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正>新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国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好消息不断传出。长征五号火箭预计今年下半年重返航天发射舞台;长征六号改、长征七号改、长征八号火箭研制进展顺利;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2030年完成首飞。  相似文献   

2.
<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从那时起,长征火箭家族不断有新成员加入,运载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2019年3月1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星6C卫星,完成了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0次发射,树起了  相似文献   

3.
日本运载火箭分别由两个机构负责研制:宇宙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制 Mu系列运载火箭,该系列是多级固体火箭,主要用来发射科学领域中的各种科学试验卫星,最新型号是 M-3SⅡ;宇宙开发事业团负责研制 N 系列和 H 系列运载火箭,这两个系列都是液体火箭和固体火箭组合而成的多级火箭,主要技术引进于美国,它们主要用来发射实际应用领域中的各种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4.
<正>9月25日9点41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固体火箭——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运送浦江一号和另外3颗微小卫星奔向太空。这4颗卫星主要用于开展航天新技术、新体制、新产品等空间试验。随着星箭成功分离,长征十一号火箭将4颗卫星顺利运送至预定轨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11次飞行,也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第二次飞行。这次飞行与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秀型号"——长征六号火箭的首飞  相似文献   

5.
<正>新闻:10月1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召开"龙"系列运载火箭发布会,正式推出"捷龙"固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腾龙"液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的研制计划和未来发射计划。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液体运载火箭技术是在液体弹道导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第一种运载火箭为长征一号,是以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为原型进行研制的.尔后,又在液体弹道导弹的基础上改进研制了我国的第二种运载火箭长征二号.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经过研制,衍生出了长征二号系列火箭、长征三号系列火箭和长征四号系列火箭.所以长征一号和长征二号研制成功的历程即是我国运载火箭的创建历程.  相似文献   

7.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32-33
太空长征,叩问苍穹;百次飞行,航天丰碑。 2007年6月1日,我国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地把鑫诺三号通信卫星送上太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100次发射,谱写了中国太空长征的壮丽史诗。 从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向太空迈出第一步,57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创造了整整100次飞行的光辉纪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发展四个系列12种型号,共把80多颗国产卫星、28颗外国卫星、4艘试验飞船和2艘载人飞船送上太空邀游。在100次发射中,有过7次失败,但自1996年10月以来长征系列火箭已连续58次发射成功。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100次发射,把我国航天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展现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产生了巨大作用和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正>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高轨道上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火箭型号。从1994年首飞成功至本次发射,长征三号甲系列型号共完成了95次发射,成功率近98%。从2007年10月24日至今,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已先后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  相似文献   

9.
长征 《太空探索》2011,(2):14-15
2010年12月18日,长征三号甲火箭托举卫星奔向太空。这是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36次发射,也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生产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发射。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火箭巍巍屹立,在直冲云霄之前,它细细回味着一辈辈铸箭人的殷殷期盼,回味着从"1"到"100"的如歌岁月……这一刻,对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刻,该院再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飞行19分钟后,器箭分离,嫦娥三号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踏上赴月之旅。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86次发射,长征三号乙火箭的第25次发射。与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火箭相比,此次发射的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状态更改,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可  相似文献   

11.
<正>提起苏联的火箭,人们或许会立刻想到属于R-7火箭系列的联盟火箭,或者是苏联屡败屡战的带有浓厚传奇色彩的N-1重型运载火箭,亦或是用来运载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能源"号火箭。但是,冷战后期,苏联放弃了能够将100吨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的"能源"号火箭。解体后的苏联,留给新生的俄罗斯的能力最强的火箭,不是R-7系列的联盟,也不是"能源"号,而是一开始并没有被当做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2.
长征二号火箭是我国在7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两级常规燃料运载火箭,于1974年11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首次发射,以后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又发展了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捆绑等系列火箭。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则是为适应铱星发射的需要而在长征二号丙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多用途的低轨道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3.
<正>说起中国的运载火箭,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液体动力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而当今世界,由于固体运载火箭的方便机动性,正日益受到各航天国家的青睐。随着中国航天技术和需求的发展,我国固体运载火箭也登上舞台。快舟一号、长征十—号等固体运载火箭先后发射成功,不过中国固体火箭的探路者其实是开拓者一号火箭,只不过它尚未形成发射能力便淡出江湖。如今开拓者一号的后代——开拓二号现身。2017年3月3日7时53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开拓二号运载火箭成功把天鲲—号新技术试验卫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4.
作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又一个"首飞型号"和"长三甲系列"中的最后一位成员,长征三号丙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丙火箭)的首次"登台演出"无疑是中国航天2008年宇航发射任务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开始新长征     
<正>在中国航天史上,2015年9月,将成为一个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月份。在这个月里,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两个型号——长征六号和长征十一号,先后出征并告捷。从此,长征系列火箭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而这只是中国新一代火箭精彩亮相的开始。新一代运载火箭是一个成员涵盖"大、中、小、快"型谱完整的大家族,其成员各司其职,实现航天运载需求的全面覆盖。其中,长征五号被称为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被称为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而"长六"、"长十一"则是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的"小液"和"小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2月15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搭载104颗卫星从萨提斯达瓦航天中心发射,将制图卫星-2D(CartoSat-2D)遥感卫星和103颗纳卫星送至太阳同步轨道(SSO),打破俄罗斯"第聂伯"(Dnepr)火箭"一箭三十七星"发射记录,创下运载火箭单次发射卫星数量世界记录。1发射任务情况"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基本情况"极轨卫星运载火箭"系列包括3种在役型号,基本型极轨卫星运载火箭-G为捆绑6枚固体助推器的四级运载火箭;芯级型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A为不捆绑固体助推器的四级火箭;增强型极轨卫  相似文献   

17.
“阿里安”火箭面临剧烈竞争□□欧洲的“阿里安”火箭正面临来自美国、俄罗斯和中国运载火箭的巨大竞争压力,经营该系列火箭的阿里安空间公司拟采取降低价格、提高发射率、以及改进火箭性能等措施来抵御越来越多运载火箭的挑战。阿里安空间公司目前拥有50%~60%的...  相似文献   

18.
徐菁 《国际太空》2010,(1):33-34
<正>北京时间2009年10月28日23:30,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战神-1-X(Ares-1-X)火箭进行了测试飞行。"战神"系列火箭是一种新型运载火箭,将在航天飞机退役后开始运行,并成为美国"重返月球"的航天器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年风雨征程,20年岁月如歌; 17次征战天疆,17次铸就辉煌. 屈指算来,由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首发于1988年成功发射风云一号A星起,到2008年底第17枚火箭发射遥感卫星五号获得圆满成功,其间历日寸整整20年.漫长的20年,完美的17次发射,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做到了首发成功、发发成功.  相似文献   

20.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用于发射航天器的火箭之统称。现今报刊上有关“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情况的报道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简单地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与冠以“长征”的运载火箭等同,二是对冠以“长征”的运载火箭遗漏了1次曾在国内外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