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飞机定检周期变化对维修保障效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飞机定检周期与维修保障效能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定检周期的变化会促使内场维修保障产生相应的改变。本文利用Petri net建模技术,构建了维修保障模型,仿真分析定检周期变化对维修保障效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定检周期的延长显著提升了各专业内场维修保障活动的效率及反应能力,缓解了内场维修调度的压力,也为缩减内场编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达到降本增效提能的目标,东航技术公司进行了定检运行模式的大胆尝试和创新,旗下各大维修单位相继启动建立了以机库维修控制中心(HMC)为中心的定检运行模式。该模式依托定检工作项目经理负责制,实现定检生产全流程精细化管控,有效提高了定检生产准备质量。该模式在首架波音737 MAX飞机A检工作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维修动态     
正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完成首架A320飞机定检2019年12月31日,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飞机维修分公司圆满完成首架空客A320飞机定检维修工作,顺利通过了从单纯航线维修能力到定检维修能力的实操"大考"检验,标志着该公司的维修保障能力实现了整体重大跨越。该公司于2019年10月28日取得了空客A319/A320/A321、波音737-700/800机型的定检维修许可证,成为国内首家同时具备波音737和空客A320两种机型定检维修资格的机场维修单位。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评价军用飞机的综合保障水平,提出了基于仿真的保障效能评估方法,根据战备完好能力和任务持续能力建立了保障效能评估参数体系,综合考应军用飞机使用和维修保障的各相关要素构建了保障效能评估仿真模型,并给出了军用飞机保障效能仿真评估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装备自主维修保障系统(ALS)的核心是在网络化维修保障体系内由装备剩余使用寿命评估(RULE)信息驱动维修保障决策,其能有效降低装备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装备使用可用度.在分析RULE特性与ALS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ALS中装备维修和备件供应等各类成本的产生机理,以单位时间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了基于RULE的维修与库存联合优化模型,应用Monte Carlo仿真方法设计了求解最优维修保障成本的算法,并分析了RULE的漏检率与虚警率对维修保障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军机两级维修保障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构建了军机两级维修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结果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适用于对两级维修保障效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航空机务维修类别可以分为航线维修,定检检修和部、附件维修3大类。部、附件维修与前2类维修区别更加明显。电子附件维修车间可以通过采取"双五"措施来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保证电子附件维修质量和维修周期。  相似文献   

8.
对飞机定检客舱维修工艺流程进行分析,运用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管理理论优化维修工艺流程,提升飞机定检客舱维修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筛查分析南航数年来主流机型飞机两百多架次C检以上级别维修计划工作出厂延误的具体情况,研究造成飞机定检工作延期的关键因素及其与生产系统各部的内在联系,探讨控制和改善维修工作进度、减少定检停场周期、提高维修任务执行效率的优化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保障效能仿真技术引入国内后一直无法在型号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的现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使用数据的航空装备保障效能仿真基准模型构建方法。首先,在自主研发保障效能仿真平台ILSLab-Sims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备的使用数据采集方案;其次,在对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离散事件建模方法和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技术建立了飞机维修保障仿真模型;然后,以完好率为校验指标,提出了一套基于Z检验确定保障效能仿真基准模型的校验方法;最后以某典型航空装备为例,对上述基准模型构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做了进一步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设备维修策略对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设备维修需要考虑可靠性和维修成本的问题。首先,假设设备的故障率服从威布尔分布,设备的预防维修成本会随着维修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后构建了可靠性水平有限且预防维修成本变化情况下的定期预防维修模型,在使总成本最小的前提下,求出了最优的预防维修次数和预防维修周期;最后以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生产制造、运行环境和使用条件等个体性差异,航空发动机部件性能/寿命不确定,进一步导致机队送修率和小时维修费率等运维指标不确定.为了量化评估部件设计可靠性、运行环境、维修决策等不确定性因素对机队运维指标(送修率、送修原因、平均拆换时间间隔、小时维修费率等)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全寿命周期维修概率建模方法.该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航空发动机在整个使用周期内送修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持,降低发动机使用周期内的大修成本,针对单元体结构的民用航空发动机,基于制造商的发动机维修管理大纲,同时考虑时寿件寿命和单元体超出软时限导致性能衰退而造成发动机送修的情况,设定大修间隔不超过最大送修间隔,建立了一种以送修时间间隔为优化变量,以单位飞行小时送修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发动机大修成本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以V2500发动机为例,对其25年里多次返厂送修方案进行了优化,表明当送修次数为6次时返厂大修成本最低,并给出了相应的各单元体的修理级别,该方法可为航空公司制定发动机送修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定期维护的产品维修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是保持产品技术状态、降低失效发生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维护对产品技术状态和失效变化规律的影响,利用复合Poisson过程描述了产品的维护效果,得到了定期维护条件下产品的寿命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定期维护与视情维修相结合的维修策略,通过优化该维修策略下的产品维修费用,给出了最优的定期维护周期和预防性维修阈值。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维修策略可以有效延长产品的维修间隔,从而大大减少产品全寿命期间的维修次数,产品在全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也得到了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5.
非例行维修是航空公司机务维修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非例行维修的不确定性,需要调研航空公司的业务流程和运行特点,分析具体的设计需求,开发出有效的现代化非例行维修管理平台。运用Delphi工具及Oracle数据库开发出航空公司非例行机务维修平台,以非单生命周期数据流转为核心,建立起航空公司对于非例行维修的管理平台,并介绍实现平台功能的几项关键技术。实际情况表明平台能够对航空公司的维修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缩短维修时间,降低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寿命件的民航发动机送修目标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维修工作范围,提出了一种面向全寿命周期的基于寿命件的民航发动机送修目标确定方法.首先以全寿命周期内送修次数最少、寿命件总成本最低、目标在翼总循环最长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在分析各优化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步求解策略的模型求解方法;最后,采用某航空公司一台航发动机的实际数据对提出的送修目标确定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基于妥协系数和各优化目标权重实现全寿命期内送修次数和寿命件总成本的平衡,能够为发动机送修目标的确定提供决策支持,避免了送修目标确定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部队装备管理和维修保障模式不足的现状,以某型伺服机构为例,以RCM理论为基础,采用FMEA分析法进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基于风险优先级确定了该伺服机构各部组件的维修方式和维修周期,这有利于提高装备的利用率、安全性和可用度。  相似文献   

18.
某新型飞机维修模拟训练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某新型飞机维修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系统组成和特点,并结合系统的实现讨论了模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装备维修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应用该系统开展飞机维修模拟训练解决了部队由于维修保障训练设备缺乏,机务人员难以进行全专业综合保障维修训练的难题,大大缩短了新机维修保障训练周期,节约了大量的装备维修保障经费.  相似文献   

19.
预防性维修是民用飞机运行支持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保障民用飞机安全经济运营的基础。S4000P 作为首部预防性维修国际通用标准,为预防性维修提供了全寿命周期内的初始维修任务制定、计划外维修任务制定及通过运行数据优化原有维修任务的合理分析方法。本文梳理了有关预防性维修的研究现状,对 S4000P 标准进行了剖析,建立了基于 S4000P 的民用飞机预防性维修分析框架,为推进民用飞机预防性维修制定与优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基于损伤标尺的电子设备预测维修决策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国  邱静  刘冠军  吕克洪 《航空学报》2012,33(11):2093-2105
基于故障预测信息进行维修决策是预测性维修等新型维修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可以有效提高装备使用可用度、降低寿命周期费用。面向单部件电子系统,针对故障预测中的损伤标尺方法,在完美换件维修的假设下,以单位时间成本、平均使用可用度与平均效费比为指标,提出了一种预测维修决策优化模型。对于与外场可更换单元(LRU)寿命独立的损伤标尺,选择预测距离与Wei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为决策变量,对于与LRU寿命相关的损伤标尺,选择累积损伤因子与随机标准差为决策变量,应用Monte Carlo方法仿真研究了各个决策变量对维修效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与LRU寿命独立损伤标尺的预测维修策略的效果优于事后维修策略,但劣于年龄换件策略,揭示了该方法的本质特性;应用与LRU寿命相关损伤标尺的预测维修策略的效果在一定条件下优于年龄换件策略。最后分析了维修决策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