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实值编码遗传算法的起重机伸缩臂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值编码遗传算法(RCGA)的染色体空间和问题解空间是同一个空间,较好地解决了二进制编码遗传算法(BCGA)存在的求解精度和冗余代码等问题;给出了改进的交叉和变异操作算子;RCGA自然集成工程领域知识.弥补BCGA语义的不足.就实现而言.RCGA可有效继承常规数值算法的代码。因此,RCGA更适合有连续变量的复杂的工程数值优化问题。本文建立了多工况的基于惩罚的RCGA模型用于起重机伸缩臂的优化设计,该模型比常规方法更符合工程实际,优化结果令人满意,证明RCGA在工程设计中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FANUC系统的中断型宏指令功能,提出利用该功能实现加工中心刀具破损在线监控的处理方法。通过实践应用证明,该方法简单实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TC787触发模块的电机调速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晶闸管集成触发芯片TC787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利用基于TC787晶闸管集成触发芯片进行电机调速控制的电路应用。  相似文献   

4.
旋臂式模型旅翼机动飞行试验机转速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集成电子技术、变频调速、单片机和计算机软硬件等技术,实现了对模型旋翼的转速、前飞速度进行精确控制。文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控制系统设计,给出了实际调试结果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以JR-260型航模直升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开发一套微型组合导航与控制系统。系统硬件采用了组合导航系统MNAV100CA和嵌入式飞行控制计算机Stargate,集成了固态的加速度计、角速率传感器、磁航向计、大气机和GPS接收机,以及R/C接收机脉位调制(PPM)航模舵机接口。软件设计采用扩展的卡尔曼滤波和状态监视方法实现了导航系统设计,基于实时Linux线程机制编制了航模舵机的驱动程序,以802.11b无线网络实现空中飞参信号的实时下传,并在便携式地面站上实现了实时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综述面向对象有限元软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作者用ROSE软件工具、采用UML建模语言和C^++语言所编制的面向对象有限元程序(Object-oriented finite element program,OOFEP),对产生的类作了必要的说明,对OOFEP软件框架的建立、程序C^++代码的产生过程作了阐述,最后OOFEP程序进行某型号发动机某级压气机盘的应力应变分析。尽管目前的OOFEP程序的功能有限,但包含在OOFEP之中的面向对象的机制使得它比较容易扩充所需功能而日趋完善。研究工作表明:面向对象方法很适合于进行有限元程序的框架设计和代码编制,所编制的OOFEP程序可以对工程问题进行初步的应力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7.
专家系统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数据处理专家系统的实现方法,讨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特点,根据数据处理的特殊情况,研究了知识库、推理机及学习系统设计技术,实现了系统自动推荐数据处理最优方案和处理过程的实时检测,本系统利用Visual C 语言在Windows环境下,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8.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级供应链集成计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供应链集成计划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两级供应链结构,而面向超过两级的多级供应链集成计划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主要研究了三级供应链集成计划制订问题,以各企业的制造成本、库存成本、外包成本、运输成本和短缺成本总和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多供应商、多制造商、多分销商、多产品和多时段的有限生产能力的供应链集成计划模型,并详细说明基于遗传算法的供应链集成计划模型求解问题。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简单地介绍航空复合材料制件从设计到制造的工艺过程,并指出了实现全面数字化制造的关键所在,即制造端的数字化技术的不足。研究了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数字化设备集成系统,指出构建数字化设备集成系统的关键在于实现数字化控制和数字化管理、以及系统架构设计。简要介绍了数字化设备集成的集中控制、集中管理相关研究技术,期望以制造端的数字化技术构建来实现航空复合材料制造的全面数字化。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PMAC运动控制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该数控系统利用COM技术实现开放式数控系统平台。将该系统应用于微小零件加工机床,成功地实现了微小零件的加工。  相似文献   

11.
高强度钢内螺纹冷挤压成形与强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螺纹冷挤压成形是提高内螺纹疲劳强度的有效方法.作者研制出挤压扭矩和温度的测量系统,并从理论上证明了挤压变形区金属在挤压过程中受到三向压应力的作用,这可以大大增加金属的塑性,改善内螺纹的成形条件.高强度钢内螺纹成形与强化的关键在于挤压丝锥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及工件底孔尺寸、挤压速度和冷却润滑液的合理选择.疲劳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两个不同应力水平下,用挤压丝锥挤压强化的300M高强度钢螺纹,其寿命是切削螺纹的4~30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用于一站多机无人机测控系统的编码器,叙述了该编码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该编码器的硬件电路采用以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单片机系统,辅以指令采集电路、状态显示电路和串口通信电路等,将地址码、飞机号、遥控指令、遥调指令等编成相应的帧格式,送到遥控发射机发射出去,从而实现同时对多架无人机的控制.提出了快速直接计算法对三字节序列进行简单快捷的CRC计算,并用PL/M-51语言编写了软件程序.该编码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优良、形式新颖、成本低廉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GPS/惯性导航组合系统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GPS接收机载波环失锁时,码环的速率辅助信息来自惯导系统,由于惯性速度的不精确性及伪距测量误差和它之间的相关性,将可能导致组合系统工作的不稳定,本文根据码环的工作特性,在组合卡尔曼滤波器中考虑了码环的跟踪误差,利用GPS/捷联惯导组合系统的导航性能,结果表明,GPS/捷联惯导组合系统中,若消除了伪距测量误差与惯性速度误差之间的相关性,将可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结合民航机场建设工地的案例应用,介绍了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方案、功能、特点及系统集成,重点阐述了系统的架构和实现方法,对其中涉及的设计、施工、系统调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5.
梯形螺纹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传动部件,如何高效加工梯形螺纹成为一大难点。基于广数GSK980TA数控系统,从切削方式、刀具的选择、工艺的安排和程序编制等方面对梯形螺纹的加工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新的结合低密度校验码(LDPC)和差分空时调制(DSTM)的联合编码调制方案。该方案利用非正则LDPC码中不同度的信息节点具有不同纠错能力的特性,用一个分量码取代传统多级编码(MLC)方案中多个分量码,并通过特定的映射法则,使得系统可以同样逼近联合编码调制的信道容量,并具有更低的编译码复杂度。在分析和阐述了离散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和多维线性空间极值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于该方案的非正则LDPC码的搜索算法和搜索结果。同时仿真比较了不同星座和不同空时编码的选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准静态MIMO衰落信道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显著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7.
工件底孔直径对Q460高强度钢冷挤压内螺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工件底孔直径对Q 460高强度钢冷挤压内螺纹的影响,包括分析工件不同底孔直径下内螺纹牙形、表面残余应力、硬度及端面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冷挤压加工后内螺纹端面堆积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凹陷形,随着工件底孔直径的减小,端面堆积的高度不断增加,堆积程度也就变得愈加严重,螺纹牙顶、牙侧与牙根处表层硬度与表面残余压应力均升高。工件底孔直径的选择,在正确保证螺纹质量和丝锥寿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取最大值,但是,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过分要求最高的牙高率,否则将给内螺纹挤压成形带来许多困难。Q 460高强度钢冷挤压内螺纹的工件底孔直径最佳取值范围为21.20~21.30 mm,牙高率超过80%,完全符合螺纹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Java的数据结构算法演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基于Java Applet实现数据结构课程中算法动态演示的总体设计。详细描述了主界面的设计和算法演示界面的设计,并以迷宫求解算法的为例,介绍了算法动态演示的详细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9.
自动化立体仓库控制系统中的通信技术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制造环境下的自动化立体仓库(Automatedstorageandretrievalsystem,ASRS)控制机上需与上层单元控制器通信,以接收控制命令或反馈状态信息;下要与堆垛机控制单元相连,以转发控制信息。因而通信技术在研究开发ASRS中无论在对执行机构的控制或与其它控制系统的集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SRS-IC是为DesktopCIM系统而自行开发的自动化立体库。ASRS-IC控制系统由ASRS控制机、可编程控制器、运动控制模块等组成,它是一个典型的基于集成环境下的多级控制系统。本文依据ASRS-IC系统的控制结构,基于对通信系统进行的需求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通信策略。并详细介绍了通信系统的通信原理、实现方法及通信软件的开发。应用证明该通信系统充分满足了实时控制、信息集成和高可靠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结合开发国产化软件的实践,详细论述了开发CAD/CAM集成系统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用户界面设计、系统结构设计、数据管理、信息处理、图形支持软件、关键算法以及软件开发的工程化管理等几个方面。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为适应大规模CAD/CAM系统开发中并行作业的需要,用户界面设计、信息处理设计、图形支持软件的设计方法和原则。为实现CAD/CAM集成系统的可修改性、可扩充性和可移植性,作者直接将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