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薛滔 《太空探索》2012,(11):45-45
9月7日,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主办的"海峡两岸航天(航太)技术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40多名来自海峡两岸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了研讨会,并就航天技术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作了题为《航天技术与中国航天》的报告,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讲解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阐述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戚院士从卫星应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状况及我国航天技术在国民经济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展望了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规划和远景。  相似文献   

2.
载人航天事业的特点是技术难度大和耗资巨大。世界各国,甚至美国和原苏联,都极难单独承受这种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从另一方面讲,对宇宙的探索和开发会给全人类带来利益,应该是地球上整个人类的共同事业。因此,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是一个必然趋势。60年代的国际合作航天领域内国际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初期阶段,这种合作带有极大的局限性:(1)合作仅限于无人飞行方面;(2)国际合作只限于东西两大阵营内成员国之间。如1965年1…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与英国国家航天局联合举办、我校与英国驻华大使馆共同承办的“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合作研讨会”3月14日隆重开幕。此次研讨会是为落实2005年1月中英两国航天机构部长级会议的协议,在中英科技年合作框架内,进一步加强中英两国航天科学与技术的交流,推进中英航天机构在民用航天领域的合作而举行的。  相似文献   

4.
《国际太空》2010,(2):26-33
<正>2009年,世界航天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发射了不少新型卫星,载人航天也顺风顺水,美国还一举发射了2个月球探测器。1美国美中不足2009年,美国在多个航天领域都有突出的表现。例如:成功发射了"开普勒"空间望远  相似文献   

5.
航天司令部是美国军事航天的中心,它控制着6O多颗导弹预警、通信、导航、气象等各种军事卫星,为海、陆、空三军提供航天支持。美国航天司令部作战部部长RDeKok指出,当前航天司令部享有最高优先权的三大军事航天领域是:(1)天基红外系统(SBIRS——Space-BasedInfraredSystem),这是一种新式的导弹预警卫星,它能更好地追踪近程弹道导弹;2)军事通信,其目标是要在用更新的技术取代已过时的军事通信卫星的过程中,保持不间断的军事通信能力;3)改进型一次使用火箭(EELV——EvolvedExpendableLaunchVehicle),其目标是把…  相似文献   

6.
《太空探索》2003,(4):26-26
哥伦比亚号灾难之后.在世界载人航天引起强烈反响。美国、俄罗斯等国,正在调整和完善各自的航天计划.世界载人航天将呈现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美、俄、欧、日、印等航天大国为抢占21世纪航天高技术的制高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航天发展计划或新的航天探索愿景。各国政府的航天投入在经历了冷战结束10年低迷期之后,重新步入较快增长期,航天预算增长幅度较大,凸显了航天在各国科技、  相似文献   

8.
朱毅麟 《太空探索》2003,(10):14-15
为了满足广大航天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需求,本刊在“宇航博士”栏目中开辟“航天科普讲坛”,请航天专家全面、系统地介绍世界和中国航天的发展史以及与航天相关的各种基础知识。同时,它也是“全国少年宇航技师”培训工作的辅导教材。  相似文献   

9.
张万增 《国际太空》1994,(4):14-15,13
印度是最早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印度的航天军事系统发展迅速,成绩斐然,已经形成了本国独立的航天工业体系和培养了一支较为庞大的航天科技队伍,一些领域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正在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目前,印度的主要航天军事技术系统和发展情况是:(一)火箭试验频繁,制造洲际导弹的目标指日可达近一两年来,印度的运载火箭试验频繁,进展顺利。1992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大功率火箭关键部件的最后一次地面试车。1993年1月26日,又进行了一次吸气式发动机试验,并一举成功。掌握大功率火箭技术和…  相似文献   

10.
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是驱动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健康稳健发展的两个轮子。2009年世界航天技术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探索性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创新技术和创新概念不断催生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三大领域都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技术进展。近年来,欧洲、俄罗斯、中国和日本逐步缩小了与美国在民用和商用航天技术领域的差距,但是,美国仍然是引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领航员,并在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技术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本刊特约航天信息资深专家,全面回顾和解读2009年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动向、热点、发现和进展,预测航天未来走势,欢迎广大读者加入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神舟五号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前,我国在制定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的时候,就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由于乌克兰拥有强大的科研与生产潜力 ,能够完成太空的和平开发与利用 ,因而已经进入世界航天大国之列。乌克兰国家航天局局长亚历山大·涅戈达近日谈到了乌克兰航天的优先发展方向。 1992年 2月 2 9日 ,乌克兰建立了国家航天局 (NKAU ) ,其主要任务是 :制订法规并实施国家航天领域的科技政策 ;制订乌克兰国家航天规划 ;协调各企业、组织和科研组织的活动 ;组织国际合作并监控国际职责的完成情况。在乌克兰进行的航天活动应符合国家航天规划。苏联解体后 ,乌克兰继承下了有关火箭生产、科研和设计的基础。南方设计局、南方机器制造厂生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量测试技术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从科研生产到贸易结算、从医疗卫生到人身安全、从环境保护到衣食住行.可以形象地说没有计量,人们就如同"盲人"一样生活在一片漆黑世界里.航天作为高科技产业,对计量更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无论是火箭还是导弹,无论是卫星还是飞船,计量工作作为研制生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贯穿于设计、加工、总装、测试和发射的全过程,并为评定航天产品的综合水平提供权威的依据.未来航天领域新工艺、新材料、新器件的应用,载人飞行技术的发展,航天测控、发射技术的提高,都对计量测试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回顾国外航天大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计量在保证产品质量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计量工作应抓住机遇,以型号需求为牵引,扎扎实实地为型号服务,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3月30日,美国航天基金会发表了《2009年航天报告》,称尽管2008年全球经济出现动荡,但航天工业却经历了非凡的事件和经济增长,诞生了航天领域的多项第一,2008年全球航天收入达到257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60亿美元。航天经济中最大的两个部门是商业基础设施和商业卫星服务,共占收入的67%,政府航天支出所占比重约为32%。增长最快的部门是航天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拉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45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在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国防、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首先,我国已建立了配套的航天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包括运载火箭、航天器、发射场、  相似文献   

16.
朱毅麟 《太空探索》2003,(12):16-17
为了满足广大航天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需求,本刊在“宇航博士”栏目中开辟“航天科普讲坛”,请航天专家全面、系统地介绍世界和中国航天的发展史以及与航天相关的各种基础知识。同时,它也是“全国少年宇航技师”培训工作的辅导教材。  相似文献   

17.
2010年6月28日,美国白宫发布了新版《美国国家航天政策》,并指出:新政策阐明了总统为国家航天活动确定的方向,清楚表达了总统对重振美国在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的承诺,目的是让太空成为稳定的、具有生产力的环境,使所有国家都能和平利用。  相似文献   

18.
航天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航天运载技术则是其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人类要利用空间,开发空间,首先必须能够进入空间、这是开展一切航天活动的基本条件。运载火箭作为迄今为止人类进入空间的最主要的手段,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曾总结到:“运载火箭有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航天活动的规模和量级。”  相似文献   

19.
航天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航天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技术的特点 ,系统介绍了国内航天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并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国航天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领域中所具备的测试技术和测试装置、航天热物理性能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和内容以及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的世界航天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各国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发射计划,特别是欧洲、日本和中国,都顺利执行了重要的载人航天任务,印度也发射了盼望已久的第1个月球探测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