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空管系统技术管理是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充分发挥三大区域管制中心整体技术优势,提高空管效能和水平,确保飞行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将管制全国60%~70%的飞行流量,抓好三大中心空管系统的技术管理,就抓住了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管理的关键,抓住了中国民航空管系统管理的核心。早在“九五”时期,中国民航就计划建设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经坚持不懈的努力,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建设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如同世界其他国家空管界一样,我国民航也在进行空管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为龙头的建设项目,引人注目。鉴于现代化区域管制中心的功能和性质,其系统安全的要求尤其之高。民航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引进了应用功能先进和结构冗余可靠的设备系统,  相似文献   

3.
谢珂 《空中交通管理》2010,(2):26-28,59
<正>一、北京区域监视系统现状与问题建设大型区域管制中心是民航空管模式进行现代化改革的重要步骤。目前中国民航已经建成和运行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大型管制中心(NESACC项目),管理了中国80%以上的飞行流量。成都、沈阳区域管制中心已相继开工建设。后  相似文献   

4.
近日,民航空管系统规划处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民航空管系统。十五。期间建设情况。一是管制中心建设项目全面落实。完成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和三亚等一批管制中心的建设,空管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特别是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民航空管自动化、现代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二是航路改造取得重大进展。北京-广州、北京-上海、上海-广州等重要航路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   

5.
兰大区域管制中心的建设、使用和运行支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通过建立三个标准统一的、可靠的、现代化、网络化的区域管制中心,形成支撑我国东部地区空管体系的三大支柱;通过标准统一、系统软硬件设备一致的三个区域管制中心的建立,大大提高我国民航空管系统的整体保障能力;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建设项  相似文献   

6.
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三个技术标准统一、系统软硬件设备一致的现代化区域管制中心。整个工程的技术含量高,设备先进,是民航空管建设史上规模和投资最大的建设项目。这样大型的建设项目,全方位的工程管理至关重要,科学的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7.
上海区域管制中心从1995年被民航总局列为前期准备项目到2005年8月正式运行,期间历时整整10年。由于项目的建设在我国尚属首次,因此上至国家计委、民航总局,下到总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三大区域管制中心被民航总局列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民航空管工  相似文献   

8.
在民航总局、总局空管局和华东地区管理局的领导和关心下,民航华东空管局从2004年4月开始正式启动运行过渡工作。根据上海区域管制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华东地区空管运行的实际情况,华东空管局对上海区域管制中心的运行过渡进行了系统规划,制定了《上海区域管制中心运行过渡  相似文献   

9.
北京、上海、广州新区域管制中心建设工程是我国空管发展史上最大的空管建设工程项目,是适应面对新世纪我国民航事业飞速发展需要的重点工程。为了搞好工程和应用系统的建设,我们在工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始终坚持了“需求牵动、标准先行、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使得工程和各个应用保障系统的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也将使工程和系统为今后正常、可靠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广州区域管制中心作为民航三大区域管制中心之一,建成后将替代现有广州、长沙、桂林、南宁、湛江五个高空管制和广州中低空管制功能,对中南地区航空器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必将大大提高民航中南地区的空中交通管制水平和空管安全保障能力。200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广州区域管  相似文献   

11.
确保飞行安全,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声誉,一直是民航全行业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航空运输在快速发展,空中飞行流量在快速增加,而我们的空管保障工作却存在着与之不相适应的矛盾,这无疑是对空管新的挑战。民航中南空管局区域管制中心以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应对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探索安全管理新方式中下真功夫、下大功夫、下深功夫,破解了一道道难题,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因而创造了75个月的安全周期的好成绩。我们相信,该区域管制中心的做法,是能够给空管全系统乃至民航全行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4月15日,天津远端中低空自动化系统正式启用实施管制指挥,天津自动化系统共享北京区域管制中心飞行数据处理器的飞行动态数据,同时起飞、落地报文由北京区域管制中心自动化系统自动拍发,华北空管局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区域管制中心(ACC)-本地中低空(TMA)-远端中低空(TCU)的空管自动化大系统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3.
NESACC项目是我国空管史上规模最大的空管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近20亿人民币,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兴建三大区域管制中心,使用Thales公司研制的欧洲猫(EUROCAT-X)空管自动化系统,配备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使空管工作更为科学、直观、安全。EUROCAT-X系统自运行以来,运行情况基  相似文献   

14.
黄颖 《空中交通管理》2009,(12):47-48,55
目前.空管设备的合并管理已是大趋势.集中机房管理模式与过去各类设备分别放置和管理的模式相比,不管是从人力、物力、环境等方面都符合了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要求,优势非常明显。但是,集中机房运行管理却需要一些先天条件,在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成都等先后建设的大区域管制中心里,  相似文献   

15.
民航发展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最大程度的空管系统自动化。近几年,随着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空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工程建设日趋繁忙。高端技术设备的应用,对保障设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民航北京区域管制中心土建工程建设为例,可以看出在众多的工程建设中工程监理的  相似文献   

16.
8月12日.民航总局空管局副局长王利亚同志在西南空管局局长李宗冀同志等陪同下.亲临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视察安全工作。在管制中心塔台、区域管制室和进近调度室,王利亚副局长对各生产岗位上的管制员表示亲切问候。两南空管局局长李宗冀同志对安全管理工作、调整优化空域结构、航路建设实施情况等向王副局长做了详细的汇报。王副局长对西南地区的空管工作极为关注。在随后的座谈会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三大区管和几大航路改造工程的逐步竣工,一大批先进的空管自动化系统相继在各大管制中心投产,我国各大管制区的管制中心自动化水平和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一部分管制中心的自动化系统设备硬件水平已具备了实施雷达管制的条件。随着管制中心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今后雷达管制方式的实施,空管自动化系统已不单单是原来雷达监控程序管制方式下对雷达信号的显示和处理终端,而成为了管制员实施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飞行数据中心,管制指挥对自动化系统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这种情况下,空管自动化系统可能出现的任何故障都势必会给正常的管制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造成整个空中交通的混乱。而由于空管自动化系统的复杂性,涉及到众多的软硬件部分,特别是新建成投产的自动化系统,出现全部或部分功能失效、局部死机、运行速度变慢等现象仍然难以完全避免,因电源等公共部分造成自动化系统失效的可能性,也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8.
民航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工程,是民航空管系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首次将民航分散指挥系统集中成大区域管制的系统,为中国民航未来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全面保障。  相似文献   

19.
每月一览     
《空中交通管理》2010,(5):62-65
民航局空管局 4月2日,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长吕d、平、规划发展部副部长齐鸣对东北空管局区域管制中心建设、信息化工作进展、空管设备国产化科研成果等工作进行实地检查指导。  相似文献   

20.
6月1日,全国民航空管系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民航总局副局长王昌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总局空管局局长苏兰根作工作报告,总局空管局党委书记周毅洲主持会议。民航总局空管局党委班子其他成员和机关各部门、直属单位的领导,以及各地区空管局、空管中心(站),北京、上海、广州区域管制中心的主要领导出席了会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