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现代飞机高机动性的要求和S弯进气道的提出,发动机进气道内流场畸变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地面试车台准确模拟发动机进口气动界面(Aerodynamic interface plane,AIP)的总压畸变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以美国Arnold工程发展中心提出的一种新型可变开角的铰链式总压畸变模拟器为基础,以单铰链畸变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RANS(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数值方法详细分析了铰链主要几何参数和来流马赫数对稳态畸变流场的影响规律,采用精度更高的分离涡模拟(Detached eddy simulation, DES)方法研究了铰链下游漩涡发展和总压脉动特征。通过对原铰链进行锯齿改型,在保证稳态畸变流场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加强了尾迹与主流区的掺混,有效降低了下游流场的动态畸变指数,扩大了稳/动态畸变比例的模拟范围。  相似文献   

2.
在采用单帧单曝光图像法(SFSE )研究射流卷吸流场测量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单帧多曝光图像法(SFME)。该方法不仅可以测得流场的速度场,还可以得到加速度场、力场以及湍流强度、湍流应力等多个场参数。应用 SFSE 和 SFME 方法,对圆管淹没水射流的卷吸涡结构进行高分辨率图像可视化初步测量实验研究,测量空间分辨率达到1.125μm,发现了一些未见文献报道的涡结构,清晰地显示了射流卷吸涡的发展演变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SFSE 和 SFME 方法用于观测微米级的流场湍流流动和涡结构,可以较其他方法得到更丰富的流场参数信息。与其他流场测量方法比较,该方法测量装置简单,空间分辨率高,对实验条件要求低,能够更加直观地显示流场多参数信息并用于微观流场的测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种研究双燃式(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和燃烧室冷态内流场的实验方法:将进气道内流场的起始截面直接与型面喷管的出口截面相连,即将进气道和燃烧室的实验模型当作风洞的试验段,观察流场和波系的变化,并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内流场的压力测量和光学流场显示结果表明,在文中所示实验状态下风洞能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处于双燃式所要求的冷态工作状态,即燃烧室外涵道为超声速流动,燃烧室内涵道(亚燃室)为亚声速流动。  相似文献   

4.
在水平激波管中采用PIV方法研究了反射激波作用下SF6重气柱界面的发展演化。采用射流方法形成SF6无膜气柱界面,并以乙二醇作为示踪粒子。利用连续激光片光源结合高速摄影相机对流场进行显示,得到了反射激波作用下SF6气柱界面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入射激波的冲击会在界面上产生反向旋转的涡环结构,而反射激波的作用会在界面上产生与初始涡环旋转方向相反的次级涡环结构。此外,对反射激波作用后的流场图像进行PIV后处理,获得了流场连续的速度场和涡量场。获得的环量与已有的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也验证了本文实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更大尺度风洞和试验模型以及更长射流的流场测量,对流场显示的视场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和验证两种基于发散光反射式布局的大视场显示方法,分别为反射式聚焦纹影方法和反射式阴影方法。通过改进源格栅和光源,在实验室搭建了一套反射式聚焦纹影显示装置,获得了直径约1.5 m的视场结果。视场均匀性和试验条件下的最短曝光时间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大型风洞及其他场合的大视场显示。同时,为解决试验现场振动较强的测量问题,搭建了发散光反射式阴影显示装置,获得了约2.5 m长度的燃烧射流流场显示结果。最后根据发散光反射式流场显示方法的特点,开展了其在大型风洞布局的适用性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完全适用于大型风洞的大视场显示。  相似文献   

6.
聚焦纹影显示技术在激波风洞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在激波风洞试验中满足流场的密度场定量测量、三维流场显示和大视场观测,发展了聚焦纹影显示技术.该技术具有对流场区域进行聚焦显示的特点,获得的流场信息主要反映某个测试区域的特性.笔者对该技术的原理、系统组成、调试情况以及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介绍.调试和试验结果表明:(1)该系统灵敏度高,获得的照片清晰,使用激光光源时不受衍射和干涉噪声的干扰;(2)该系统可以获得急剧聚焦深度小于5mm、测试视场(100mm的聚焦纹影图像,通过改变成像平面位置可以获得不同区域的聚焦纹影图像;(3)静态和动态聚焦纹影图像灰度变化数据将为某聚焦区域密度定量值计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BOS技术的密度场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背景纹影技术是一种基于图像的大视场、非接触的定量流场测试技术,在流场测量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详细介绍了背景纹影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从理论上对系统灵敏度以及空间分辨率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背景纹影技术原理,深入设计了背景斑点图案,搭建了密度场测量系统,基于火焰流场和喷流流场开展了定量测量研究,并给出了流场密度和温度分布测量结果。结果表明,背景纹影技术可以便捷、有效地实现流场密度测量和温度测量,为实现大视场定量的流场密度测量提供了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某型发动机进口压力畸变实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进口流场畸变是影响发动机稳定性的一个很关键的降稳因子,而进口压力场周向分布不均匀对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稳定工作范围有很大影响.通过对某型涡喷发动机进行进口压力畸变模拟实验,探讨了发动机进口流场压力畸变的实验程序和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确定了该型发动机的稳定性对进气压力畸变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上应用4F富里叶变换透镜系统,把三维物场转换为三维象场。象的空间位置和光场振幅的变化与透镜系统的焦距以及物体距焦平面的位置有关。根据4F系统的三维变换特性,本文还讨论了该系统对三维粒子场全息记录、再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分子标记速度测量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子标记示踪技术是用于流场显示和速度测量的一类激光诊断技术。通过分析目前常用的分子标记方法、分子标记显示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对分子标记示踪测量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列举了OH 和NO 分子标记示踪技术在超声速流动、边界层流动及发动机尾流的测量应用实例,并对实际应用中反应流场背景干扰、测量环境的强振动和内流场测量中光学窗口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标定实验对涡街流量计所在截面流速分布的要求、拟合公式的选用和数据处理,以及使用标定结果时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测试手段和分析办法相结合的关于标定涡街流量计的新的技术途径,以缩短标定装置的轴向尺寸,降低标定费用。对于充分湍流的圆管流动,根据Nikuradse的实验结果,给出了截面平均流速与最大流速之比随雷诺数变化的简洁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圆柱尾流场的 Tomo-PIV 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析粒子图像测速(Tomo-PIV)是一种先进的光学测量技术,能够定量获取三维体视流场结构,可作为诸如湍流、多涡系干扰等三维复杂流场的有效测量手段。为了实现该技术在风洞模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了工程应用和数据处理方法。在中航工业气动院 FL-5风洞,选取12mm 直径的圆柱体作为试验模型,应用 Tomo-PIV 技术测量了圆柱三维尾流场,通过解决体光源引入、示踪粒子投放和现场标定等关键技术以及对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成功获得了圆柱体后方典型的三维卡门涡流场。测量区域约95mm×70mm×8.5mm,粒子图像分辨率达到20 pixels/mm,包含数万个速度矢量数据,实现了 Tomo-PIV 的风洞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壁面剪应力的精确测量对于研究水下物体边界层流动、寻求有效的减阻增效措施至关重要。ME MS壁面剪应力传感器的标定,首先是最基本的静态标定,决定了其测量的精度和数据的可信度。为辅助实现水下ME MS壁面剪应力传感器的精确标定,本文对采用槽道流法的精密标定装置流动条件进行数值仿真及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速实验,确定了标定试验段中流场从槽道入口处充分发展至稳定所需长度、压力分布情况及所能给定标定使用的壁面剪应力范围,进而设计标定方案;壁面剪应力的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对比吻合较好,验证了标定方案的合理性,为下一步开展 ME MS剪应力传感器阵列水下标定试验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型号试验需求,2.4 m×2.4 m跨声速风洞需在不改变现有洞体结构和安装条件下新研制一个截面尺寸为3 m×1.92 m(宽×高)的专用开孔壁试验段。为了降低技术风险和投资风险,以0.24 m×0.20 m跨声速风洞(2.4 m×2.4 m跨声速风洞的引导风洞)为实验平台,采用变截面气动设计方案新设计、加工了一个专用开孔壁试验段实验件,并开展了预先性实验研究工作。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专用开孔壁试验段气动设计方案可行,且试验段模型区内流场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实验还考察了壁板扩开角、主流引射缝开度、开孔率分布等参数对流场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扩开角0.3°、引射缝开度12 mm、加速区采用递增方式开孔时,专用开孔壁试验段的流场能够满足马赫数均方根偏差σM≤0.01(0.4≤Ma<1.0)、σM≤0.02(1.0≤Ma≤1.2、1.4)设计指标要求,并且在Ma≤1.0时,σM达到了国军标合格指标要求。研究工作为2.4 m×2.4 m跨声速风洞专用开孔壁试验段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该风洞下一阶段调试和流场校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调试参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高斯光束照射光栅而形成的衍射光场照明粒子场的同轴全息方法可以有效地测量旋转流雾化场横截面上的SMD分布。文中描述了照明光场的特点;简要地讨论了低噪声,无孪生象的原因;介绍了全息图的显示和判读系统。完成了对19个喷嘴、76个截面、1600多个采样点的测量。为密度较高的粒子场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测量结果。最后给出了No.1号喷嘴四个截面上SMD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16.
用上、下二根 Calspan 式管可满意地测量亚声速风洞通气壁附近的流动状态,从而可以用来进行洞壁干扰修正或自适应壁风洞迭代计算。从理论上分析,根据 Calspan 式管上、下孔测得的压力分布值,可计算出流向与法向的扰动速度分量。文章对 Calspan 式管的构造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试验装置及所使用的仪器和传感器作了说明。由于所测得的量值很小,介绍了试验的方法和采集数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型热管冷板传热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解决阵列行波管的多热源、高热流散热问题.研制了基于其安装空间尺寸的热管冷板散热装置。热管由8根竖直圆管、冷凝段连通管和蒸发段连通孔组成,其蒸发段嵌入冷板内部,冷凝段伸入冷却水套。试验研究时,在冷板的两个大表面(正反面)各贴上8个电加热片模拟阵列行波管生热,冷板导出的热量由冷却水带走。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热管冷板传热性能和壁面均温性能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涡流远场检测的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相距较远,两线圈信号相位差对管内壁缺损和管外壁缺损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传统的涡流理论难以解释涡流远场现象。为了解释涡流远场现象,T.R.Schmidt提出了“能量通道说”,假设检测线圈中的信号是由从激励线圈附近向外穿过管壁再从检测线圈附近向内穿过管壁后的能量激发产生的。本文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铁磁性钢管内能量的可能传递途径,结果表明“能量通道说”中的假设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M1.4喷管和开孔壁试验段实现低超声速流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FL-26y风洞中利用M1.4喷管和开孔壁试验段进行了实现低超声速流场的实验研究工作.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利用M1.4喷管在开孔壁试验段上建立起的低超声速流场的流场品质能够满足国军标合格指标的要求.实验还考察了不同稳定段总压、驻室抽气量等开车参数以及不同试验段扩开角、主流引射缝开度和开孔壁开孔率等洞体条件对流场的影响,为2.4m×2.4m跨声速风洞增设M1.4喷管,拓展该风洞试验马赫数的范围,使其具备M1.4的低超声速试验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该风洞在下一阶段正式开展M1.4流场调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调试参数.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验的方法,测试了黄原胶溶液在不同直径的光滑管道流动中的减阻特性和管径效应。其中变化参数为:(1)管道直径,共有3种管径,分别为5、10和20mm;(2)黄原胶溶液的浓度,变化范围为50~550 ppm;(3)流速,用广义雷诺数(ReM)来表征,变化范围为0~50000。实验测量了不同参数下的管道压降Δp和体积流量Q,得到了黄原胶溶液浓度与减阻率的关系,以及ReM 数对沿程阻力系数λ的影响,观测到黄原胶溶液减阻具有很明显的浓度效应,即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减阻率不断增大,直至达到最佳饱和减阻浓度,减阻率基本保持恒定。还观测到黄原胶溶液在不同管径中高低流速下表现出减阻类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