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喷嘴内部燃油结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在最严重热负荷时喷嘴内部燃油沉积率以及燃油性能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对1个相似的喷嘴试验件进行了传热试验,通过试验修正计算中关键的传热系数,建立了符合喷嘴实际的传热计算方法;用该方法推算发动机在真实条件下发生最严重热负荷的工况,然后进行了燃油沉积率试验,得到了燃油管道沉积率与温度的关系,同时得到了喷嘴和油滤上积沉的特征;对沉积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燃油油样进行性能参数。通过研究结果,提出了改善喷嘴燃油热安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JP-10高密度燃油在某型弹用涡喷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与原燃油RP-3燃烧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与RP-3燃烧相同的空气进口质量流量情况下,JP-10在该涡喷发动机内能正常燃烧,且供油时间比之RP-3要增加20%左右。使用JP-10,火焰筒内部高温区范围有所减少,降低了燃烧室结构的热负荷。保证燃油流量相同条件下使用JP-10,火焰筒出口处温度分布系数比采用RP-3的要小。  相似文献   

3.
先进战斗机超声速巡航过程中的燃油温度变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战斗机广泛地使用燃油作为飞机发热部件的热沉,先进战斗机在综合热管理技术的发展基础上,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燃油来冷却.用热量平衡方法建立了燃油传热关系数学模型,分析了超声速巡航状态下油箱中的燃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战斗机在超声速飞行状况下,影响燃油温度的最主要因素是飞行马赫数和燃油的回流量.应用C软件通过计算仿真来求解油箱内燃油温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现代飞机燃油管理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民用飞机燃油系统的组成和燃油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论述了研制高精度测量传感器是决定系统测量精度的最直接因素,以及新型传感器和电子技术对提高与完善燃油测量系统的精度、可靠性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展望了飞机燃油系统的发展方向,指出数字化方向是燃油测量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飞机燃油系统的功能及组成.然后根据CJ828总体设计技术要求,考虑飞机设计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维修性和先进性要求,以及适航规章、航空公司的使用要求等多方面具体规定,并对比A330、A380与波音767、波音777等先进机型,设计了CJ828燃油系统初步方案,包括燃油系统各子系统的方案设计.其中,详细介绍了CJ828燃油测量系统的设计,选用成熟可靠的电容式传感器进行燃油量测量,利用测量电桥进行传感器的电容量测量.  相似文献   

6.
高温燃油对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新一代飞机性能的提高,燃油成为飞机的主要热沉,承担巨大的散热压力,导致发动机进口燃油温度大幅提高.为了保证发动机控制系统在高温燃油环境下的控制品质和工作可靠性,针对高温燃油的特性变化对发动机控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高温燃油对液压机械装置、电气元件和发动机滑油系统的影响,给出了燃油温度限制的参考值.研究结果表明,必须对燃油温度进行限制才能保证发动机控制系统在高温燃油环境下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民用航空发动机低污染排放要求日益严格的现状及低污染燃烧技术发展的需要,研究了1种应用于低污染燃烧领域的燃油分配技术.阐述了该燃油分配系统的结构,包括燃油系统和燃油分配器的结构及控制回路的结构和原理;利用AMESim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了数值建模仿真,通过分析燃油分配器分级活门打开与关闭2种情况下燃烧室预燃区和主燃区燃油分配量与燃油分配器分配活门开度的关系,得出了燃烧室预燃区和主燃区燃油的分配关系曲线;根据仿真分析结果,从发动机控制回路出发,引出了燃油分配的控制逻辑.研究结果表明:该燃油分配系统能够对进入发动机燃烧室预燃区和主燃区的燃油进行精确的分配控制,满足低污染燃烧技术对燃油分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战斗机广泛地使用燃油作为飞机发热部件的热沉,尤其是先进战斗机在综合热管理技术的发展基础上,更加充分有效地使用了燃油来冷却。用热量平衡方法分析了在任意时段油箱中的燃油的温度。结果表明在中低马赫数飞行状况下,影响燃油温度的最主要因素是燃油油箱中燃油的剩余量。本文应用C软件计算油箱内燃油温度。  相似文献   

9.
飞机燃油系统是飞机不可或缺的系统,燃油量占据了飞机近50%的重量和机翼翼盒80%多的空间,而且现代飞机愈加依赖燃油质量特性来调整重心,机电系统必须基于实时的燃油量状态和系统状态的精确获取,因此现代先进飞机复杂燃油箱中的燃油量测量和燃油质量特性计算成为燃油系统最为关注的基本问题.本文给出了以STL模型为基础的飞机燃油箱燃油量、燃油质量特性计算的主要实现方法和优点.  相似文献   

10.
燃油结冰问题严重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严重时会导致发动机丧失推力,而国内缺少针对发动机燃油系统结冰相关的试验标准,通过对国内外燃油结冰试验标准研究,结合对燃油结冰问题认知不断的加深,提出了开展发动机燃油结冰试验的试验项目、对冰的模拟方法,并说明了相对于飞机燃油结冰试验应注意相关事项,为后续发动机燃油系统结冰试验方法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HiReTS试验机[1]模拟发动机燃油系统,对喷气燃料沉积物的生成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入自行研制的高热安定性添加剂,可有效提高喷气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使用提高热氧化安定性的喷气燃料可以显著减少燃油系统沉积物的生成,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基于JP-10与RP-3燃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标准肛£二方程湍流模型、EDM湍流燃烧模型以及DO辐射模型,对JP-10与RP-3燃料在某型弹用涡喷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燃烧过程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保持燃料质量流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JP-10替代RP-3后,燃烧室内的温度分布、组分浓度分布变化不大,引起的发动机结构的热负载差异也不大,但对于同等体积的燃油,燃油持续燃烧的时间却增加20%左右。  相似文献   

13.
航油成本占航空公司主营成本的比重逐年攀升,面对如此重负,创新地提出国际航班飞行计划带油方案,从航油创收的角度有效地降低了航油成本,为航空公司赢得收益。详细讨论了带油方案的具体算法,同时给出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意义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射流泵应用于主燃油控制系统中,用以提高齿轮泵入口压力,降低齿轮泵提取功率,从而达到降低系统燃油温度的目的。基于主燃油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某型主燃油系统AMESim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与系统仿真结果的对比,确认了射流泵的实际温升控制效果及系统仿真模型的置信度,为射流泵的优化提供了指导和设计依据。优化结果表明:射流泵喷嘴直径是决定射流泵效率及系统控制品质的关键参数;优化后的射流泵温升控制效果更佳且能保证优良的系统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煤基喷气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通过改造的单管燃烧室评估了煤基喷气燃料和石油基RP-3喷气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煤基喷气燃料具有更加优异的贫油点火和贫油熄火性能,两种喷气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随燃油流量和燃烧室出口温度的改变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在相同质量流量下,煤基喷气燃料的燃烧和排放性能要低于RP-3,在相同燃烧室出口温度时,煤基喷气燃料燃烧时的壁温要低于RP-3.   相似文献   

16.
王健  王家骅 《推进技术》1993,14(5):42-45
本文利用CO2红外气体分析仪和取样管对高密度喷燃料和常规喷气燃料在直流喷嘴下游的浓度场分布进行了测量,就气流速度,油压降和下游距离对浓度场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常规喷气燃料的最大浓度值比高密度喷气燃料的大;气流速度和油压变化对高密度喷气燃料最大浓度点穿透深度的影响大于对常规喷气燃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某涡轴发动机起动不成功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某型发动机外场起动不成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燃油喷嘴低油压雾化试验及整机起动时的温度场测量验证,确认燃油喷嘴喷口积炭后,燃油喷嘴喷雾锥角减少,燃油雾化质量恶化,直接影响到发动机起动时火焰联焰的可靠性,对发动机起动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涡流器插入深度对涡流器出口喷雾的部件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插入深度对涡流器出口喷雾无影响;整机模拟外场使用结果表明:发动机在不大于30%功率的低状态长期使用,离心式燃油喷嘴容易出现积炭.   相似文献   

18.
煤油在超声速气流中非定常横向喷射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目的是研究煤油在超声速气流中非定常横向喷射问题,并与静止和亚声速气流中的结果进行对比。改造普通油嘴并采用单次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得到不同延时的流场阴影照片。结果表明:在超声速气流中,射流柱破碎是由迎风面的表面波引起的,破碎点位于表面波的波谷。雾化过程过分四个区域。射流激波由近射流柱的迎风面,并在人壁反射,非定常喷射的波系演化复杂。煤油在亚声速气流中喷射,不存在射流激波,破碎点沿射流柱上移,穿透深  相似文献   

19.
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国内航空公司航油套期保值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研究发现国有三大航空公司航油套期保值出现巨额亏损共性原因是:低估风险,投机趋利;航油套期保值知识掌握不够.交易原则不熟悉、操作技能欠缺,没有及时止损;过量进行航油套期保值,加剧风险;风险控制意识的薄弱,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建议国内航空公司实施航油套期保值策略,加快专业专业人才培养,确定合理航油套期保值比例,以避险为目的,以锁定航油成本为目标,最终实现避险趋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