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闻新  陆信乾 《太空探索》2014,(11):60-61
<正>金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金星是太阳系的第二个行星,轨道位于地球与水星的轨道之间。与火星轨道比较,金星轨道更靠近地球轨道。金星是环绕太阳运转的内行星,大约每19个月,金星会接近地球一次。最近时,距离地球大约3800万千米。最远时,距离地球大约26000万千米。平均而言,金星轨道距离太阳大约10800万千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了4200万千米,比水星距离太阳远了5000万千米。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一则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的消息着实让我们兴奋了一把。这则消息称,根据发表在《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以《中国和印度通过土地使用管理为绿化地球作出贡献》为题的一项最新研究,世界比20年前变得更绿了。自2000年到2017年,全球绿叶面积大约增加了5%,大约540万平方  相似文献   

3.
在:未来的几十个世纪内,人类将开始进行恒星间旅行,冲出太阳系,在银河系中“邀游”。建造人造行星恒星间旅行需要建造一艘巨大的飞船,它要在没有太阳的环境下至少生存10000年。这艘飞船的建造大约需要花费150年的时间。在建造期间,数千亿吨燃料和建筑材料需要运送到地球近地轨道,并在那里进行安装。飞船最初的质量必须在1000亿吨左右,相当于2000万艘超级油轮。  相似文献   

4.
小行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类天体.与地球、火星这样的大行星相比,小行星的体积相当小.目前,在已经发现的约100万颗小行星中,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的直径只有约1000千米,大约相当于地球的十三分之一,而大部分小行星的直径均在10千米以下.小行星可能出现的位置从地球轨道内侧一直延伸到太阳系的边缘,但绝大部分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  相似文献   

5.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4,(6):69-69
12万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放射性氪同位素技术成功鉴定出南极最古老冰的年龄达12万年。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可以追溯更久远的历史记录,重建地球气候模型,进一步了解引发地球进入冰河时代的机制。论文主要作者克里斯托说,这项新的氮同位素鉴定技术可以将超过100万年的冰定位并标注日期。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冰发现于大约80万年前的钻孔岩芯中。  相似文献   

6.
假定地球突然消失,那么在40万千米之外的月球会如何、何时知道应该放弃圆周轨道(这是地球重力所造的太空,瞬间就会拉住月球.一旦把地球挪走,那种拉力就会立刻消失.牛顿的这种观点称为超距作用.  相似文献   

7.
超新星遗骸     
《飞碟探索》2012,(11):F0003-F0003
在这张昏暗的超新星遗骸Simeis 147的细致组合影像里,视线很容易迷失在繁复的丝状结构中。这个超新星遗骸的估计年龄大约是40000年,也就是说来自这次大爆炸的光,约在4万年前首次传抵地球。  相似文献   

8.
刘岩 《飞碟探索》2007,(3):45-45
万有引力是人类最早认识的一种相互作用.早在1678年出版的被称为"自然科学圣经"的牛顿巨著《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牛顿给出了万有引力的数学表达,并用此来解释地球绕太阳的运动以及潮汐现象.  相似文献   

9.
陈丹 《太空探索》2004,(1):46-47
2003年,我们看到了有史以来最明亮、最灿烂的火星。8月27日,火星运行到接近地球到地球至5576万千米的位置,这段距离大约是日地距离的三分之一。这时火星的亮度大约是-2.9等,散发着红色光辉,闪亮得非比寻常。此时在南方文件夜空,火星以外的明亮星星还有南鱼座的北落师六(约1.2等)和天蝎座的心宿二(约1.0等)。换句话说,接近地球的火星,成为2003年夏季夜空中最明亮灿烂的星星。什么叫火星冲?什么叫火星大接近?为什么说今年是火星的超大接近?为什么类似的超大接近,往前推,只需要等待284年,而往后推,则要迫测大约6万年?您可从以下风幅科学图解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0.
有关牛顿德行的文章,自牛顿成名就没有停止过.是呀,牛顿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地球人都知道.知道得更多的人,也不过说他是个有缺点的伟人.科学家也是人嘛,如果一个人的成就足以改变一个世界,并推出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有理由吝啬我们的宽容吗?!  相似文献   

11.
王文轩 《飞碟探索》2013,(11):54-55
在100余年前,地质学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海的深度是永恒的吗?从那时起,特提斯海就成为世界地质学界孜孜以求的热门研究课题。那么,它的持久魅力何在……希腊神话所叙述的故事,离我们足够遥远的了,但精彩动人的故事一直吸引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地质学研究的是地球的演化历史,地球至少有45亿年的历史,人类只在最近大约300万年前才开始出现。与人类相比,地球有着远古的历史。神话故事、地球历史都能令人深思,产生遐想,它们之间也就会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四爻——六四六四,括囊,无咎,无誉——扎起口袋而没有灾难,是因为谨言慎行,所以没有灾害。洞穴生活和夜行性哺乳动物在幸运地度过了"撞击冬天",随即大量繁殖,一支迁居到树上的哺乳类,成为原始的灵长类,形似松鼠。45.5岁(5000万年前)~现在。随着地球气温的逐渐上升,原始灵长类逐渐大型化。大约在4800万年前,  相似文献   

13.
引力的迷雾     
刘岩 《飞碟探索》2010,(11):62-63
于1687年出版的牛顿划时代巨著《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11、12章牛顿给出了万有引力的数学描述,但引力的本源却是未知的。牛顿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迄今为止,我只是用引力来解释月球绕地球的运动以及潮汐现象,引力的本质是什么,我不想说什么,但引力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4.
刘杰 《国际太空》1994,(4):23-23
美空军航天司令部在高1万英尺(约3048米)的夏威夷火山上设立的毛伊(Maui)航天监测站,使用光学、光电和红外探测器识别空间人造物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光学望远镜能分辨出运行在约37800千米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小至8厘米的人造物体。试验表明,光学探测器是分辨地球同步轨道上人造物体的主要手段。由于离地球甚远,红外成像技术难以实现,而雷达探测器由于功率损失太大以及地球同步轨道物体与地面相对运动太小也十分困难。美航天司令部航天监测中心采用光学探测器对空跟踪,迄今已发现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人造物体大约有7…  相似文献   

15.
<正>太阳离地球多远?宇宙中有许多恒星,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距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假如太阳以每秒299792千米的速度飞向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就可以到达地球。众所周知,太阳是一个巨大的光球,它位于我们太阳系的中心,也是太阳系唯一的一颗恒星。地球和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转,还有一些小行星和彗星也围绕太阳运行。  相似文献   

16.
众眼看宇宙     
正NGC 5101和它的小伙伴们这张清晰的望远镜影像为我们呈现了两个明亮的星系,分别是位于右上角的棒旋星系NGC 5101和左下角侧向的NGC 5078。位于长蛇座边缘的这两个星系,离地球的距离大约都在9千万光年左右,大小则和我们的银河系相当,这两个星系的间距大约80万光年,比银河系和仙女座大星系的间距要少一半以上。在这幅彩色的视野里,散布着较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夏季,我们看到了有史以来最明亮、最灿烂的火星。8月27日,火星运行到接近地球至5576万千米的位置,这段距离大约是日地距离的三分之一。这时火星的亮度大约是-2.9等,散发着红色光辉,闪亮得非比寻常。此时在南方夜空,火星以外的明亮星星还有南鱼座的北落师门(约1.2等)和天蝎座的心宿二(约1.0等)。换句话说,接近地球的火星,成为2003年夏季夜空中最明亮灿烂的星星。什么叫火星冲?什么叫火星大接近?为什么说今年是火星的超大接近?为什么类似的超大接近,往前推,只需要等待284年,而往后推,则要追溯大约6万年?您可从以下几幅科学图解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8.
美国哈佛大学的两位科学家盖勒·霍尔森和保罗·霍夫曼在《科学》杂志上指出 ,根据他们的调查研究 ,700万年前 ,整个地球从南极到北极被一层厚厚的冰层所覆盖 ,这是世界上历史最早的冰川时代。霍尔森和霍夫曼分析了从纳米布沙漠采集到的石块 ,对其中碳元素的同位素进行分析 ,他们发现在一个长达100万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光合反应。因为 ,同位素结构的变化在已死亡的生物体中可以看到。而纳米布石块表明 ,植物的活动在大约100万年中渐渐消失了。惟一的解释就是 ,生命必定是在海洋中休眠 ,就像在一个温度极低的冰箱里一样 ,而陆地上只…  相似文献   

19.
今年7月,木星遭到“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残片的撞击,它以每小时超过20万公里的速度冲进木星大气层,其冲击力大约为数亿万吨,约等于地球上核武器能量总和的1000倍.尽管这对我们并无直接的危险,但即将发生的事又将这一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果是地球而不是木星遭受这一撞击,那么结果会是怎样呢?  相似文献   

20.
日食和月食     
正自古以来,中国人普遍认为日全食预示着不祥之兆。同样,在国外也普遍认为日食预示着即将发生奇迹,如上帝的愤怒,或统治王朝的灭亡。当古人把日食看作是造物主的伟大行为时,物理学家把日食看作是科学的胜利。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月球到地球距离的400倍。太阳的直径大约是月球直径的400倍。这就意味着,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的大小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