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时期曾把月球作为探索太空的一个重点,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一度搁置了月球探测开发计划。进入21世纪后,随着欧盟、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重返月球计划,俄罗斯也启动了探月计划。根据俄罗斯载人航天发展战略,2026-2040年俄罗斯将实施载人登月任务和载人火星考察,将于2032年前在月球建立长期考察站,在2035年以后进行载人火星考察,同时建立防止小行星撞地球的保护系统。新修订的《2016-2025年俄罗斯联邦航天计划》明确了探月、载人登月和驻月是俄罗斯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1引言 迄今为止,美国、苏联/俄罗斯的载人登月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为了政治目的展开了载人登月竞赛。美国执行了规模浩大的阿波罗计划,使用土星-1B运载火箭进行了不载人或载人“阿波罗”飞船的地球轨道飞行试验,并使用土星-5运载火箭发射“阿波罗”载人飞船登月。苏联也为执行载人登月计划研制了N-1运载火箭,但飞行试验全部失败,最终取消了登月计划。第二阶段是进入21世纪之后,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载人登月进入快车道,但俄罗斯却受困于新一代火箭尤其是飞船的拖延。最近美俄就月球轨道空间站的讨论中,美国希望俄罗斯到2024年也有把航天员送到月球轨道的能力,结果俄航天国家集团公司老总罗戈津大嘴一张:何不改进联盟号飞船先对付一下,以后再研制联邦号飞船?虽然这不是正式计划,但俄联邦号飞船的坎坷命运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正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苏联随后还和美国开展了激烈的航天竞赛,虽然在登月竞赛中落败,但近地轨道空间站"礼炮"号和"和平"号构成了苏联载人航天永恒的丰碑。光辉的历史造就了俄罗斯人对载人航天的情有独钟,即使是在苏联解体后落  相似文献   

5.
国际宇航界近年来重提登上月球,建立月球基地,开发月球资源,将月球作为人类向太阳系进军,载人飞向火星的前哨阵地和后勤支援基地。月球基地除了具有近地轨道空间站的优点外,还有它独到之处,如不需要轨道维持系统,可供开发和利用的矿产资源等。当然,建立月球基地不是一二个国家能担负起来的,它将是世界范围空间合作的产物。本期刊登的两篇文章,回顾了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直到阿波罗载人登月这一历史壮举,并向读者介绍一点国际上对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人类的载人航天活动主要是在近地轨道上进行,只有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在实施"阿波罗"计划时进行过几次载人登月.21世纪人类的载人航天活动除了继续在近地轨道上活动之外,还将登上月球、火星和太阳系的其他天体.  相似文献   

7.
“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阿波罗”计划采用月球轨道交会法,用强大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把50吨重的航天器送入月球轨道。航天器本身装有较小的火箭发动机,当它接近月球时,能使航天器减速进入绕月轨道。  相似文献   

8.
正1961年至今,世界载人航天走过了 60年的历程。从加加林首次飞天到阿姆斯特朗首次登月,从航天飞机巡游太空到和平号空间站的长期运行,从多国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到载人登月计划的提出,载人航天取得了诸多重要的成就,能力不断提升,范围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1发展历程美苏"太空竞赛",苏联取得首轮胜利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太空竞赛"。  相似文献   

9.
<正>在太空竞赛期间,美苏两国仅仅花了1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离开地球轨道、飞掠月球、撞击月球、环绕月球等一系列进展。自此之前,人们一度认为月球表面太过松软,任何物体落在表面都会陷进月球的土壤里去。无人着陆器的成功,给了人类实现载人登月任务巨大的信心。把人送到月球是前无古人和后无来者的创举,也是美苏太空竞赛的顶峰。  相似文献   

10.
载人航天是人类在20世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成就之一。但是这一时期的载人航天活动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因为除了美国进行了几次“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行以外,其他载人航天活动主要是在近地空间。21世纪人类将深入到太阳系,对太阳系的其它行星和天体进行探测、开发和利用,使空间造福于人类。载人航天活动也将从初级阶段进入成熟阶段。21世纪的载人航天活动将会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其中5项内容最有意义,这就是用无人探测器对太阳系的其它行星和天体进行先驱探测,为以后的载人探测奠定基础;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在轨组装,然后正式使用;对月球、…  相似文献   

11.
空间扫描     
小光 《国际太空》2007,(2):31-31
俄罗斯决定独立开发月球据2006年12月28日报道,由于美国未接受联合开发月球的建议,俄罗斯决定独立开发月球,并将于2010年出台开发月球的具体计划。按照目前的设想,俄罗斯将制定2025年之前的月球开发“三步走”计划,其内容是:首先以“国际空间站”为基础建立轨道基地,发射载人飞  相似文献   

12.
国外载人登月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以来,载人登月成为世界航天界的新热点,也成为载人航天领域的发展方向。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总部公布了“太空探索新构想”,其中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随后两年,NASA先后出台了重返月球计划、星座计划等,并逐步细化这些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开始研制并不断改进新一代运载火箭和飞船等系统。俄罗斯不甘落后,  相似文献   

13.
<正>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航天依靠商业发射和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艰难维持。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复苏,俄罗斯又启动了一系列新的航天项目,包括新一代运载火箭安加拉,以及宏伟的载人登月计划,这也是俄罗斯重获太空强国地位的标志。最近几年俄罗斯经济表现不佳,俄罗斯最终放弃了跟风美国星座计划的重型火箭研制计划,转而在安加拉火箭基础上研制能力增强的安加拉5V火箭。  相似文献   

14.
20年前,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计划的3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到1972年,“阿波罗”登月达到6次,12名宇航员在月球活动80小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6个不同地点间行走了90公里,将约400公斤岩石和土壤样品带回地球。由于开发月球的费用很高(当时估计25×10~9美元),美国改变了载人登月的空间优先发展政策,因而未能提出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的计划。美国国家空间委员会1986年曾提交过一份报告,主要内容之一是在下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重新飞上月球,而后于21世纪的第3个10年进行载人火星探险。  相似文献   

15.
2015年4月16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kosmos,2016年1月改为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局长伊戈尔·卡玛洛夫公开表示,俄罗斯计划在2028-2029年执行无人月球飞行任务,将在2029-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这是俄罗斯官方首次明确载人登月时间。4月22日,联邦航天局副局长雷斯科夫在接受俄罗斯-24电视台采访时也对此确认,俄罗斯将于2029年送航天员到月球。  相似文献   

16.
小光 《国际太空》2007,(2):21-21
据2006年12月28日报道,由于美国未接受联合开发月球的建议,俄罗斯决定独立开发月球,并将于2010年出台开发月球的具体计划。按照目前的设想,俄罗斯将制定2025年之前的月球开发“三步走”计划,其内容是:首先以“国际空间站”为基础建立轨道基地,发射载人飞船进行绕月飞行,建立月球探测综合设施;然后建立月球轨道站,并以此为基地开发月球飞船的燃料补给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载人航天的成就是人类登上月球、发展航天飞机和建造大型空间站;21世纪,人类太空探索的目标是重返月球和飞向火星。所谓重返月球并不是重复美国阿波罗航天员的登月活动,在月球上停留几个小时或几天,而是将在月球上作长期或永久性停留。要在月球上作长期或永久性停留,就必须建造月球基地。所谓月球基地就是航天员在月面上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场所,保障航天员在月球恶劣环境中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建造月球基地首先要了解月球,特别是月球表面的环境和地形,否则就不可能为月球基地正确选址,也不可能很好完成基地建设和在月球上的…  相似文献   

18.
正登月前的三次载人飞行试验1966年12月21日,阿波罗8号飞船升空,这是第二次载人飞行,飞船没有携带登月舱,3天后进入环绕月球轨道,环月飞行20小时后安全返回地球。在环绕月球飞行10圈的过程中,3名航天员考察了未来阿波罗11号飞船预计的登月点——静海区域,成功地进行了电视直播,并拍摄了700余张月球照片和150张地球照片。左图为航天员拍摄的月面沃海区域的环形山;右图  相似文献   

19.
1969年7月22日,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圆满结束了登月任务,成功从月面起飞,然后脱离月球轨道,踏上了返回地球的旅途.就在这一天,美国航宇局决定用土星5号火箭发射一座空间站,并用土星1B火箭发射三艘载人飞船,分别将三批航天员送入站内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20.
人类航天的历史是由一次次太空竞赛写成的,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轨道飞行,第一颗探测器等等,到登月竞赛、航天飞机竞飞,空间站大比拼。到二十世纪末,人类似乎幡然醒悟,同处地球村,其实我们有更好的进军太空的方式——联合。 1984年1月25日,美国总统里根发表国情咨文,批准航宇局在10年内建成一个永久载人空间站的计划。永久载人空间站运行在480千米高的地球轨道上,每次由6~8名男女宇航员轮换。空间站包括如下组件:生活舱、工作和装配舱、后勤舱、资源舱、实验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