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中国大学生的语用能力明显落后于他们的语言能力。学生往往在积累了许多单词,掌握了足够的语法知识后,却在实际交流中由于听不懂或不会表达而感到不知所措。语用失误是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而造成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是母语语用负迁移。本文将语用负迁移分为语用语言负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两个方面,并逐一对其产生原因和表现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指出应当客观地看待语用负迁移。  相似文献   

2.
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习语像镜子一样真实反映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研究英汉习语,对更好地使用这两种语言、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宗教信仰这三方面对英汉习语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而归纳总结中西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语用失误是指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语言使用的不得体而造成的失误。本文试从顺应论的角度解释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认为语用失误是由于说话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忽视了语言与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交际因素的动态顺应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历史起源,构成方式,施事特征和语用等四个方面对英汉被动结构的特征作了概述,分析比较了英汉被动结构的异同以及这种差异对英语学习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英汉谚语在语言运用上注重声音的表达效果、词语的精选、语言的形象以及句式的搭配。本文从英汉谚语的音韵声律美、简洁凝炼美、形象生动美等方面对比了英汉谚语在修辞方面的一些差异和特点,并从美学方面分析了英汉谚语各自体现出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用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就如何加强学生语用能力培养进而锻炼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类认知的工具,它深深根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理解隐喻不能脱离其所处的背景环境.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有巨大的差异,由不同思维方式派生出来的隐喻体现在爱情中也会表现出差异.本文从文化视角对英汉爱情隐哈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产生英汉爱情隐哈差异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8.
根据翻译目的论,公示语翻译主要存在三种翻译失误:语用性失误、文化性失误和语言性失误。造成翻译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译者的语言能力不足,以及缺乏对译语文化背景及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分析当前达州市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失误,并提出解决方法,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9.
语用学的发展为语用的教学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语用的教学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语用学的特点决定了语用教学的方法和教学方式的不同;语用教学中的情景运用主要包括课堂教师语言的情景运用、多媒体中的情景运用、课堂情景的组织运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通称表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社会通称的缺位。人们在对社会通称的使用中表现出一种明显的语用模糊。这种语用模糊虽然违背了语言交流中的会话原则,但是有效地弥补了当代社会通称缺位所带来的不便。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而且经常会导致交际的中断甚至失败,其原因在于学生具备语言知识而缺少交际能力。J.Thomas的“语用失误”理论可用于解读这些交际过程中的现象。我国大学生使用英语交际时所出现的困难主要是语言语用失误。在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应用针对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策略,可以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升其英语交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自从国际民航组织规定英语成为国际航线飞行的工作语言以来,飞行员和空管员交流使用的陆空通话就受到了特别的关注,由于异域口音、语言技能、语速、发音不当和使用俚语等问题造成的语用失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了多起飞行事故和事故征候。本文拟对在国际运行环境中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专业要求,纪录片的字幕翻译需要遵循简洁性和易读性等原则。而不同语言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会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构成巨大的约束。论文以RoylockeCallula所译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脚步》的英文字幕为例,评析译者在纪录片字幕翻译中对文化负载词和英汉思维方式差异的处理态度和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英汉两个民族在逻辑思维上的差异、不同。中国学生在与西方人交往时,常常感到有障碍,异和语言技巧两大方面的障碍。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语言表达方式的本文认为中国学生主要有东西方文化差  相似文献   

15.
前景化是功能文体学中的重要术语,目前对前景化的研究主要是在一种语言内进行。从前景化概念的产生入手,探析如何识别前景化语言,认为该理论对于英汉互译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从而更好地意识前景化语言现象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英汉语言中的词汇空缺现象,词汇空缺现象反映了语言的民族性。在跨文化交际中,词汇空缺会给交际带来障碍,造成语用失误,甚至导致交际失败,论文就词语的空缺现象与跨文化差异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异化和归化翻译法对英汉谚语进行互译,从中发现存在于宗教信仰、历史典故、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挖掘英汉之间的隐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在交际活动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本文总结了动物反谚语的构成规律,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在交际活动中的语用功能,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真正理解和掌握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使用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语用能力,并在语言学习中有效、得体、恰当地运用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中的词汇反映出文化的内涵。英汉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颜色词(如红色、黄色、黑色、白色和青色)在两种语言中所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对武汉传媒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英语专业开设的英汉影视翻译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文章首先介绍了影视翻译的市场需求以及影视翻译这门课程在全国院校的开设情况。然后从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两个方面介绍了课程设计。两个模块主要分为影视介绍及影视翻译概览、片名翻译、字幕翻译、字幕制作、配音翻译等几大板块。教师需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结合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同时不断精进自身影视翻译的相关技术能力才能满足课堂需求。而加强校企合作是完善影视翻译课程教学设计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