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航班化运输已成为航天运输系统发展的重要目标。聚焦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未来发展,首先分析了发展需求,提出了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概念组成、发展目标和指标要求,总结了国内外发展态势,最后从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建设和空间转移运输系统建设两个方面,展望了我国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是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高级形式,具有高可靠、低成本、智能化、规模化、产业化等特点。基于火箭动力发展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是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之一,升力式火箭动力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具备实现类似飞机航班形式的快速周转发射能力,同时对航天运输技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态势和技术方案,重点分析了升力式火箭动力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面临的技术挑战,提出了后续研究重点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航班化航天运输是航天运输系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聚焦中国航天强国发展目标以及航班化运输系统发展需求,首先从系统组成、发展路线、面临的环境变化、任务特点等维度分析了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航班化航天运输需要智能赋能、信息驱动,在此基础上从运营体系、控制架构、理论基础等方面总结了航班化航天运输需要解决的控制问题,并对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随着航天运输频次的大幅提升,航天发射需求对航天运输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出发,着重阐述了以组合发动机为动力的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起源,对组合动力运载器领域的国际发展格局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从技术角度出发,结合空天飞行任务需求和组合动力工作特性,分析了组合动力运载器发展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文章...  相似文献   

5.
空间科学不仅能够推动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科学突破,还能够有效牵引、带动航天高新技术的发展。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空间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系统性进展,开启了中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新篇章。"十三五"时期,我国将继续研制、发射一系列新的空间科学卫星,这对航天运输系统提出了新的技术发展需求。发展空间科学必将推动我国的航天强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6.
航天动力系统未来需求方向及发展建议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航天运输领域的发展对航天动力系统的需求不断提升,总结国外航天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内在启示;根据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未来发展,提出我国航天动力系统的发展需求,并进一步结合多方约束阐述对解决方案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航天元器件发展现状和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从航天用户角度提出航天元器件自主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从责任落实、制度建设、需求梳理、优化统型、供应商管理等方面加强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考虑了多种可能的未来空间活动并从经济,技术和政策上分析了经们对将来运载 的潜在需求以在服当前运载工具的缺点后,研制往返低地球轨道的低费用的完全可重复使用的新型航天运输系统将成为关键问题,这是受对可负担性和操作灵活性的明显要求所驱动的。在日本,国家宇航实验室(NAL)实施了“空天飞机技术研究”计划,进行概念定义和发展所需的超音速技术,并在关键学科领域为未来航天运输系统的研制奠定了研究基础和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9.
吴燕生 《宇航学报》2023,(3):313-321
针对在产品可靠性极限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航天运输系统飞行可靠性的问题,提出突破应用智能飞行技术以支撑航天运输系统更高质量发展的技术途径。为此总结划分了世界航天运输系统智能飞行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对标国际智能飞行技术先进水平分析了发展差距。据此制定中国航天运输系统智能飞行技术发展架构,构建了由“感知与监测-评估与决策-执行与处置”组成的功能层,明确了相应关键技术,分析了智能飞行技术对顶层总体设计准则和流程影响。最后对中国智能飞行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我国航天运输系统60年发展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天运输系统包括一次性运载火箭、重复使用运载器、轨道转移运载器3个领域,目前一次性运载火箭仍是我国满足进入空间需求的主体。我国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共研制了17种运载火箭、9种上面级,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和不同有效载荷的能力。对我国航天运输系统60年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与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从航天产品对精密加工的需求出发,综合论述了国内外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航天精密加工技术发展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美国为主,综述了导弹与航天领域在1988年里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发生的重大事件。内容涉及导弹、航天器、航天运输系统、推进系统、空间飞行和后勤支援、航天电源、空间材料加工和宇航材料等多个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3.
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展和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研究,从战略导弹、战术导弹、航天运载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及超音速高超音速固体组合动力四个方面着手,总结与分析了国内外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及技术水平,据此提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发展方向,并指明了各领域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固体组合动力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探讨解决关键技术的主要途径,以期为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照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新时期党中央和国家“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总要求,以及世界一流企业和国内优秀企业水平,航天领军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及国家重大需求,航天领军企业应进一步深耕厚植基础研究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的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积极抢占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科技战略制高点,打造航天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使航天领军企业成为真正可依靠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航天运输系统建设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近5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设了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的空间运输系统体系,能够将不同有效载荷发射到低、中、高不同轨道。国际合作方面,在搭载发射、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和在轨交付3个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中国航天运输系统发展成就进行了总结,对航天运输系统未来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火箭推进》2014,(3):91-91
<正>—、《火箭推进》是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主办的运载器与导弹动力专业学术刊物,专业方向侧重于火箭发动机。二、《火箭推进》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火箭发动机、吸气式发动机、非常规动力等航天推进技术方面的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航天推进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2.航天推进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的专题论文及综述;3.航天发动机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  相似文献   

17.
《火箭推进》2015,(2):123
<正>一、《火箭推进》是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主办的运载器与导弹动力专业学术刊物,专业方向侧重于火箭发动机。二、《火箭推进》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火箭发动机、吸气式发动机、非常规动力等航天推进技术方面的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航天推进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2.航天推进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的专题论文及综述;3.航天发动机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火箭推进》2015,41(1):123
<正>一、《火箭推进》是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主办的运载器与导弹动力专业学术刊物,专业方向侧重于火箭发动机。二、《火箭推进》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火箭发动机、吸气式发动机、非常规动力等航天推进技术方面的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航天推进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2.航天推进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的专题论文及综述;3.航天发动机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航天应用需求及SoC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讨论SoC技术在航天应用的可行性,针对航天用SoC对设计、验证及抗辐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结合目前国内航天用SoC的发展现状,提出整机与电路相结合、设计与应用相结合、立足未来跨越式发展及兼顾目前行业需求相结合的航天应用SoC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江云秋  张玮  蒋彭龙 《航天控制》2012,30(4):23-26,31
根据航天运输系统对总线技术的需求,介绍了光纤通道协议的特点,对协议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重点介绍了FC-AE协议以及MIL-STD-1553B到FC-AE-1553之间的映射,指出光纤通道在未来航天运输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