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简讯     
航天飞机最后一次关键性的飞行准备点火获得圆满成功据外电报道,今年2月20日,美航宇局在卡纳维拉尔角39A发射台上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三台主发动机成功地进行了起飞前最后一次关键性的飞行准备点火试验。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为航天飞机在4月初的首次飞行开辟了道路。这次点火试验共持续了20秒,目的是检验航天飞机各系统、地面辅助设备和工作人员是否已做好实际发射的一切准备工作。在这以前,三台主发动机虽已在试车台上做过  相似文献   

2.
石久 《国际太空》2003,(6):22-24
1 美国 1.1 航天飞机 □□2002年,美国共发射了5架次航天飞机,与近年来4~6次的年发射数量相当,而且发射任务全部获得了成功。5架次航天飞机中的4架次是飞往国际空间站(ISS),另外1架次则顺利完成了“哈勃”太空望远镜设备更换任务。 在航天飞机改进方面,2002年8月1日,马歇尔航天中心对航天飞机上的可重复使用固体助推器新型缩比尺寸发动机成功地进行了点火试验,发动机工作时间达21s。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固体助推器要在起飞点火2min时间内平均产生1200t的推力。此次试验的点火时间仅为实际工作时间的1/6。使用缩比尺寸发动机进行试验的主…  相似文献   

3.
七月 2日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静态试验,在燃烧了20秒钟后停止了。按计划应该燃烧520秒。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一台主发动机上的燃料阀门坏了。固定阀门盖的螺栓共21个,试验时,其中的7个都坏了,从而释放出了不少的高压氢,结果把试验台也给毁了。除阀门外,三台主发动机基本上完好。但修理试验台可能要把下次的点火试验推延到九月中旬。坏了的那个阀门共用过55次,累计试验时间达8000多秒钟。  相似文献   

4.
[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1978年9月25日报道]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长时间试验获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发动机的设计问题看来已经得到解决,航天飞机将能于1979年9月28日进行首次发射。本周,航宇局将向国会重点汇报洛克达因公司研制的主发动机的试验情况。自从8月12日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继续试验以来,两个主发动机的点火试验已经进行了7,400秒以上。在国家空间技术研究实验所进行的0005号发动机的试验情况如下: 1.为纠正以前出现的问题而进行了修改的0005号发动机,进行  相似文献   

5.
航天简讯     
小消息奋进号航天飞机变换主发动机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主发动机于4月6日试车22秒。技术人员在分析试车数据中发现,2号主发动机的轴承有磨损,1号主发动机的输氧泵进入了液氢,使燃料喷注器损坏,关机后出现爆裂声。为避免查找和处理这些故障延误原定的发射时间,4月8日,航宇局召开电话会议,并决定13日开始更换三台主发动机,计划用一二天时间完成这一工作。造价20亿美元的奋进号航天飞机将在5月5日前后进行处女航。秦德岐  相似文献   

6.
1日航天飞机三台主发动机的计划点火时间为560秒,但由于指示仪上温度的读数比正常的要高,所以点火试验只进行了4.6秒就自动关机了。7日美空军从范登堡空军基地用大力神-3D发射了KH-11侦察卫星。卫星的初始轨道为220×498公里×97度。机动飞行后,进入了一条304×469公里× 97.05度的轨道。该卫星不象照相侦察卫星那样通过回收胶卷舱来提供地面目标的高分辨率图象,而是通过数字传输的方法获得高分辨率的图象。在1978年6月14日曾发射过一颗类似的  相似文献   

7.
NASA对6月26日航天飞机“发现”号发射失败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近期和长期影响进行了评价。这次失败发生在主发动机起动2.6秒后和固体火箭助推器点火前4秒。主要是通向3号发动机的主燃料阀出了故障。因为不能有效地控制燃料阀(若照常起飞必然导致发射失败),于是关闭了发动机。由于每台发动机有两条指令和激励通道,当燃料阀开到6%和10%时,燃料阀便  相似文献   

8.
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的首次飞行原计划在今年一月中旬起飞,现已推迟到三月二十日左右。原因是:1.它的三台主发动机中一台有渗漏,2.匆匆换上的另一台备用发动机也有渗漏。目前,从哥伦比亚号上借来的备用发动机已准备就绪。故障造成的发射停顿使航宇局损失了数百万美元,更重要的是可能会扰乱今年的其它4次航天飞机飞行。据航宇局总部发动机计划主任说,故障  相似文献   

9.
阿里安5火箭助推器点火试验成功试验是6月20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进行的,高31.2米、直径3米的固体燃料助推器准确地运行了130秒钟。阿里安5火箭的动力部分由主发动机和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构成。阿里安5火箭助推器点火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10.
美国航天飞机8月30日的夜间发射,证明了新的爬高能力。首次运用了新的制导技术和新的推进系统构件。这次飞行开始使用锡奥科尔公司的高性能固体火箭发动机,它们与前七次飞行使用的发动机比较,可使航天飞机负载能力增加1.362吨。高性能固体火箭发动机在燃烧速率和喷管上都做了修改,提供了更大的爬高推力。第八次飞行,航天飞机起飞重量为2039吨,比上次飞行的发射重量重2.479吨。“挑战者”号前两次发射时,三台主发动机  相似文献   

11.
1989年2月23日美国将用发现号航天飞机进行第28次飞行。指令长迈克尔·科茨,是一位老练的宇航员;驾驶员约翰·布莱哈;飞行任务专家吉姆·布克利、鲍勃·斯普林杰和吉姆·巴吉安。5名机组人员中只有布莱哈和布克利参加过航天飞机飞行。在1988年12月3日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飞行中,发生主发动机破裂和防热瓦损坏。NASA发言人说,如果这是一般性问题,可能推迟发现号的飞行。据认为,主发动机破裂是由于点火时发动机内湿度引起  相似文献   

12.
据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四日《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报道:美国照相侦察卫星在莫斯科东南拉明斯科耶飞行试验中心上空,发现地面放着大型航天飞机的三角翼形轨道器,也侦察出地面工作人员正在处理外燃料箱。据情报分析家认为轨道器有三台主发动机,宛如美国航天飞机的轨道器;外燃料箱长65米,而美国的只有50米。美国防部长温伯格在其1983年《苏联军事力量》报告中也说,苏联正在研制类似美国航天飞机的重型航天飞机。情报分析家分析苏联正在研制的重型航天飞机,起飞重量为1500吨,小于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空间技术的开发使人类的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而航天飞机的问世又大大推动了空间技术的高速发展。航天飞机上共有三台主发动机(SSME),它们是以液氢、液氧为燃料的高性能火箭发动机,是航天飞机的动力系统。SSME 采用了先进的分级燃烧、高压补燃技术,先将总推进剂流量的20%在预燃室在高压、低温下进行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燃气驱动涡轮后再进入主燃烧室,在高温、高压下进  相似文献   

14.
今年8月30日,几经挫折的美国第三架航天飞机“发现”号终于踏上了其首次航行的征途。这次发射日期原定于6月19日,但由于它的计算机和一台主发动机出故障而被推迟了三次。这次“发现”号的首航,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2次飞行。它在为期6天的轨道飞行中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于9月5日返航,并安全降落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参加这次飞行的有6名宇航员,其中朱迪·雷斯尼克是美国  相似文献   

15.
正国内动态蓝箭航天突破泵后摇摆技术5月13日,蓝箭航天朱雀二号火箭控制系统与"天鹊"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匹配验证成功,顺利完成第三次摇摆试车点火试验,点火时长200秒。"天鹊"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采用泵后摇摆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泵前摇摆,泵后摇摆能够有效减小发动机尺寸、减轻发动机结构质量、降低摇摆力矩。本次试验成功意味着发动机飞行状态已基本确认,标志着朱雀  相似文献   

16.
美国航宇局将在下月对改进设计的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助推器进行第一次点火试验。在这以前,航宇局和火箭生产厂家已进行了一次助推器试验作为它的前奏。1986年5月,一个未加改进的助推器试验获得了成功。这是自挑战者号失事以来的第一次航天飞机发射,对航宇局来说这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一举。这之后,对航天飞机系统已经做了改进,并将按航宇局最新宣布的日期——1988年6月2日进行再次发射。美国航宇局把原定1988年2月18日发射的日期又推迟到1988年6月2日,现又推迟到8月(编者——注),主要是由于固体火箭助推器的改进设计与要求的点火试验比  相似文献   

17.
8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种子岛航天中心进行了LE-7型火箭发动机的350秒全时点火试验,取得了成功,这是第二次成功,第一次是在1992年12月27日。 12日格林威治时间11时10分,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一颗导航卫星——宇宙-2230。 13日格林威治时间1时45分,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闪电”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闪电-1通信卫星,这是迄今为止原苏联及目前的独联体发射过的第85颗此类卫星。美国东部时间8时59分,美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5名宇航员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了为期6天的第三次太空飞行。奋进号升空后6  相似文献   

18.
<正>9月5日,阿里安5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准备发射两颗商业通信卫星时,在主发动机已完全启动的情况下中止发射程序。发射的基地人员和设施没有危险。卫星和火箭状况正常。按照发射程序,阿里安5芯一级火神2低温氢氧主发动机点火启动7秒后,两台固体捆绑助推器点火工作。第二天,  相似文献   

19.
由太空探测技术公司(SpaceX)研制的首枚“猎鹰”-1(The Falcon 1)火箭于5月27日在其发射台上成功进行了一次发动机试验,这是该型火箭2005年夏天首飞前的最后一次关键试验。在范登堡空军基地的发射台上,“猎鹰”-1火箭的主发动机被点火5分钟,达到了全部发射演习的最高点。太空探测技术公司称这是一次成功的发射演习及发动机试验,是火箭正式发射之前的最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空间扫描     
文青 《国际太空》2005,(4):32-32
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成功此次试验由ATKThiokol公司实施,总共设定了32个目标,包括确定发动机的点火器如何开始燃烧以及中期工作情况。试验中,发动机上安装了167台数据收集设备,提供发动机性能信息。同时,用1台大功率X射线仪来检测发动机在发射和上升阶段如何工作。这使得美国航宇局和ATK公司的工程师们更好地了解中度寿命期火箭岩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