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加工某种激光发生器腔体零件,其内腔型面为椭圆形,材料是H62,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2a=50±0.05毫米,2b=40±0.05毫米内腔表面光洁度要求▽10。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经多次试验,最后在X53K铣床上采用粗铣、内腔尺寸分段抛研的工艺方法,达到了设计要求,采用这套工艺方法,操作简便,精度可靠,光洁度高。一、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1.加工原理分析所加工内腔椭圆型面,长轴2a=50毫米,短轴2b=40毫米,如果选用铣刀直径φ=50  相似文献   

2.
我们车间的B_1—135型鈑金下料数控铣床(见图1),自一九七六年五月安装调试后正式投产以来,运转正常,性能稳定,已加工零件10多项,编程30多项,效果良好,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工装,提高了工效。这台机床能铣大型铝合金蒙皮零件的轮廓和内孔,对小型零件也能成组套材铣切,凡原在回臂铣床和鈑金铣床上加工的零件,除宽度小于150毫米的窄条外,不论外形多复杂,只要能准确定出尺寸,均可铣切。一、机床规格加工鈑料最大尺寸 7000×1500×12毫米主轴法兰盘端面到工作台距离 220毫米主轴中心线到龙门架导轨面距离 310毫米主轴前轴承颈直径φ40×φ56毫米主轴转速 12000转/分  相似文献   

3.
十多年来,各飞机工厂都在设法缩短样板加工的周期和降低其劳动强度,如研制出了样板专用铣床和冲剪机等。但是,一般样板均为1.5~2毫米厚的20钢,刚度差,铣切加工变形大,不得不又采用手工敲平,因而使样板存  相似文献   

4.
我车间于一九七五年开始应用数控铣床加工镁合金零件。一般加工精度可达0.1毫米。到现在为止,共加工了28项计1万多件零件。一、典型零件加工举例当前,我车间的数控铣床主要用于批生产。取代原来硬式靠模加工工序,以及新机研制中的复杂零件的加工。加工的典型零件如: 1.长板条形零件(见图1) 原来按划线分三道工序加工,单件铣工工对75分钟,钳工工时30分钟。采用数控加工后,单件铣工工时降为20分钟,钳工工时降为4分钟。 2.封闭曲线形零件(见图2)  相似文献   

5.
消息动态     
仿形铣床改装现场经验交流会三机部技术局和八机总局生产技术组于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在一三九厂召开了仿形铣床改装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参观了一三九厂、一一二厂改装的仿形铣床和技术革新成果,交流了仿形铣技术的经验。一三九厂十六车间利用3—YZF—1型三坐标液压自动仿形头,因陋就简,把两台普通铣床改装为三坐标液压仿形铣床,稳定用于生产,提高工效3~8倍。一一二厂十一车间,自行设计制造了仿形头,  相似文献   

6.
我厂原有法国gambin铣床带有位置(X、Y)检测数显装置,加工精度较高,操作方便。不久,因元器件损坏,又无更换元件,所以无法修复,如要进口数显装置则必需花费近9000美元,耗资巨大。近10年来只能将gambin铣床当作一般铣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我厂圆柱齿轮的轮齿精加工,除双联齿轮和内齿轮外,一九六六年以前均采用马格磨和Y7131磨齿机利用展成法进行磨齿。但是,这类磨齿设备价格贵、效率低,维护和修理不方便,满足不了生产需要。一九六六年底,在345A 型花键磨床上,改装成功一台成型法磨齿机床,加工两种游星齿轮,精度达6级,光  相似文献   

8.
图1所示零件,材料LY12-CZ管料(YB612-66),长度273毫米,孔径φ32毫米,要求光洁度▽7。过去采取扩孔、半精镗和精铰三道工序,加工工时约1小时,质量也不稳定。现采用自行研制的深孔镗刀,加工工时只需要5分钟左右,加工精度可达2级,锥度、椭圆度等误差均在0.01毫米之内,表面光洁度▽8。用这种镗刀加工同类材质的φ18×500毫米的工件,以及镗φ19×55毫米的台阶孔,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自贡市长征机床厂,针对飞机结构件的特点,在X52K立铣的基础上,变型设计并试制成功XF5032型三坐标液压仿形铣床。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工作台面积 320×1250毫米仿形行程 700×280×300毫米仿形进给速度 10~3000毫米/分(无级) 主轴电机功率 7.5旺主轴转速 50~2500转/分(18挡) 加工精度±0.10毫米加工光洁度▽5 该机床所配的仿形仪为3YZF-1型(详见本刊1976年第1期),故可实现两坐标和三坐标自动轮廓仿形(三坐标联动时,爬升角小于30°),以及手动立体仿形。样机进行了试加工及小批生产,经过审查鉴定认为,该机床的设计和试制是成功的,仿  相似文献   

10.
数控铣床加工三座标立体型面的精度如何验收?国内尚缺乏统一的方法。现将英国罗斯·罗易斯公司在验收其工具车间用于加工精铸、精锻模具的三座标精密数控铣床(加工精度±0.0125毫米),与制造商Newall公司共同制定的验收方法介绍如下,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厂产品有个零件,如图1所示。需加工直径3毫米,深115毫米的小孔4个和直径3毫米,深95毫米的小孔1个。过去在普通钻床上钻孔,不仅劳动强度大,钻头容易折断,尤其是孔容易引偏,超出公差要求,造成小孔和工件内壁串透。因而废品达7~10%。我们用普通车床改装了一台深孔钻,仍然采用了普通的麻花钻,但是增加了电子扭矩保护装置来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一、国内线切割加工概况近几年来,国内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发展较快,生产厂家及机床型号、数量已不少。以复旦型控制线路为多,以冲模为主要加工对象,用于直接加工零件亦日益增多。目前,加工光洁度大多为(?)6,生产率:(?)6时20~30毫米~2/分,最高生产率在(?)4时可达140毫米~2/分。加工中、小型模具尺寸精度可控制在0.02毫米左右。国内普遍采用高速走丝(8~10米/秒)。  相似文献   

13.
精密冲裁     
精密冲裁(简称精冲)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项先进冲压工艺。其特点是借助专用三动冲床(或经改装的单动冲床)及特殊结构的模具,使金属材料处于塑性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进行冲裁。因而获得的零件质量较好。例如,对一个3毫米厚的碳钢零件,精冲后冲裁面光洁度达▽6~▽8,冲裁断而倾斜度在0.02毫米以下,內孔精度达GB3级,外形精度达GB4级,零件平直度达100:1。就适于精冲的材料来看,有各种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铜合金及铝合金等;就冲件尺寸范围看,国外最大件达几百毫米,最厚达20毫米。  相似文献   

14.
○一二基地从一九七七年以来共改装各种型号磨床21台,仅一九七九年就改装完成16台。这些磨床都显著地提高了加工精度,在生产中充分发挥了作用。例如三三○七厂的M131磨床,是一九五八年的老产品,精度低,光洁度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四年六月在蓉召开了某型飞机座舱盖整体骨架仿型加工工艺及仿型铣床技术鉴定会。出席会议的有部内外16个单位的35名代表。航空工业部的领导同志与四川省航空工业局的领导同志也出席了会议。座舱盖整体骨架,由于其尺寸大(1250×820×500毫米)、外形复杂、协调精度要求高,给加工带来很大困难。采用常规工艺方法效率低,钳工工作量大,而且质量不易保证,不能满足战备和外贸要求,成为生产中的一大关键。  相似文献   

16.
深孔镗削     
我厂生产的活塞,其内孔精度、光度要求如图1所示,属于高精度的深孔。零件材料为合金渗碳钢20CrNi3A。我们在经过改装的普通车床上,利用单刃铰刀的自导向机理,进行深孔镗削。加工的零件内孔表面光洁度,稳定地达到▽6;尺寸精度保证在0.01毫米以内;内孔对外圆的表跳量在0.03毫米以内,内孔直线度全长轴心线偏移  相似文献   

17.
高速挤铰孔     
我厂在加工航空发动机支架的精密安装定位孔时采用了比较先进的高速挤铰孔工艺方法。这种工艺方法不但大大的提高了产品质量,解决了生产关键,而且生产效率提高了5倍多。扭转了生产的被动局面。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别的产品。 1.设计图的要求: 孔径φ10~14(~(0.027))光洁度▽6~▽7 材料40CrNiMoΛ硬度HRC30~38 孔深20~40毫米孔数6个~8个位置度0.06 2.原来的工艺方法: 改进前我们按照孔加工的一般工艺方法,在Z35摇臂钻床上,用高速钢W18Cr4V刀具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18.
如图1所示,我厂某机自动倾斜仪上的球铰和球铰保持架,球面直径Φ254毫米,球面精度0.02毫米,球面光洁度▽9,要求球铰和球铰保持架的贴合面积不少于90%,材料分别是LC4CS和铜合金。工厂原拟订购一台精密的球加工机床来加工球铰和球铰保持架。后来,因考虑到减少投资和保证及时投入使用,决定用旧车床进行改装,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作为改装的第一步,是先将C630车床原有刀架改成一个回转刀架来进行球面的车削加工。  相似文献   

19.
我厂自生产航空产品以来,铝合金衬套精镗孔一直是生产中的薄弱环节。零件是薄壁件,要求一级精度(φ42.03~( 0.016)毫米),光洁度▽9(见图1)。在达不到要求情况下,工艺曾改为▽8。在历年加工中,光洁度多为▽8,有时更低些,只有▽7左右,而且经常出现0.01~0.03毫米的椭圆与锥度。整质工作中,我们在机床、刀具、夹具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使光洁度与椭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光洁度为▽9~▽10,有些为▽11,椭圆度与锥度在3~5微米之间,个别为6微米,达到了精镗孔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0.
模具寿命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加工效率和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衡量模具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模具寿命低,精度保持性差,必将影响产品质量。模具寿命低也会造成模具钢和工时的巨大浪费,大大增加产品的成本并降低生产效率,因而严重影响产品的竞争力。一个年产30万台电机的工厂,每年需生产冲片一亿片以上。由于目前国内大部分工厂沿用Cr12或Cr12MoV模具钢作为复式冲模的刃块材料,一次刃磨寿命约为1~2万次。复式冲模的总寿命约40~60万次。这样,上述工厂每年就需要这类冲模200~300套,对模具加工造成很大的压力。而国外用同样的钢材制造的模具,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