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西VLS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失败1997年11月2日,巴西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VLS———VeiculoLancadordeSatelites)进行了首次发射。VLS火箭携带了一颗150kg重的SCD2A环境数据收集卫星,从巴西的阿尔坎...  相似文献   

2.
国际飞行器地面控制与飞行力学研讨会二月在巴西举行国际飞行器地面控制与飞行力学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2月7日~11日在巴西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在地圣爵西市召开。1993年2月9日,巴西利用美国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巴西自行研制的人造卫星“数据收集卫星1号(S...  相似文献   

3.
巴西定于1992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期间发射本国制造的SCD-1卫星。这是一颗执行遥感与环境数据收集等多项任务的卫星,由巴西国家航天研究院自行建造。该院院长巴博沙说,SCD-1卫星1988年已定型,用了将近一年时间进行发射准备工作,目前已进入发射准备的最后阶段。建造该卫星所需的热真空室与振动试验设备耗资3000万美元。巴西将于1992年9~10月间把这颗卫星送往美国,装到飞马座火箭上。美国在用B52飞机将火箭与卫星运到佛罗里达州沿岸上空4万英尺的高空  相似文献   

4.
简讯     
巴西计划发射四颗卫星据巴西空间活动委员会透露,巴西计划在1985-1993年之间发射它的头四颗卫星——两颗气象卫星和两颗遥感卫星。这项计划已拖了四年,为完成这项计划政府将拨款八亿五千万美元。计划要求同该空间计划有关的一切设备都在巴西制造。巴西空间研究协会负责制造卫星、跟踪系统和地面数据接收站。同时,  相似文献   

5.
巴西卫星的最佳轨道定点位置(巴西中部帕拉州上空),已被其它国家的卫星占用。巴西不得不把它的国内卫星定点在巴西西部上空,靠近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边界的亚马逊州的东北部上空。巴西技术人员认为,这个定点位置对卫星通信应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SBTS即巴西电信卫星系统。它正由斯帕航空公司(加拿大)、惠更斯航空公司(美国)、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以及SEO系统有限公司(加拿大)联合建立。这个SBTS系统称为巴西卫星系统。这个系统是为巴西电讯公司(EMBRA-TEL)而建立的,是由巴西邮电部控制的巴西辅助电讯系统。  相似文献   

7.
巴西已制造出四颗对地观测卫星(气象卫星和资源勘查卫星)系列的样星,将在1989年中期到1993年先后用巴西自造的火箭送入轨道。巴西正在研制四颗对地观测卫星@春水~~  相似文献   

8.
航天简讯     
电视卫星信道测试发射器问世西德Rohde & Schwurz公司为精密确定宽带电缆卫星接收系统中的调频解调设备,及未来一代配有卫星接收单元的电视机的电学质量数据,研制了SFSK型电视卫星通道测试发射器。SFSK型机可在中频范围为900~1800MHz内产生三种高质量电视通道信号,这些信号可对视频和能量分布信号,及用多至四种内部伴音副载波信号进行频率调制。之浩巴西建立“搜索和营救卫星”地面站加拿大国际发展局将以援助发展中国家技术名义资助巴西,在南半球建造第一座利  相似文献   

9.
2000年3月2日,我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正式交付使用,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陆地资源卫星的历史。运行表明,它所取得的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数据与90年代国外同类卫星水平相当,能实时接收覆盖我国全境及部分邻国领土的卫星遥感数据,弥补了以前北京地面站接收不到我国西部地区和南部海区的国外遥感卫星数据的缺憾,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卫星遥感应用的发展。 目前,陆地资源卫星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0.
美国休斯飞机公司正在考虑一项商业投资,打算研制一颗用来监视海洋的小卫星,卫星收集的数据拟出售给渔业和环境部门。计划研制的卫星叫作“海洋宽视场遥感器”(Sea Wi FS),卫星重约250磅,可望于1991年投入使用。卫星将在700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行,在中午时穿过赤道。商业Sea Wi FS卫星将携带多谱段仪器,遥感器观测幅宽为2800公里,它将在8个窄波段可见光和近红外谱段收集低分辨率数据。该卫星的数据将类似航宇局雨云-7卫星的海岸带彩色扫描仪数据。  相似文献   

11.
布什在巴西国际环发大会上宣布,美国政府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计划申请140亿美元的预算(到2000年)。布什说,“这是花在气候研究上最多的钱,比世界上其它国家加在一起还多。”布什指示,将国防部的军用侦察卫星与NASA的地球资源卫星结合起来,收集全球气候资料,并向全世界提供。6月1日,布什批准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收集全球气候资料,并明确侦察卫星兼顾地球环境的监测。为此,国防部和NASA商谈陆地卫星-7及其后继星计划。  相似文献   

12.
近期一份葡萄牙文巴西报纸刊出一篇“巴西以4000万美元出售给伊拉克一颗卫星”的文章。由于去年9月以色列发射了“地平线”卫星,它可能是一颗电子侦察或照相侦察卫星。在此形势下,伊拉克向法国洽谈购买星上高分辨率照相机,兴建一座斯波特卫星地面接收站,并派代表赴巴西商谈购买一颗数据传输卫星,卫星上放置侦察相机,以监视以色列和伊朗的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空间活动主要是以苏、美、欧空局和日本为主,第三世界中除我国和印度已拥有自己的卫星和运载火箭外,其他国家尚无发射卫星的能力。巴西则步印度之后尘,已向国外购买了两颗通信和电视卫星,1985年初将由欧空局代为发射。与此同时,巴西正在研制自己的运载火箭和卫星,拟1989年底从新建的发射场发射,继而研制数椐中继卫星、气象和资源卫星。巴西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将成为第三世界中的第三个空间国家。现将英国《国际飞行》周刊记者采访巴西空间活动的报道择译如下:  相似文献   

14.
巴西,这个领土与我国类同的国家,其人口只有我国的九分之一,而可耕地却比我们多五六倍。但巴西对空间活动的重视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0年代初期美国发射了陆地卫星后,巴西立即在本国却又是南美大陆地理中心的库亚巴建立了陆地卫星接收站。法国发射斯波特对地观察卫星后,巴西又开始接收斯波特卫星的图片。当我们访问巴西空间研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时间 3月 2日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0 1星交付仪式在京举行 ,卫星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移交给用户代表部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正式投入使用。资源一号卫星的交付 ,结束了中国没有陆地资源卫星而只能购买国外卫星数据的历史 ,标志着中国资源卫星研制技术达到了 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国防科工委主任刘积斌、巴西驻华大使奥鲁·普雷托以及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仪式并讲话。资源一号卫星被两院院士评选为 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开创了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6.
2007年9月19日11时26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送入太空。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系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巴西空间研究院联合研制,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质量1452kg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5,(1):4-5
<正>习近平与巴西总统就中巴卫星发射互致贺电2014年12月7日,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04星在太原成功发射升空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西总统罗塞夫互致贺电。习近平在贺电中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合作项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在航天领域开展合作的成功先例。04星成功发射,展示了两国科技合作最新成果和水平。希望双方积极落实中巴航天  相似文献   

18.
日前,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正式签署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合同。这是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首次参与国际竞标并成功中标。此次中标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收集遥感卫星数据的元数据,对这些元数据整合后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并向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遥感卫星数据查询和检索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一)巴西卫星-2竞争败于阿里安公司的隐痛美国麦道公司以稳操胜券的把握向巴西政府投标用德尔它-2火箭发射巴西卫星-2,两颗卫星报价1亿美元,并允许2名巴西火箭工程师到美国学习,毕业后参加研制国际自由号空间站工作。原以为这稳可以获得发射休斯公司制造的这两颗巴西卫星的合同,未料被阿里安空间公司夺标而惨遭失败。巴西一位政府官员对麦道公司说,在商务火箭竞争发射卫星市场中,美国应吸取这一痛苦教训。在此次竞争中,德尔它-2火箭与阿里安-4火箭经历了一场艰苦的争夺。麦道  相似文献   

20.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以中国为主、巴西为辅研制的中国第 1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它于 1999年 10月 14日顺利升空 ,第 2天 ,中国地面站就接收到该星传回的良好的地面图像。到 2 0 0 0年 12月底 ,卫星已在空间运行了 1年多 ,中国 3个地面站和应用中心获取了该资源卫星 9万多景遥感数据 ,经处理后得到了中国许多地区的各级遥感产品 ,供有关应用部门分析使用。它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使用中国研制的卫星获取实时遥感数据的开始 ,特别是首次直接获取了中国西部边陲地区的遥感图像资料 ,为开发西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 概况“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