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航安全工作是民航发展的重要部分,打造民航安全文化建设是民航安全"软件"建设的要求。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例证法对我国民航安全文化建设进行研究。提出以《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为标准,优化顶层设计的安全政策,以内部控制为重点,确保风险管理、安全保证的有效持续性,以软文化打造硬安全,优化民航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计量工作就是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民航专用计量器具的有效管理对提高民航维护质量、保证飞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就如何提高对计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完善计量器具的监控、检定制度,加强计.量基础性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保证航空安全是民航工作的头等大事,已是人们不争的共识.不仅民航人,而且全社会都已开始理解了这一点.但对于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如何做好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问题,尚有不少同志存有不同的见解.笔者根据多年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在本文中就关于怎样做好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与民航安全管理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4.
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是民航永恒的主题,更是民航争夺运输市场的首要条件.面对安全对我们提出的挑战,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也就成为保证航空安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高质量发展是民航强国建设的本质和根本要求。只有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才能切实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汇聚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扎实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进程。全行业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成绩归零的心态,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的政治担当,认真梳理把握当前安全工作存在的风险,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要坚持数据驱动,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体系作用;要保持战略定力,始终正确处理好"四个  相似文献   

6.
航行情报是民航安全飞行、正常运作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航行情报工作的职能是为保证飞行安全、正常和效率收集编辑、设计制作和发布提供各种航行情报资料。各级航行情报部门在执行任务过程中 ,应当同有关单位密切协作 ,及时通报情况 ,提供资料 ,对于需要有关单位协作的事项应当抓紧落实 ,对于飞行人员反映的意见和情况应当及时处理。本文就加强部门协作、提高航行情报服务质量做进一步阐述。一、航行情报资料来源于民航各有关业务部门民航各类飞行是依据航行情报部门提供的航行情报进行准备和运作的 ,因此航行情报对保证飞行的安全和…  相似文献   

7.
民航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和服务窗口,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同任何行业一样,安全是民航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但相对地面来说,航空安全涉及面更广,对社会的影响更大.前几年的我国、近两年的美国都曾经因为航空安全的形势严峻而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因此航空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正像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出的一样:“民航工作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国家的形象,责任十分重大.”确保安全是民航工作最基本的内涵,最重要的标志,是民航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最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民航院校是培养民航从业者的主渠道,在民航院校学生中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对学生进行安全素质教育是民航院校的义务和责任。结合民航院校的行业特点,从民航院校学生安全素质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民航院校对学生进行具有行业特色的安全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民航院校创新安全素质教育的途径,从而为民航业输送具备高度安全意识的人才,助力民航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获得了全国统一刊号,我感到很高兴,并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的前身是《教学研究论坛》和《民航飞行与安全》,创刊于1990年,已出版了38期,发表了800多篇论(译)文和600多幅新闻图片。它着力于飞行教学与飞行安全的理论研究,为全面提高民航飞行员的培养质量和保证民航飞行安全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办出了自身特色,在民航内外都有了较大影响。1992年获四川省高校学报评比三等奖,1996年被成都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无数事实说明,保证飞行安全与从业人员的航空理论水平的高低有着密…  相似文献   

10.
《今日民航》2011,(2):14-14
1月11日,2011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对民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作了题为《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推进民航持续安全战略》的重要讲话。民航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11.
声音     
《今日民航》2020,(1):10-10
全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准确把握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航空运输安全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安全发展“双胜利”提供坚强保证。民航人都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逆行者,要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内核,切实增强敬畏意识,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全力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控,为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民航安全文化的认识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民航安全文化已有的认识进行梳理与辨析,进而正确认识民航安全文化,对民航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民航安全文化应是民航各级组织和从业人员在民航安全生产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财产安全所创造、得到普遍响应并蔚然成风的安全生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鲜明的人本性、时代性、系统性、塑造性、创造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3.
2008北京奥运之际,世界各国的运动员、裁判员、体育官员、新闻记者、观众等都将如期奔赴中国北京。中国民航将面对面地对这些人员在来往的民航客机上和机场上提供空地服务,特定的服务时间较长,如何在保证飞行安全、提供优质温馨的客舱与地面服务、宣传好中国文化、展示好国人素质、第一时间给与会人员留下十分美好的回忆,对中国民航来说不仅是从业人员职业的要求,更是检验民航运输、服务、管理队伍的良好契机。本文试图通过对2008年奥运会办会理念和《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动计划》的分析,提出2008年奥运会民航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动转报系统作为传递管制、气象、情报、航空公司等民航系统重要部门报文工作的重要枢纽设备,在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证飞行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中南地区转报系统5年期间(2012年—2016年)的故障案例汇总分析,就兰波ZB16/64-D自动转报系统报文异常、收发线路中断、时间误差等故障现象,在硬件、软件、人为等因素方面做了系统的分析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国际民航组织(ICAO)为保证全世界国际民用航空安全和有秩序地发展,就有关国际航行和国际航空运输制定了一系列标准、措施和程序.在21世纪,I-CAO将继续扮演这种促进安全和发展的有效角色.  相似文献   

16.
羌岚  丁跃 《西南航空》2012,(12):24-24
10月30日,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山西太原出席华北局安全监管技术平台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会,并对山西试点项目提出要求。李家祥听取工作汇报后指出,科技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民航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手段,民航历来都把科技应用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民航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其中,科技手段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不断应用、为民航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过程中,中国民航局将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就是要坚守好飞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务三条底线;"进"就是要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民间资本是民航事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民航业,对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也为民间资本孕育了大量的投资机遇。作为民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民航机务维修人误分类分析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民航机务维修人误研究的重要性、历史沿革、已有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对我国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和事故调查的重要作用,目的在于推动我国民航机务维修人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心理测评的民航机务人员安全胜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民航机务人员心理素质导致航空事故的风险,对民航机务人员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首先,对民航维修工作做岗位分析,以胜任力理论、人岗匹配理论建立初步的民航维修人员心理素质安全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据心理测评理论和初步建立的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合适的心理测评量表,通过数据分析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最终确定人格特征、认知与操作能力、心理健康3个一级指标,专业成就欲、手眼协调、精力充沛等18个二级指标的民航维修人员安全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民航机务人员的选拔和有效降低维修中的人为因素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民航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科研基地依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于2003年经民航总局批准组建.科研基地根据民航科技发展规划,围绕民航发展战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应用型专业研究平台,针对飞行技术和飞行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研究,获取原始应用创新成果,培养和造就该领域内的一流研究队伍及应用人才,是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科研实体.本文简单介绍了科研基地具备的软硬件条件、建设和研究现状,以及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