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1月1日,美国宇航局宣布,造访了太阳系小行星主带内两个最大的天体的黎明号探测器燃料已耗尽。"黎明"在10月31日和11月1日的两个通信时段均未能同"深空网"建立起联络。在排除了可能造成失联的其它原因后,任务管理部门认定该探测器姿控推力器已无燃料可用,造成其无法通过机动来把主天线指  相似文献   

2.
<正>5月24日,NASA宣布其"灵神"小行星探测器将改在2022年夏天发射,比原定计划提前约一年。探测器将在2026年飞抵所要探测的"灵神"小行星,比原定计划提早4年,这样可使科学家更早地拿到科学成果,并能把项目总体费用降低约1亿美元。"灵神"星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主带靠外的区域,直径超过200千米,主要成分是镍和铁。NASA把"灵神"选定为"发现"  相似文献   

3.
<正>NASA网站2018年11月27日报道,洞察号(InSight)火星探测器已于11月26日成功着陆靠近火星赤道的Elysium平原西侧,并通过火星立方体一号(MarCO)双子卫星中的一颗卫星发回了着陆信号。这标志着NASA第8次成功实施火星软着陆。实验性的MarCO立方体卫星为执行更小型的行星航天器任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InSight火星探测器于2018年5月5日成功发射,在近7个月的时间里飞行了约4.85×10~8 km。与In-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3月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黎明"(Dawn)小行星探测器抵达谷神星,从而成为首个探测矮行星的探测器、首个探测谷神星的探测器,还成为首个探测两个独立地外天体的探测器。"黎明"于2007年9月27日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该项目由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管理,轨道科学公司(Orbital Sciences Corporation)负责探测器的设计和制造,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负责任务的科学运行。"黎明"项目的总成本预计为4.46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正太阳系考古学家——冥王号探测器身份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首个小行星采样返回探测器,NASA新疆界中级行星科学任务的第3个探测器(第1个是新视野号冥王星探测器,第2个是朱诺号木星探测器),高度继承此前NASA火星探测器的成熟设计,携带五大探测仪器及独特设计的取样机械臂。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2月初媒体报道,美国航宇局(NASA)1997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2004年7月1日进入土星轨道的"卡西尼"号探测器,在过去的12年里,为探索土星及其卫星系统,获得了多项成果,做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按照任务计划,"终场演出"现已进入倒计时,"卡西尼"号的生命正进入到最辉煌的时刻。2016年11月30日,"卡西尼"号  相似文献   

7.
正NASA的一辆核动力火星漫游车"火星"2020将在2020年夏天由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火箭发射。除"宇宙神"5外,NASA在为该漫游车选定运载火箭的过程中还考虑了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4H和太空探索公司的"重型猎鹰"火箭。太空探索公司是否提交了投标方案尚不得而知。"火星"2020采用以钚为燃料的"多任务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供电,而"宇宙神"5是目前具备为NASA发射此类核动力探测器资质的唯一一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NASA宣布用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尤金·帕克的名亨来为其"太阳探测器+"任务命名,即"帕克太阳探测器"。即将迎来90岁生日的帕克1958年预测到了太阳风的存在。NASA以往的"啥勃"空间望远镜等天文卫星都是用已过世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用尚在世学者的名字来命名这还是第一次。该探测器由约翰·霍  相似文献   

9.
萧豪 《国际太空》2006,(12):36-36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到轨道已有10年之久的“火星全球勘测者”(MGS)探测器,最近与地球失去联络,NASA的工程师2006年11月10日正全力设法与它重新建立通信联系。  相似文献   

10.
NASA对6月26日航天飞机“发现”号发射失败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近期和长期影响进行了评价。这次失败发生在主发动机起动2.6秒后和固体火箭助推器点火前4秒。主要是通向3号发动机的主燃料阀出了故障。因为不能有效地控制燃料阀(若照常起飞必然导致发射失败),于是关闭了发动机。由于每台发动机有两条指令和激励通道,当燃料阀开到6%和10%时,燃料阀便  相似文献   

11.
□□2002年7月25日,美国参议院拨款委员会投票通过了航宇局(NASA) 2003年总数为152亿美元的经费预算。这比美国总统布什为NASA申请的额度多了2亿美元,比已批准的NASA 2002年的经费多了3亿美元。 美国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之所以增加NASA 2003年的经费预算,旨在让NASA能在本世纪头10年内向冥王星发射探测器。在增加的2亿美元中,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希望将其中的1.15亿美元用于探测冥王星的“新地平线”任务。 NASA局长奥基夫称,他们不太支持“新地平线”计划,而是打算在本世纪第2个10年内向冥王星发射一个核动力探测器,它可以比现…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担心主发动机出问题,NASA将让"朱诺"探测器继续留在53天的长周期轨道上。"朱诺"去年7月抵达木星,进入周期为53天的一条初始轨道。它原定10月份利用其主发动机进入周期为14天的预定科学轨道,但在工程技术人员发现其推进系统存在氦阀门打开过慢的问题后,NASA在预定变轨时间到来前几天决定推迟  相似文献   

13.
在两度推迟之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1月19日14:00(北京时间20日03:00),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地平线"(New Horizons)冥王星探测器,终于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由美国洛马公司的宇宙神-5重型运载火箭(前所未有的捆绑了5个固体助推器)成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4.
<正>3月25日,NASA官员宣布,该局已选定了其"小行星转向任务"(ARM)的一项方案,将派无人探测器从较大的一颗小行星上提取一块巨砾。按计划,无人探测器将飞往直径几百米的一颗小行星,并从其表面上提取一块直径最大为4米的巨砾。无人探测器随后将把这块巨砾回拖到一条远距离月球逆行轨道。乘有两名航天员的一艘"猎户座"载人飞船随后将会前去探访,从上面采取  相似文献   

15.
正NASA网站2017年11月27日报道,在一项新的合作研究项目中汇总了NASA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16颗卫星的数据,研究地球磁层亚暴的成因及结构。为获取全局图像,整合了磁层多尺度(MMS)、范艾伦探测器(VAP)、Geotail测地卫星和亚暴事件历史及宏观相互作用(THEMIS)4个NASA任务数据以及LANL的GEO卫星数据。以往每个独立任务的数据只能提供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的环境图像,虽然这有助于详细了解某些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东部时间9月21日晚7点24分,美国国家航宇局(NASA)"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探测器"(MAVEN)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将研究火星高层大气。另外,MAVEN进入轨道后两天,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也进入了火星轨道并发回火星照片。科学家希望了解火星如何在数十亿年间,从一个可能拥有微生物生命  相似文献   

17.
广龙 《国际太空》2002,(1):23-24
经过 2 0 0天的飞行 ,美国航宇局(NASA)的“奥德赛” (Odyssey)火星探测器终于在 2 0 0 1年 10月 2 3日晚上 7时 2 6分以 2 10 0 0 km/ h的速度进入火星轨道。“奥德赛”探测器上的主发动机点火使其减速 ,受火星重力吸引 ,该探测器进入火星椭圆轨道。这是“奥赛德”在经过 4.5 6亿千米的长途跋涉之后第一次点燃其主发动机。进入轨道被认为是保证此次任务成功开始的三个关键步骤中的第二步。第一步是2 0 0 1年 4月 7日进行的发射 ,第三步将是为期一周的空间制动 ,逐渐降低探测器 ,然后将其送入距火星表面上空约 40 0 km的最终轨道。从 2 0 …  相似文献   

18.
夏光 《国际太空》2006,(4):10-14
1月 □□1月19日,宇宙神-5火箭发射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地平线"(New Horizons)冥王星探测器.(探测器介绍见本刊2006年1月号和3月号)  相似文献   

19.
寻水是人类发展月球探测项目以来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自2009年11月NASA实施“撞月”后,2009年12月13日,NASA负责“撞月”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安东尼·科拉普雷特宣布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真真切切,我们发现了水,不是一点儿,而是相当多。”——探测器在月球上击起1.6千米高的尘埃,其中含有约113.6升的水——这意味着,人类未来有可能在月球上建立宇航基地。  相似文献   

20.
陈杰  陈菲 《太空探索》2013,(3):30-33
2013年1月14日~25日,美国航宇局(NASA)和加拿大航天局在国际空间站上成功完成了"机器人燃料加注任务"(RRM)技术演示验证的第三项重要试验,即在轨加注模拟乙醇燃料。这是NASA继2012年3月和6月先后完成开启RRM工具启动锁切割卫星锁线和拆除模拟卫星冷却剂气体设备试验之后,在RRM中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标志着美国在机器人燃料加注技术方面获得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