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O.1阿诺德事件 “这类飞行物这些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见。有人说我是第一个发现飞碟的人,显然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只不过是把我所看到的真实情况说了出来……我们的人已经登上了月球,如果外星有生命存在的话,它们是会到我们这里来的。发现这些飞碟说明我们不是孤单的,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肯尼思·阿诺德  相似文献   

2.
正宇宙是张全息图,所有信息存储在它的边界上。这个想法听起来很荒诞,但滑铁卢大学天体物理学家Afshordi及其团队近日发文称,他们研究了宇宙微波背景中的涨落,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能够支持早期宇宙的全息解释。团队另一成员、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科斯塔斯说:"试想一下,我们的所见、所感、所闻,以及对时间的感觉,实际上都源于一块扁平的二维场。一个二维表面包含着三维图像的编码,  相似文献   

3.
考古发掘带我们进入了一个未知世界 :加蓬共和国境内发现一个已经运转了50万年的核反应堆 ;南非的金矿中出土了20亿年前制造的金属球 ;达贡土著掌握的天文知识令法国的天文学家都目瞪口呆 ;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现了恐龙脚印和人类脚印共存的化石 ;犹他州发现了与最古老的三叶虫化石共存的人类脚印化石 ;生活在公元前1万多年的亚特兰蒂斯人拥有宇宙能源接收装置 ;玛雅人掌握的天文知识足以令现代天文学家相形见绌 ;古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中埋藏的秘密更让人难以捉摸……面对它们 ,我们不禁要问 :这些文明究竟是谁创造的?又为什么会在历史的…  相似文献   

4.
正尼安德特人说话了吗?恐龙开始了咆哮?曾经的鸟儿什么时候开始了唱歌?远古时代的声音居然真的可以回来。古生物学家的新发现2016年年末,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茱莉娅·克拉克领导的一个古生物学家团队证实,他们在一种灭绝的南极维加鸟的遗骸中发现了一个最古老的被称为"绪林克斯"鸟的咽喉化石。维加鸟灭绝于6600万年前,曾与恐龙共同生活。绪林克斯鸟在当时分布并不广泛,这表明在进化博弈  相似文献   

5.
松堂 《太空探索》2021,(2):29-32
登月不再是重点? 拜登竞选团队在竞选期间几乎没有提及太空,只是发表了几份声明,祝贺美国宇航局在2020年夏天成功发射载人龙飞船并返回地球.他在其中一份声明中说:"作为总统,我期待着领导一个大胆的太空计划,继续派遣航天员,通过对研究和技术的投资来扩大我们的探索和科学前沿,帮助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  相似文献   

6.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10,(5):27-27
<正>gaokuei:玛雅人有不少预言:①预言了玛雅人自己的灭亡;②预言了我们这一代人有飞机、汽车这些高科技;③预言了我们这一代要出一个希特勒这样的人,并且预测了他的出生与死亡日期;④预言了我们这一代人将会在第五个太阳纪终结;⑤第五个预言就是2012年,世界末日。科学家也检测到2012年会有大转变。前四个预言,全都准了,只差最后一个。议长:好可怕啊,不知道您的资料是哪里来的?玛雅人肯定不能预言自己的灭亡,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偶然的。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有飞机、汽车这些高科技的,是我们太爷爷那辈有的这些高科技,中间可差了近100年呢。第三个预言的问题同上。关于太阳纪,我百度了一下,是英国作家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的史诗式系列奇幻小说中的阿尔达三大时代之一。太阳纪是三大时代的最后一个时代,在巨灯纪、双树纪之后。小说中的太阳纪玛雅人也能预言到?有些雷人。第五个预言,不急,我们大家都等着看呢。  相似文献   

7.
宇宙茫茫,星系无数,是否还有另外一个“太阳系”?能寻找到另一个“地球”吗?老练的行星搜寻者杰费·马西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因为他发现了一颗行星,而这颗新发现的行星,比他迄今搜索到的任何一颗行星都更重要。“每个新的行星系统,都显露出某些人们难以预料的新的怪僻,我们发现的一些行星,就运行在窄小而古怪的偏心轨道上。”马西说。但是,还不曾有人找到过从远处看上去与太阳系里任何行星很相像的行星。然而,这种状况现在已经改变了。2001年8月,马西的同事德勃拉·费希尔曾宣布,他们发现了另一颗围绕大熊座47恒星旋转的行星。这个星系的构…  相似文献   

8.
夏甲就是埃及人,而且儿子以实玛利又娶了一个母亲娘家的人,埃及人;并且作为一个王子,以实玛利所娶肯定为一埃及公主,所以这个埃及公主对于文化的影响会和闪族文化同样明显.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怀疑夏甲本人不是一个可怜兮兮的小妾,而是一个具有很高身份的埃及人.从后面的一些论述中我们知道<圣经>可能习惯于把许多显赫的人描述为身份卑微的人,甚至会把法老说成是普通人.  相似文献   

9.
正宇宙有着说不尽的秘密,空间的额外维度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真是这样,那一定是宇宙一直在隐藏这些维度,小心地包裹着它们,保护它们不让人发现。如果不仔细看,你还真想不到会有什么玄妙。关于维度认知的错误信息源于婴儿时代,婴儿床首先引领我们进入一个三维空间。当我们在婴儿床里面爬行时,是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等我们能站起来往床外爬时,又多了垂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曾有一项空间探测计划获得了国际宇航科学院颁发的杰出团队成就奖。这项国际航天领域极高的荣誉奖也授予了"和平"号空间站、"哈勃"空间望远镜、"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等著名空间项目团队。你知道这项计划是什么吗?这就是中国第一个以科学为目标的卫星计划——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它也是中国与欧洲合作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11.
<正>Space.com网站2019年7月9日报道,由美俄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分析了418名航天员的健康记录后,发现尚无明显证据表明空间飞行与罹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风险增高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相关论文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研究团队对这418名航天员开展了约25年的持  相似文献   

12.
正海豚是右利手还是左利手?这是一个很狡猾的问题,因为海豚显然没有手。但是,在研究他们是否有左右偏好问题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了人类在感知上的奇怪现象。人类的行为并不对称:我们大多数人习惯且擅长使用某一只手,保持平衡时重心放在某一条腿上会更容易,而那些工作生活里经常需要旋转的人(如体操运动员、舞蹈家或跳水运动员),常常更喜欢朝某一个方向旋转。  相似文献   

13.
正1967年,迈克尔·卡泽夫率领一支由考古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潜入了波流涌动的爱琴海海底。大约两年前,一位采海绵的潜水员称,在离塞浦路斯凯里尼亚港约1.6千米处看到了不同寻常的东西:一些堆叠成山、覆满绒毛状沉积物的陶器。最终,卡泽夫的团队发现了一艘远古时期的货船,船长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的这个世界无论怎样纷繁复杂,但终究还是一个单纯的人类文明世界。肤色、种族、宗教、文化的差异无论如何巨大,总还是人类这一共同物种下的内部差异。但好景不长,人类文明似乎正面临着“异化”和“重组”的危险。说不定在21世纪或22世纪的某一天,当我们一觉醒来,发现天下已经大乱,除了我们自己理所当然地称为“人”外,还有三种用传统观念看来是非我族类的“人”正活跃在我们中间。他们甚至拥有更高的智力和更大的支配世界的能力,相比之下,我们成了“弱势群体”!这三种“人”分别是:克隆人、机器人、外星人。  相似文献   

15.
楚杰 《飞碟探索》2006,(10):40-41
2004年,克里斯·史密斯看到了25颗恒星爆炸。他是一个幸运的人。在20世纪以前的3000年里,我们所记录到的超新星比这要少得多。而现在,这些恒星催化过程正在像硬壳虫的新物种一般被收集:在今后10年中,天文学家们将发现几千颗。有关恒星灾难的这一记录仅仅是达到一个目的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钱峰 《飞碟探索》2002,(5):18-19
以爱德加·莱斯·布罗夫的科幻小说《人猿泰山》为标志,一批现代科幻小说陆续问世。被科幻小说激起对科学无限向往的人们,或许有朝一日能透过显微镜观测到诗人、哲学家笔下的理想境界,发现一个意义远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航海家的新大陆探寻之上的崭新世界。或许我们已经开始了新的探寻之旅,这次旅行能彻底改变我们对我们自身及整个宇宙的认识;或许我们最终会找到证据,证明火星上存在生命或曾经存在过生命。面对一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NASA的官员丹·戈尔丁惊呼:“宇宙的大门已向我们洞开,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正如天文…  相似文献   

17.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地球轨道之外人类最容易涉足的一个去处。突然间,重返月球的呼声高涨,人人部想上月球,可问题是到月球上干什么? 100个人会有100个想法。对于追求“小资”情调的年轻人来说,最风光的事也许是到月球饭店度周末;对于追求高额利润的商人来说,未来最适合淘金的地方应该是月球;对于科学家来说,最佳的科研场所便是月球。 当我们聚焦月球时,我们会发现,人类并未经营好这块家门口的“自留地”,虽然人类已登上了月球,但留下了太多悬念。长期以来,月球甚至没有火星热,当一个个探测器飞向火星之际,我们是不是应该留意一下月球,也许月球是下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8.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2,(9):5-5
基因决定命运? 最新研究指出,基因对我们性格的成形。具有比我们原本想象的更大的影响力。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自我控制、决策能力和社交能力。爱丁堡大学的心理学家在对超过800对双胞胎进行研究后发现,遗传因子对我们性格塑形的影响,比生长环境还来的重要。研究人员发现,基因会影响一个人建立明确的目标、与他人相处的模式,以及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七年磨“一剑” 记者:1992年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您担任“神舟”飞船的首任总设计师,当时您面临哪些困难?您和研制团队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戚发轫:作为我个人来讲,在59岁快要退休的年龄,突然要承担这么大一件事情,心理上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感到应该由一个年轻力壮、年富力强的人来担当这个重担;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又必须服从领导的安排,因此需要突破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20.
叶楠 《太空探索》2023,(1):76-79
<正>早期研究与发现自古以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的唯一家园。随着文明的发展,我们逐渐发现在地球以外还有其他的行星,这些行星都围绕一颗名为太阳的恒星不停旋转。一个世纪以前,我们认识到太阳只是银河系内的一颗普通恒星。整个银河系包括多至4000亿颗恒星,在银河系之外还有无数的河外星系。在其他恒星附近是否也有行星围绕它旋转?是否也有类似地球的行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