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S-N曲线测定的最大似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P-S-N曲线的最大似然法。这种方法利用了三参数S-N曲线方程,并用最大似然法和矩法求参数的估计值。通过对光滑试件和缺口试件在轴向加载下疲劳试验数据的处理,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并分析了该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捷联惯导系统误差参数标定过程对高精度转台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模观测标定方法。在考虑噪声影响的情况下建立加速度计的误差参数模型,运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误差参数进行标定计算,并将标定结果的精度与所考虑参数模型的克拉美限相比较。结果表明,与传统标定方法相比,该方法标定精度相当,降低了对标定转台的要求,减少了标定时间,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到达时差/到达频差(TDOA/FDOA)无源定位系统中,定位问题的非线性使得定位的结果存在偏差,特别是在噪声较大或者接收站布站不合理的情况下,定位的偏差尤其显著。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偏差补偿算法。该方法分为3步:首先,利用最大似然估计器对目标的位置和速度进行求解;其次,通过利用目标定位的估计值和含噪的测量值,对目标的位置和速度偏差值进行理论分析和推导;最后,将最大似然估计解减去理论偏差值,得到经过偏差补偿的新的目标定位解。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证明,在一定噪声的情况下,所推导的目标位置和速度的理论偏差值与实际偏差值相符,并且经过偏差补偿后的定位算法,在保持目标定位的均方根误差(RMSE)与原最大似然算法一致的情况下,目标的位置和速度偏差值远远小于原最大似然算法的偏差值,目标定位精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5.
6.
为了深入研究低排放燃烧室点火联焰规律,在全新的环形模型燃烧室中开展了点火模拟和试验研究。点火模拟采用随机粒子追踪方法,能够基于时均冷态流场的仿真结果快速模拟火焰传播过程。环形燃烧室包含16个中心分级旋流器,仅向预燃级通入丙烷,用于模拟航空发动机低排放燃烧室点火状态下的空气燃油分级。试验采用PIV技术测量3个头部区域流场,利用高速相机拍摄火焰CH*/C2*基团化学发光信号。对多个流量和当量比条件下的联焰过程、联焰时间和传焰速率进行了分析,试验和模拟的结果均表明:环形燃烧室内火焰双向传播,燃烧室内外环流速度差异导致了双向火焰传播速度差,传焰速率随燃烧室湍流速度和当量比的增加而增加。点火模型很好地捕捉了环形燃烧室点火动态,所得传焰速率也符合湍流火焰传播规律,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矢量跟踪是一种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的信号跟踪与导航解算融为一体的跟踪算法。传统的基于矢量延迟/频率锁定环(VDFLL)的跟踪算法普遍采用延迟锁定环(DLL)和锁频环(FLL)鉴别器计算伪距和伪距率偏差观测量,由于锁频环鉴别器存在近似误差和一步延迟效应,在高动态环境下容易造成环路失锁。从直接估计卫星信号特征参数的角度出发,基于中频信号模型构建码相位和载波多普勒的极大似然代价函数,采用非迭代估计算法得到各通道码相位和多普勒频移的估计偏差,转换为卡尔曼滤波器的观测矢量,提出一种基于极大似然估计器(MLE)的矢量跟踪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结合了极大似然估计和矢量跟踪的优点,克服了FLL的延迟效应,与基于VDFLL的矢量环路相比,高动态环境下的跟踪稳定性更好,可以对被遮挡的卫星保持持续的跟踪。 相似文献
8.
针对APU点火系统故障频发,利用统计应用回归、直方图、正态分布等几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导致APU点火系统可靠性低的原因。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对当前的维修方案进行合理性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节约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盲信号抽取问题,根据极大似然估计原理,给出一种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分步盲抽取算法。根据信号不同的延时特性确立抽取信号,完成第一步抽取。由于初步抽取信号存在噪声污染,根据极大似然估计,估计抽取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确立优化代价函数,利用自然梯度方法进行优化,确立最终抽取向量迭代方式,完成对抽取信号优化处理。通过仿真证明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抗噪性,在SNR17 d B时,抽取信号与源信号的相似度达到95%。 相似文献
12.
13.
超燃冲压发动机凹腔内补氧的强化点火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扩张型燃烧室中,对凹腔内局部补氧的点火强化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影手段研究了不同的补氧方式对凹腔内火焰分布特征和燃烧强度的影响,并针对并联双凹腔燃烧室构型,研究了在单侧凹腔补氧条件下向异侧凹腔的火焰传播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凹腔内补氧的方式能调节凹腔内的燃料浓度分布、改善凹腔内的燃烧过程,控制燃烧放热强度;稳态燃烧情况下,观察到凹腔驻留火焰的两种存在特征,分别表现为:由回流区热量反馈机制作用下的凹腔局部驻留火焰和燃烧室全局压力反馈影响下的凹腔剪切层火焰。只有在单侧凹腔燃烧建立了全局压力反馈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凹腔火焰的异侧传播。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RP-3航空煤油着火特性的实验数据,建立该燃料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在化学激波管中利用反射激波点火,采用壁面压力与OH自发光作为着火指示信号,对RP-3航空煤油/氧气/氩气混合气在着火温度范围为1100~1600K,压力分别为0.1,0.2与0.3MPa,当量比分别为0.5,1.0与1.5,燃料摩尔分数分别为0.25%,0.5%与0.75%时的着火延迟时间进行了实验测量;分析了着火温度、压力、当量比以及燃料摩尔分数等对混合气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拟合得到了上述工况下混合气着火延迟时间的Arrhenius的关系式,并与相关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压力或不同当量比下,混合气着火延迟时间的对数与着火温度呈直线关系;随着着火温度、压力与燃料摩尔分数的升高以及当量比的降低,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时间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15.
为了工程计算的需要,首先分析了已有的底部压强计算模型,找出了影响底部压强的主要因素,即塞锥出口截面的压强、马赫数,塞锥出口倾角和底部二次流流率;然后根据数值计算得到的底部压强和冷流实验测出的底部压强,分别拟合底部压强与塞锥出口压强和马赫数的关系式,底部压强与塞锥倾角的关系式,底部压强与底部二次流流率的关系式,最后把这些关系式几何平均得到了所有这些因素与底部压强的关系式。与实验数据比较,该拟合公式不但很好地反映了底部压强的变化规律,而且能够满足工程估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了解真实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极端条件下点火性能,在自有CFD平台上对不同高空来流条件下典型航空发动机双旋流燃烧室点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为保证模拟精度,对模型包括全部气膜冷却小孔在内的所有精细结构均进行了完全仿真,并完整再现了燃烧室内从燃油雾化到点火燃烧全过程。结果表明3种高空来流条件下单次点火均失败。点火过程显示高温燃气越过旋流杯中心向上回流区扩张是点火的关键时空区域,在此时补充点火可推动火焰顺利传播到整个主燃区。对8km和6km两种状态分别增加点火次数到3次和5次后最终点火成功,结果表明前者着火极限油气比约为0.057,后者为0.038~0.042。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12):73-84
To study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ndom spray autoignition, aviation kerosene was injected transiently into non-vitiated air crossflow in a flow reactor with optical accesses.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were relevant to gas turbine combustor: the air crossflow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were in the range of 1.4–1.7 MPa and 830–947 K, respectively, and the jet-to-crossflow momentum flux ratios were 20, 50 and 80.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s of random ignition delay times with adequate convergence were estimated based on histograms. The dependences of the distributions on reactor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jet-to-crossflow momentum flux ratio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ulting distributions appear more concentr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ir temperature or jet-to-crossflow momentum flux ratio. And then the correlations for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ignition delay time sample data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res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rrelations of ignition delay time of homogeneous premixed gas-phase kerosene/air mixtur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a greater significance pressure dependence and lower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the ignition delay time of non-premixed kerosene spray. 相似文献
18.
一种确定侵蚀函数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已知实验压力曲线的基础上,采用逐点校正技术和最小二乘拟合法确定推进剂的侵蚀函数,可以显著提高侵蚀函数在理论运算中的准确度。拟合得到的侵蚀函数对同类推进剂在不同发动机下,考虑其尺寸效应和燃速效应,具有很强的通用性,这对于减少实验次数及缩比发动机实验研究和相关实验的处理方法等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