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最近公开了已研究达数年之久的单级人轨空天飞机(ASP)计划。这种空天飞机正处于设计阶段,苏联打算对其可行性进行公开讨论,所以对其解密.苏联强调说,ASP对苏联的技术进步十分重  相似文献   

2.
最近,法国有关宇航专家透露了法国的空天飞机计划.法国空天飞机将成为法国2000年的一种空间运输系统,它分为入轨型和空运型(AGV)两种.法国目前考虑的入轨型空天飞机有两种:一种类似于“霍托尔”单级入轨空天飞机,另一种类似于“桑格尔”两级空天飞机,其入轨的小型轨道器与“赫尔墨斯”小型航天飞机很相似.法国宇航公司和法国国营飞机发动机研制公司(SNECMA)都有自己的AGV计划.法国空天飞机可望  相似文献   

3.
美国制定了一项国家空天飞机计划,这种飞行器将能够水平起落、在大气中远程巡航,实现单级入轨.推进系统是该计划的关键.本文介绍了该推进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孙捷 《中国航天》1993,(10):22-23
美国空军和美国航宇局已决定暂时放弃在国家空天飞机(NASP)项目下建造以超音速燃烧冲压喷气发动机作动力的单级入轨X-30验证飞行器的计划,并正在对NASP项目进行调整,以转向研究该项目中一些比较棘手的技术问题。据分析,转向后的NASP计划很可能会失去国会内对它的支持。众议院科学、空间与技术委员会已指示美国航宇局和  相似文献   

5.
英国宇航公司正和苏联航空工业部合作,试图用“安”-225运输机来发射“霍特尔,型空天飞机.原先设想的“霍特尔”是一种使用新颖的吸气式发动机的单级入轨空天飞机.而目前的方案称为“中间级霍特尔”,它用“安”-225作为第一级.“安”-225将把“霍特尔”送至9km高空,尔后“霍特尔”与“安”-225分离,并用4台液氢/液氧发动机爬升入轨.完成飞行任务后,“霍特尔”重返大气层,在普通飞机跑道上着陆.  相似文献   

6.
Kand.  SW  龚惠明 《上海航天》1989,(4):9-10
日本正在计划用它的无人驾驶“希望”号(HOPE)轨道器作为未来研制水平起降、单级入轨空天飞机的跳板.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已经领导开展了研制有翼轨道器的工作.该轨道器定于1996年末用H-2火箭发射,一经成功,该轨道器能飞达多国“自由”号空间站.“希望”号轨道器由H-2运载入轨,它将进行自动操作、无人货运和在跑道上水平降落.据预测,在进行空间对接时,空间站上的遥控机械手臂将抓住“希望”号轨道器,并将它导向对接头.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空军、海军和NASA大张旗鼓地继续设计国家空天飞机(NASP)的同时,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局(SDIO)目前也在不动声色地研究其单级入轨航天器(SSTO)方案。 尽管在技术和财政上,NASP和SDIO的SSTO计划是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最终目标却十分相似。比如,两项计划都是要建造可重复使用的、能把人员和货物送入低地轨道的航天器。 由美空军、海军和NASA联合研究的NASP,预计1991财年的预算为2.58亿美元。通  相似文献   

8.
NASA的数字化气动模拟(NAS)计算机系统于1987年3月9日在艾姆斯研究中心举行落成仪式,现已投入使用,据称该系统是世界上功能最强的计算系统。 NAS将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内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其中包括国家空天飞机计划。空天飞机计划是美国防部与NASA的一项联合计划,用以验证空天飞行器的各项技术和能力,其中包括水平起降、单级达到入轨速度和采用吸气式发动机在大气层内持续高超音速巡航飞行。这项技术开发和验证计划的实施,将使未来的各种实用航空航天飞行器——从航天运载器到远程防空拦截器和高超音速运输机——成为可能。 NAS系统也将有助于美国  相似文献   

9.
日本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正在继续研究日本自己的空天飞机。这种水平起飞和着陆、单级入轨可重复使用载人空天飞机的结构形式与美国空天飞机计划的X—30实验机大致相同。 这种空天飞机将像普通飞机一样从跑道上滑行、水平起飞,利用吸气式发动机和机翼升力加速、上升,在吸气式发动机因没有足够的空气而不能继续工作时再使用火箭发动机继续加速和上升,最终进入轨道。它可在轨道上与空间站对接,往返于地球与空间站之间,运送物资和人员。完成任务后,空天飞机将脱离轨  相似文献   

10.
未来的空间活动将需要使用比现有的运载工具更经济和更可靠的空间运输系统。装有吸气式发动机、水平起飞的空天飞机能够完成多种飞行任务,是欧美正在积极研制的一种系统。本文根据飞行任务对技术的要求及目前的技术基础情况对单级入轨和双级入轨两种空间运输系统进行了较全面的对比。  相似文献   

11.
美国X-30国家空天飞机(NASP)的技术试验样机必须能够从普通跑道上起飞和着陆,并能以高超音速进行巡航飞行和单级入轨。为此必须研制能比现有材料更耐高温的轻型材料,用这些高级材料制造结构部件。 为了加快材料和结构部件的研制,联合计划办公室修改了与三家机体制造商和两家发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在需要自己的亚轨道载人飞船吗?(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发树 《中国航天》2004,(10):15-19
从单级入轨可复用运载器到新空间运输战略计划 1994年8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并颁布了新的国家空间运输政策,指定由美国航宇局(NASA)负责可复用运载器(RLV)的关键技术开发,目标是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单级入轨运载器。  相似文献   

13.
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RBCC)是火箭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的有机融合,可有效拓展飞行器的速域和空域包线,是未来单级入轨飞行器动力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针对当前RBCC动力单级入轨飞行器存在的结构系数低和投送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地面辅助发射的RBCC动力单级入轨飞行器,对该飞行器开展了上升段轨迹设计,并对其主要敏感参数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地面辅助发射可有效规避RBCC发动机低速段引射模态比冲低的问题,并提升单级入轨飞行器的投送效率;起飞弹道倾角、爬升等动压值对单级入轨飞行器的投送效率影响较小,而阻力影响较大;在吸气式模态工作范围,单级入轨飞行器可通过倾侧飞行实现大范围的横向机动,有效拓宽发射窗口。  相似文献   

14.
普惠公司和洛克达因公司已经提交了他们研制X-30国家空天飞机(NASP)发动机的下一步计划,该计划是制造一个尺寸尽可能大一些的推进装置方案论证发动机模块,并对其进行试验。 投资40亿美元的X-30计划要求建造两架高超音速研究飞机。首次飞行打算于1994年晚些时候进行,首次低地轨道飞行准备在1996年晚些时候进行。  相似文献   

15.
张涛 《火箭推进》2001,(1):61-64
讨论了单级入轨火箭推进飞行器,尤其是使用航天飞机外置贮箱和六个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一次性使用飞行器的可靠性和发射费用。减小发动机质量将是方案改进的主要方面。如果低成本、小质量的主发动机研制成功,那么一次性使用 SSTO(单级入轨)飞行器将拥有商用发射前景,而且有利于可重复使用 SSTO 飞行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16.
目前,许多单级入轨火箭作为一种可能降低向低地轨道发射有效载荷成本的运载手段,正在进行配制方面的鉴定分析.NASA 已设计出一种可操作的,使用液氧/媒油/液氢三组元发动机作为单级入轨火箭的方案.Thiokol 对这种使用捆绑式混合推进系统来增加轨道有效载荷能力的运载火箭进行了评估.NASA 将这种先驱火箭作为一种方案对单级入轨火箭的技术进行了论证。这种火箭称为 X-2000。它的主要推进系统使用液氧/煤油和液氧/液氢两种发动机,Thiokol 通过用混合发动机替代液氧/煤油发动机对主推进系统进行了新的探讨。它采用的混合技术在马歇尔航天中心(MSFC)正在进行验证。因此,混合推进系统是一种有效 SSTO 的推进系统.  相似文献   

17.
日本已经设计和制造了小型的低温火箭发动机,目前正在制造尺寸较大的这种发动机。与此同时,日本还在对单级入轨火箭用的一种液化空气火箭发动机(ALRE)进行基础研究。为了掌握美国航空航天飞机发动机的一些重要技术,日本人希望象几年前参加多国V—2500发动机研制计划一样与美国很好地合作,如果美国邀请日本合作研制的话。  相似文献   

18.
何广 《中国航天》1992,(6):44-45
据美国超音速技术专家估计,日本在开发生产高超音速的单级入轨水平起降航天飞机所需的关键技术方面只比美国落后4~5年。 1987年以来,日本的政府实验室和工业界在计算流体力学和制造航天飞机所需的机体材料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但美国研究人员更关注的是日本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的研制情况,因为它也是美国国家空天飞机研制工作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1995年8月至1996年5月间,利用技术试验基础(TTB)发动机实施了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试验计划。对单级入轨火箭的研究表明,扩大推进系统的工作范围可显著降低火箭重量和成本。该试验计划证明,SSME 能在很宽的工作范围内安全工作,因此可用于单级入轨任务。共完成了八项试验,其中四项是在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MSFC)先进的发动机试验台上完成的,另外四项在斯特尼斯航天中心(SSC)A—2高空试验台上完成。主要试验项目有:1)发动机混合比在5.4~6.9之间的主级工况;2)在显著降低发动机入口压力(液氧为0.34MPa,燃料为0.26MPa)下的额定起动性能;3)在额定功率(RPL)的17%,22%,27%,40%,45%和50%下的低功率工况。采用高度仪表化的 TTB 发动机能够详细研究发动机系统的工作情况,这是标准的 SSME 所不能完成的,而且对更深入地了解SSME 和一般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际运载系统的近期目标是将至少5000kg的有效载荷送往地球同步轨道(CEO).美国将用带有新的上面级的航天飞机和辅助性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CELV)如“大力神”34D 7/“半人马座”来实现这一目标.苏联的运载工具和欧空局(ESA)的“阿里安”5也将能实现这个目标.美国显然将恢复采用机/箭混合编队政策,而只用航天飞机完成载人飞行任务.ESA的“赫尔墨斯”和苏联航天飞机也主要用于载人飞行.苏美两国都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研究第三代空间运输系统,迅速及时地以低成本将重型载荷送入轨道.空天飞机和HOTOL(水平起降)、航天飞机型火箭(SDV)和大推力运载火箭(HLLV)等各种方案都在研究之中.这些第三代运载工具将满足民用和军用需求.民用包括扩大现有商业活动、地球观察、空间生产、空间站和载人飞行,以及其他尖端任务,如火星探险(载人和不载人)、月球基地和大型空间动力系统.军用可能包括先进的情报和侦察系统、宇宙飞船服务和维护任务、SDI支援系统,以及永久性空间驻人基地.实现这些目标将需要研制空天飞机.空天飞机还将发展成用以完成高速空天运载和灵活反应任务的飞行器.叙述中型运载火箭、先进的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的现有设想和早期计划.讨论SDV和地球至低轨道大推力系统,介绍“赫尔墨斯”和苏联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