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09,(5):86-86
据印度当地媒体报道称,印度于2009年9月23日用国产极轨卫星运载火箭进行了一箭七星发射,主载荷是印度的海洋卫星-2(Oceansat-2),用以监测印度洋地区的气候和渔场。其他搭载的6颗卫星均来自欧洲,其中4颗属德国,另外2颗分别属瑞士和土耳其。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洋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卫星探测海洋已经成为国际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探测的最有效手段。文章介绍了我国成功发射的海洋一号A星和B星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获得的重要应用成果,并展望了未来我国海洋卫星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8月6日0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通一号01星,这是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首发星。天通一号01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抓总研制,主要为中国及周边、中东、非洲等相关地区,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稳定可靠的移动通信服务,支持语音、短消息和数据业务。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应用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我国十分重视海洋动力环境卫星遥感及其监测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了自主海洋卫星的研制、发射、在轨运行和业务应用,发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洋二号卫星A星(HY-2A),不仅填补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遥感的空白,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的集主、被动微波遥感器于一身的综合型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具备同时获取风场、有效  相似文献   

5.
按照最具权威的世界卫星咨询机构——欧洲咨询公司的分类方法,遥感卫星市场包括民用和商业对地观测卫星.本文将对2012年民用和商业对地观测卫星市场进行慨述和分析. 一、2012全球遥感卫星发射情况 2012年全球共发射了11颗遥感卫星(不包括遥感技术试验和科学研究卫星),其中中国发射了3颗(资源3号、天绘1号02星和环境1C),法国发射了2颗(斯波特6和昴星团1B),印度发射了1颗("雷达成像卫星"1),韩国发射了1颗("韩国多用途星" 3),俄罗斯发射了1颗(老人星V1),白俄罗斯发射了1颗(白俄星),委内瑞拉发射了1颗("委内瑞拉遥感卫星"1),土耳其发射了1颗(突厥2).  相似文献   

6.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4,(5):141-141
<正>创新一号04星成功发射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网站2014年9月4日报道,创新一号04星和"灵巧通信试验卫星"搭载长征-2D运载火箭发射并且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创新一号04星是一颗小型数据采集传输试验卫星,由中国科学院研制,主要用于水利、水文、气象、电力及减灾等领域各类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灵巧通信试验卫星"由  相似文献   

7.
2008年10月2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航天发射工位用长征-4B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六号03组2颗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太空。实践六号03组A星和B星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研制生产,卫星上的空间环境探测系统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为主研制。设计寿命均为2年以上,主要替代2006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的实践六号02组卫星,  相似文献   

8.
“作战响应空间”(ORS)计划旨在发展为战场指挥官直接提供战场信息支援能力的空间系统。美军已相继发射“战术星”-2和“战术星”-3进行ORS能力的演示验证,目前正计划在2010年底使用“米诺陶”-1火箭发射ORS-1卫星。ORS-1卫星是ORS计划的首颗工作型卫星,将应用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地区直接为美国中央司令部提供战场图像。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11月18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运行。这是继气象卫星应用中心、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之后,我国遥感卫星应用体系建设的又一举措,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体系天地一体化发展框架的形成。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成立是中国空间技术与海洋开发和管理的首次联手。目前,占地球表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海洋已处于各类海洋卫星的监视和监测之下。拟于2002年发射的海洋一号卫星是我国首颗直接为海洋监测、研究与应用开发所研制的卫星。海洋一号的发射,将结束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目前主要承担海洋一…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工程》2012,21(1):96-96
据《中国航天报》报道,2011年12月20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B火箭发射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R(简称尼星-1R)。该卫星准确进入近地点203km、远地点42007km、轨道倾角24.8。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尼星-1R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基于东方红4号平台研制的第8颗通信卫星,卫星波束覆盖非洲中西部及南部地区、欧洲中东部地区和中亚部分地区,主要用于通信、广播、因特网接人、远程教育、宽带多媒体和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11.
CBERS-1卫星02星图像数据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CBERS - 1卫星 0 1星发射升空投入运行以来 ,已在中巴两国国民经济建设众多领域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2 0 0 3年 10月 2 1日成功发射的CBERS - 1卫星 0 2星旨在接替已超期服役两年的 0 1星。文章对比分析了由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提供的CBERS - 1卫星 0 1星与 0 2星的CCD图像数据 ,并从图像工程角度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0 2星在图像质量方面比 0 1星有较大提高 ,将能继续更好地为中巴两国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发射短讯     
正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实施"一箭六星"发射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网站2018年1月19日报道,当天,我国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和4颗商业小卫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据悉,4颗商业卫星分别为"湘江新区号"卫星、"全图通一号"卫星、"淮安号"卫星以及1颗加拿大小卫星。此次任务是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首次全商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1,(12):18-20
由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经营的俄制联盟号火箭10月21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的圭亚那航天中心发射了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前两颗工作卫星,即"伽利略-在轨鉴定初样-正样星(IOV PFM)"和"伽利略-在轨鉴定正样星2 (IOV FM2)".卫星人轨后状态正常,已在发射信号,太阳能帆板已展开并指向太阳.它们将用3个月时间对星上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并机动到最终工作位置.这是联盟号火箭在库鲁的首次发射,也是诞生于前苏联时代的这种火箭首次在前苏联发射基地以外的发射场发射.  相似文献   

14.
中国 我国2008年共发射了1艘载人飞船、1颗数据中继卫星、1颗通信卫星、2颗气象卫星、4颗遥感卫星和4颗科学技术卫星。 4月25日,长征3C火箭在西昌发射了我国第一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1号01星,这也是长征3C新型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该卫星填补了我国数据中继卫星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三、已发射的主要卫星介绍(1)“阿尔及利亚星”(ALSAT)1“阿尔及利亚星”1是一颗微小遥感卫星,2002年11月由俄宇宙号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  相似文献   

16.
在3月2日实践五号发射星出厂评审会上,评审主任任新民在评审意见上的签字,标志着由20余名院士、研究员等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实践五号发射星出厂的首肯。该型号出厂评审的通过,使之成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今年计划发射星的第一颗。实践五号卫星是该院为中科院...  相似文献   

17.
发射短讯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5):117-120
我国发射环境-1A、B卫星,中国希望号奥运星2009年发射,我国嫦娥-1卫星再次通过月食考验,欧洲航天局发射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NASA将向“国际空间站”发射新装置,美新一代“猎户座”载人飞船将无法提前首飞,美第2次商业太空运载器发射试验失败……  相似文献   

18.
张会庭 《中国航天》2006,(3):17-19,23
航天活动概况尼日利亚的专家在伦敦进行培训后,该国的第一颗卫星——尼日利亚星1号于2003年9月发射入轨。尼日利亚国家空间研究开发局(NASRDA)开始着手发展其下一代卫星: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号和高分辨率非洲资源管理星座(ARMC)卫星尼日利亚星2号。1999年,尼日利亚联邦政府成立了  相似文献   

19.
石磊 《中国航天》2004,(2):12-12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1月8日召开的2004年型号工作会上透露,长征火箭今年计划发射9次,要把1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科技集团公司同时还提出了要在长征火箭连续33次发射成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连续成功的纪录,提出了卫星在轨运行正常、及时交付用户、满足用户要求的工作目标。中国航天2004年的9次发射计划是:长二丙火箭3次发射;长四乙火箭2次发射;长二丙SM火箭、长二丁火箭、长三甲火箭和长三乙火箭的各1次发射,将把2颗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探测2号卫星,风云2号D星,亚太6号卫星等10颗卫星放飞太空。据了解,2002年,长征火箭4次发射,2艘试验飞…  相似文献   

20.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5,(4):60-61
<正>日本H-2A-202型火箭2月1日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雷达预备机"。"雷达预备机"是IGS侦察卫星系统2颗第二代雷达卫星的在轨备份星,用于保证在现有工作卫星出问题时仍能继续收集相关情报。2颗工作卫星"雷达3号机"和"雷达4号机"已分别于2011年12月和2013年1月发射。IGS系统卫星由三菱电机公司研制,由内阁卫星情报中心运行。此次发射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