起的重要作用,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试验     
<正>土耳其测试远程反坦克导弹土耳其的采办机构宣布,土耳其国有导弹专业公司罗克特桑公司成功试射了一枚其正在研制的远程反坦克导弹即MIZRAK-U。MIZRAK-U远程反坦克导弹的第一次制导发射试验在眼镜蛇AH-1S直升机上进行,并击中了远在3.5千米处的目标。该采办机构称,MIZRAK-U导弹将被用于T-129攻击直升机上。MIZRAK-U远程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8千米,将于2015年开始成批生产。该导弹配备有一个导航红外成像导引头,  相似文献   

9.
益丘 《太空探索》1995,(4):25-27
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从空军东部试验靶场(简称东靶场)送上天的。目前,东靶场的主要任务是发射航天器和支援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航天飞机。另外,也承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中的一些试验任务。靶场现有工作人员12000人,其中4000人从事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黄英 《太空探索》2010,(3):50-50
2010年1月11日,在距离昌迪普尔城市不远的ITR靶场,印度成功完成Astra空空导弹的地面试验发射。印度将通过一系列试验发射,检验导弹所有系统(包括发动机和制导)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1月11日,在距离昌迪普尔城市不远的ITR靶场,印度成功完成Astra空空导弹的地面试验发射。印度将通过一系列试验发射,检验导弹所有系统(包括发动机和制导)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2.
试验     
《太空探索》2011,(12):51-52
联合空地导弹进行火箭发动机设计成熟度验证试验近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完成了联合空地导弹上的少烟火箭发动机的首次发射试验,对这种发动机的性能和设计成熟度进行了验证。试验时该发动机全程点火,获得了预期的推力水平和调节速率,  相似文献   

13.
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的初期研制试验只用卫星,而没有用卫星和地面发射机的组合系统进行联试,就已经获得了水平精度为6—7米的结果。上述试验结果对计划官员来说,确实是鼓舞人心的。因为由三颗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红外导引头动静态性能,以底座轻量化为设计目标,静刚度和基频为限制条件,采用变密度法的拓扑优化理论,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红外导引头平台底座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并对比分析了拓扑优化前后底座结构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底座在质量减小了26.3%的情况下,最大变形量减小了7.6%,最大应力基本不变,基频提高了11%,有利于红外导引头轻量化水平的提升和整机性能的提高。最后,通过冲击振动试验,验证了红外导引头的跟踪性能,说明了红外导引头平台底座拓扑优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美国HESSI卫星振动试验事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能太阳光谱成像仪"(HESSI)卫星是美国NASA的小型探测器计划(SMEX)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从事探测太阳耀斑中质点加速度和爆炸能量释放的基本物理学研究.它的质量为290kg,造价4 000万美元.原定于2000年7月在轨道科学公司的飞马座-XL(Pegasus-XL)火箭上发射,但是由于搭载Pegasus-XL火箭的高速飞机发生了事故,所以,HESSI卫星被推迟到2002年2月5日发射入轨.该卫星在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进行了一系列振动试验.在进行模拟卫星准静态载荷的正弦-脉冲试验时,卫星经受了重大的过试验,它受到的输入加速度幅值达到20g,是原定的试验条件的10倍,结构严重受损,4块太阳电池板中有3块被损坏.这一事件造成的损失超过了100万美元,被定为A级事故.  相似文献   

16.
为模拟去年六月份导致国际通信卫星5F9发射失败而出现的宇宙神—半人马座故障试验,有可能错过用该型号火箭于1985年1月24日发射另一颗国际通信卫星的时机。美国航宇局空间运输辅助主任乔·马洪在一月初向《航天日报》的记者透露说:本周末,首先将进行增压试验,以模拟下次飞行所需的增压水平。安排在星期五或星期六的单项增压试  相似文献   

17.
航空产品加速寿命试验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加速寿命试验的理论及航空产品加速寿命试验的实例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航空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加速寿命试验与长试等效加速寿命试验的特点及困难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应用实例中的方法和结论对同类航空产品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月球探测器着陆过程中着陆器足垫首先与月壤接触,因此,足垫的动力响应直接关系到探测设备的安全着陆及后续工作的实施。采用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以锥形物体代替实际足垫,对冲击模拟月壤过程中锥形物体的锥角和冲击速度及质量的影响进行详细研究。离散元模拟获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冲击速度和质量决定了锥形物体与模拟月壤颗粒之间的动量转移,对冲击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当采用不同锥角的锥形物体冲击时,由于锥形物体与颗粒介质接触面积的影响,随着锥角的增大其冲击深度和冲击时间均减小,而锥形物体受到的冲击力峰值逐渐增大。此外,对冲击过程中颗粒的速度矢量进行讨论,从细观角度对颗粒介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及颗粒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以上结果对航天着陆器的着陆过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对利用特种设备在月球表面进行贯入探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飞船在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这次发射的试验飞船和新型火箭,是中国独立自主研制的,研制工作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进行的。在地面准备阶段,发射中心采用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技术试验卫星-7(ETS-7)拟于1997年夏天发射至轨道。该卫星将具有交会对接(RVD)试验和机器人(RBT)试验这些新的技术试验的特点。两项试验均需在地面进行,但因用于试验的仪器是按照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动作而设计的,所以到地面1G环境下使仪器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为做好这两项地面试验,在筑波空间中心,专门研制了“RVD实验系统开发试验设备”和“RBT实验系统开发试验设备”,以便通过运动模拟器完成地面试验。其试验概况如下:1.RVD实验系统开发试验在RVD实验时,使追踪卫星与靶卫星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