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7月7日,兰州空管中心邀请甘肃省气象局计量鉴定所对所属的气象自动观测系统进行了鉴定。由于今年兰州中川机场气象条件复杂.设备鉴定当日时风时雨,给鉴定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但中心气象设备科人员积极配台鉴定人员,历时八个多小时,顺利地完成了机场跑道两头的风风风速仪及温度、湿度、压力传感器等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所有设备的校验、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2.
未来的航空电子传感器系统是多功能战斗机平台问世的关键。目前,成本、重量、体积和功率方面的限制制约了传感器在武器系统平台上的数量和布署。再加上目前使用的联合式传感器系统使武器系统的有效性不够高,性能不够好,阻碍了多传感器武器系统的研制。新一代武器系统应在航空电子设备改动很小的情况下具有空空和空地作战、空防压制以及侦察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点,应打破目前在射频和光电领域中的功能处理界限,以便更好地利用其资源。“宝石台”是21世纪航空电子系统的一个初始模型。“宝石台”计划的一个方面是要探索传感器分系统综合化及其构形的概念,并搞清楚用未来的技术如何实现综合化传感器。正在研究的几项新技术可以用在系统设计中,以实现这种改变,包括宽带单片射频组件、宽带光纤连接、高度可编程和高性能的信号处理器、有效的多处理器操作系统、多用户宽带组合天线以及人工智能等等。本文叙述了实现这一套综合化传感器的困难和问题、对综合化的需求、系统构形概念以及为实现这个系统需要开发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可以获得比单一传感器更多的信息,是一种发展趋势。文章从多传感器组网出发,讨论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分类,融合方法,重点研究了分布式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模型和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专家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4.
数显双表类示值检定仪是一种新型智能化长度检定仪器,主要用于某些表类的示值检定工作。通过对其检定方法和误差的分析,人们可以对这种仪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耿卫国  徐涛  王祁 《宇航学报》2006,27(6):1142-1146
研究了多尺度主元分析方法在传感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问题。利用小波变换得到传感器信号在各个尺度上的系数,然后根据尺度系数矩阵建立主元分析模型进行传感器故障诊断。设计了固定窗长的移动窗口,对窗内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后,用最后一个尺度系数计算平方预报误差进行故障检测,采用传感器有效指标这种具有定量辨识标准的参数对故障传感器进行辨识。最后,以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氢供应系统几个关键传感器的故障诊断为例验证了这种方法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发动机试验采用的压力传感器校准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压力传感器自动静态现场校准方法,该方法能减少对于压力标准源精度的依赖以及检定循环次数并提高校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多假设多目标跟踪算法进行性能评估。文中主要研究了作为性能量度的目标探测/航迹起始能力。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就从目标回波建立航迹的概率和虚假航迹密度两个问题评估了多假设跟踪算法。选用了一台雷达作为传感器,并在蒙特卡罗模拟中使用了一个普通的多假设多目标跟踪算法。模拟结果预示了从一个目标回波建立一条航迹的概率以及一单位时间每个扫描空域内的虚假航迹密度。如同研究检测门限和航迹质量门限的影响那样,文中研究  相似文献   

8.
传感器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VC++为界面开发工具,利用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开发了传感器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进行了数据库系统功能分析、数据库表设计、ADO类封装以及界面框架设计,其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情况良好,为数量庞大的传感器的日常管理和检定提供了方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航天器环境试验中3595多路数据采集板性能指标,开发了智能检定系统。文章介绍了该智能检定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及功能,包括检定主程序、通讯接口和数据库的开发等。与过去所采用的手动方式检定相比,该智能检定系统满足了航天高精度、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和黑板模型推理的专家系统的实现方法。系统以飞机平台为目标,利用多站多个传感器所获得的雷达、通信、敌我识别信息,通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和人工智能黑板模型推理,实现对飞机平台的识别和定位。  相似文献   

11.
多光谱扫描仪的星上辐射定标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简要阐述目前辐射定标的三方面工作,飞行前的绝对定标,飞行中的星上定标以及飞行中利用辐射校正场的绝对定标。比较详细地阐述多光谱扫描仪星上定标系统的关键技术及采取的技术途径,介绍了内定标系统和太阳定标系统。  相似文献   

12.
FY-2C星辐射定标及其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如意  王玉花 《上海航天》2005,22(Z1):31-35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C星发射前后红外与水汽波段的地面真空辐射定标、星上黑体定标和地面辐射校正场定标,以及可见光波段的地面太阳定标、积分球定标、地面辐射校正场定标和太阳像的原理与方法.给出了C星不同波段不同定标法的结果.分析表明,C星采用的定标方法均有效,并互为补充和验证.为进一步提高定标精度,还可对环境温度模拟、二次曲线拟合、减小积分球定标误差和光谱响应等作相应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阵列天线校准是精确控制阵列波束方向和辐射方向图的前提。本文依据测量距离将阵列天线校准方法分为远场校准法和近场校准法两类。随着阵列天线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微波暗室的尺寸越来越难达到阵列天线远场的要求,远场校准法的适用性逐渐减弱,对近场校准法的需求逐渐增加。本文梳理了过往的经典近场校准方法,并对近场校准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论述,对不同校准方法的原理做了详细分析和对比,最后给出未来校准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降水测量雷达的定标需求,提出基于四个有源雷达定标器的多站有源定标方法,给出定标器布设方式,并设计有源定标时序。分析定标过程中的误差源及其对定标精度的影响,仿真验证表明,四站有源定标的波束匹配偏差定标精度优于0.01°,系统定标精度优于1dB。方法在满足高精度定标的同时,能够实现在降水观测模式下对雷达性能的评估,降低天地定标试验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5.
于治会 《上海航天》1999,16(5):57-58
介绍了校准加速度计的几种方法:地球重力校准法、负载校准法和离心机校准法。着重说明了离心校准法的基本原理、误差分析,以及注意事项和可达到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6.
HJ-1B卫星红外多光谱相机星上定标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环境一号"B(HJ-1B)卫星红外多光谱相机在轨辐射定标的目的以及星上定标的原理,分析了星上定标算法的精度。利用星上零级数据对星上定标系统的测控精度和工作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定标数据的处理精度。HJ-1B卫星发射以来共对红外相机热红外通道进行了7次星上定标,为了监测定标系统的精度变化,文章利用MODIS-31、32通道辐亮度对HJ-1B卫星上定标系统精度进行检验,考虑MODIS传感器本身定标的不确定度恒定,分析结果表明自HJ-1B卫星发射以来星上定标系统相对精度发生了衰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的通道串扰、通道不平衡问题,利用Ku波段机载全极化SAR数据进行定标试验研究。进行了极化通道间干涉相位去除,以及包含相位校正、串扰校正和通道不平衡校正的极化SAR定标处理。对三面角反射器后向散射的分析表明:经定标处理后,极化通道不平衡降至1 dB以内,通道串扰降至-17 dB以下,极化特征图与理想三面角更为接近。Freeman-Durden分解结果表明:经定标处理后,极化SAR数据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地物主要散射机制信息。  相似文献   

18.
G矩阵反演法是一维综合孔径辐射计普遍采用的图像重构算法,其实现包含两个关键要素:系统响应G矩阵标定和有效的数值反演算法。目前,在轨运行的辐射计采用系统误差分步测量的定标方法。在G矩阵反演法和点源测量G矩阵的理论基础上,对相应点源测量试验过程和水体成像试验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成像精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整体定标的可行性。接着,提出了在轨G矩阵定标方法,并分析了卫星机动对载荷的影响。相比于目前在轨应用的分步测量系统误差的定标方法,该方法利用外部定标源整体标定系统响应G矩阵,能够简化分步定标各系统参数的定标过程,实现符合设计的成像精度,为后续高精度的图像重构算法提供保证,给一维综合孔径辐射计在轨定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简要综述星载微波辐射计(SMR)定标技术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星载微波辐射计定标的基本原理及其地面试验系统,进行了星载微波辐射计星上定标误差分析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