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世界商业航天异军突起,成了近年来航天领域最引人关注的一个亮点。在这其中,商业运载火箭尤其得到了大量创业者的青睐。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上百家的商业运载火箭初创企业。然而,创业艰难,成功实现火箭入轨并投入商业运营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在这其中,就有美国的火箭实验室公司及其所拥有的电子号运载火箭。如果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抓住了大型运载火箭发射市场,那么,火箭实验室在小型运载火箭的发射市场站稳了脚跟。  相似文献   

2.
正1引言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我国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将建设航天强国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目前已推进至深入发展阶段。商业航天是我国航天强国的必经阶段。我国商业航天涵盖卫星制造、运载火箭发射、卫星运营及服务、地面设备制造等环节。运载  相似文献   

3.
30多年以前,欧洲开始围绕航天发射建立合作组织,一批具有共识的欧洲国家共同组建了欧洲航天局.在运载火箭发展方面,欧洲航天局代表着欧洲航天运输领域的最高水平,其阿里安-5(Ariane-5)运载火箭具有强大的航天运输能力,而"织女星"(VEGA)运载火箭也可以完成一些运载规模较小、经济效益更高的发射任务.然而,欧洲航天局的航天发展策略是始终保持在全球航天运输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以及确保欧洲航天发射公司能够满足当前以及未来欧洲航天局和欧洲商业发射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6月10日,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中国商业航天走到今天,第一个对商业运载火箭进行细则指导的官方文件。本文对《通知》进行了市场、管理、创新等方面的解读,力求更加准确地阐释其对当下商业运载火箭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小型运载火箭的发动机和结构的规模要小很多,在制造、试验等方面的更容易实现,而美国、欧洲等工业基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能够为其提供相对完备的制造设备和试验设备,所以近年来小型运载火箭成为新兴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公司的宠儿。根据网上的统计信息,目前正在开展小型运载火箭研制设计的商业公司接近20家。其中部分型号已经完成了设计生产,即将开展飞行试验;还有部分公司在探空火箭或运载火箭相  相似文献   

6.
正载人航天空间应用系统副总师、中心系统部主任张涛:商业航天现在的目标不是说马上获得商业盈利,而是降低航天成本。先把应用市场、服务市场打开,让老百姓用得起,这是商业航天要发挥作用的地方。航天发展周期长资本量大,有些创业公司或资本公司通过滚动发展不是特别合适,或许能独立在短期内赚到钱。虽然商业航天在这几年比较火,有的公司规划发几百颗卫星,并且这种规划很多,但这些规划加在一起确实是超过需求的,创业公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商业航天浪潮奔涌,在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下,军民融合步伐加快,企业创新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商业航天的热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8月30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孙为钢表示,商业航天的兴起代表着航天正在逐渐从传统的"高大上"——服务国  相似文献   

8.
<正>自国务院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后,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开始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商业微小SAR卫星星座、低轨互联网卫星、商业运载火箭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各领域迅速发展,推动我国航天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在航天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商业航天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发展商业航天产业,提升航天技术水平,对支撑我国成为航天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商业卫星产业是现代航天产业发展的时代所需,引领了一种全新的卫星研制生产和运营模式:(1)卫星研制周期短;(2)多星组网运行,快速部署,需求量大;(3)成本可控。电源系统是航天器的主要系统之一,为航天器的工作提供能量,是航天器的“心脏”,随着商业卫星有效载荷能力不断提升,电源分系统技术发展和生产更要适应新模式[1-3]。  相似文献   

9.
商业化液体火箭箭体结构低成本快捷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天发射应用市场的逐渐开放及快速发展,商业化是运载火箭发展的必然趋势.箭体结构系统组成复杂且涉及大量制造技术,是液体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制约火箭生产效率及成本的重要因素.如何实现箭体结构低成本快捷制造成为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这种背景,系统总结目前液体运载火箭箭体结构关键结构件制造技术的应用情...  相似文献   

10.
2016年,洛马公司(LM)在航天领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运载火箭、卫星研制与部署、弹道导弹与防御、深空探测以及相关领域拓展等大型系统工程,涵盖军用、商业与科研等方向.  相似文献   

11.
航天商业发射市场是宇航活动中一个潜力和盈利很大的领域。现在凡是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在弹道导弹基础上研制的运载火箭和载人运输系统,都能够用来发射各种用途的有效载荷,进入商业服务市场。80年代以前,世界商业发射市场均由美国所垄断。从1982年起,欧洲阿里安...  相似文献   

12.
各国运载火箭“争奇斗艳”□□随着航天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大,世界各航天大国在高利润、高风险的商用运载火箭市场的角逐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厂商加入了国际火箭市场的商战,并加快了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速度。运载火箭作为航天活动的基础,一直是航天大国优先考虑和...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运载火箭以其型号齐全、安全性能高和发射价格低廉而闻名于世。但俄罗斯的火箭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要想在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上占据应有的份额也极不容易。现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运载火箭都实施有偿的商业发射 ,而在过去 ,只有前苏联的运载火箭进行“免费”发射。它们在通用机械制造部的企业中制造 ,并根据这些部门的规划来发射自己的航天器。在这种情况下 ,甚至缺少部门之间的相互结算 ,也就无法将其称为“商业”发射。为其它部门 (如国防部 )发射的航天器 ,需要部门之间的相互结算 ,因此可将其称为“商业”发射。到目前为止 ,前苏联…  相似文献   

14.
1.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MartinCorp.)公司所在地:马里兰州贝塞斯达  财政情况:最近组建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去年航天收入占公司总销售额的31%。1994年公司的总收入为229亿美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还制造军用飞机、导弹和电子系统。航天业务: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洛克希德运载火箭(LLV)、“阿特拉斯”和“大力神”运载火箭以及航天飞机的外贮箱,公司还销售俄罗斯的质子号运载火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国政府和商业客户生产通信、遥感、导航和科学应用卫星。公司是国际空间站的主…  相似文献   

15.
2012年2越13日,奥巴马政府向国会提交了美国2013财年算申请.预算申请中,拨给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预算与2012年相比基本持平,分别约为177.1亿和177.7亿美元.从预算申请的内容看,有以下几点重要变化,一是在科学领域,力保"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的研制费用,同时降低对行星探索,尤其是火星探测的投资;二是继续加强空间技术的开发,包括推进技术、机器人探索技术、电源技术、深空通信技术,以及进入、下降和着陆(EDL)技术等;三是继续重视太空探索领域的发展,稳步推进太空探索系统的开发,包括重型运载火箭——"航天发射系统"(SLS)和"猎户座"多用途乘员飞行器(OMPCV)等,同时重点发展商业航天,对商业航天的投入翻番.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透露,我国正在规划重型运载火箭的发展构想,以满足未来重大航天工程任务,重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后,可显著提高我国进入太空的能力。2015年1月,美国航宇局(NASA)投资研制的"太空发射系统"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完成500秒点火试验。2015年底,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将发射首枚"重型猎鹰"运载火箭。俄罗斯也开始研制重型运载火箭。由此  相似文献   

17.
<正>6月5日12时0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CZ-11 WEY号"成功发射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5颗商业卫星,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本次试验中,长征十一号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是以民用船舶为发射平台,首次实现"航天+海工"技术融合,突破海上发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健全的行业不仅仅能够得到发展或获得创新,同时还能发现市场发展的机会并巧妙利用。在小卫星蓬勃发展的同时,国际上掀起一股商业小型运载火箭的热潮。日前,国外多家小型卫星发射公司就很好地证明了这点。商业航天发射小卫星的需求牵引着小型运载的研制和生产,"快速、机动、灵活、廉价"正成为商业小型运载火箭新的发展趋势,诸如萤火虫空间系统公司(FSS)、英国维珍银河公司(Virgin Galactic)、美国火箭实验室公司(Rocket Lab)等私人航天公司,正是凭借其低成本、快速响应的商业运作模式获得了小卫星发射市场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正开发低成本航天器、开放航天基础设施、开展航天保险业务是商业航天不可或缺的三个必要条件。当前我国的低成本航天器全面开花,航天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向商业领域倾斜,航天保险却相对发展滞后。航天和保险原本是并不相干的两个领域,但基于航天器固有的高投资、高风险属性,要想吸引社会资本开展商业化运作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损失管控机制。目前我国正处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关键历  相似文献   

20.
安慧 《太空探索》2015,(2):22-24
一个国家的火箭运载能力,是一个国家航天能力和国家战略力量的基础。在运载火箭技术不断发展,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航天大国都在积极研制新型运载火箭及其动力装置,以提高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运载成本、增加可靠性和任务适应能力。本期通过"箭指太空"专题重点介绍最近几种新型火箭的研制情况,对其研制的总体思路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