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6,25(5):62-62,90
2006年9月5日至9日,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在西宁组织召开了以“更广泛的测控资源与测控技术”为主题的“2006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沈荣骏院士专程莅临会议,总装备部李济生院士、航天科技集团叶培建院士、中国宇航学会龚金玉副秘书长、总装司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21日至25日,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在南宁组织召开了以“深空测控技术”为主题的“2005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沈荣骏同志专程莅临会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4所贲德院士、中国宇航学会龚金玉副秘书长专程到会指导,专委会顾问、委员及来自总装备部各试验训练基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科院系统各有关厂所,及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相关高等院校的专家、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26至30日,以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为挂靠单位的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在厦门组织召开了以“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为主题的“2004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沈荣骏同志、中国宇航学会杨俊华秘书长专程莅临会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张履谦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4所张光义院士专程到会指导,专委会顾问、委员及来自总装备部各试验训练基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科院系统各有关厂所,及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相关高等院校的专家、代表共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8月 1 8至 2 3日 ,以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为挂靠单位的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在银川组织召开了以”多星测控与测控网管理技术”为主题的”2 0 0 3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沈荣骏同志专程莅临会议 ,专委会顾问、委员及来自航天测控领域各试验训练基地、航天指控中心、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共八十余人参加了会议。8月 1 9日上午 ,在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科技处吴斌处长的主持下召开了隆重、热烈的开幕式。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侯鹰副所长回顾了第四届专委会成立以来在总装备部、…  相似文献   

5.
2004年8月20~22日,“第九届全国雷达学术年会”在我院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凝聚雷达力量,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促进雷达事业发展”。共有60多个单位的27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届雷达学术年会,与会领导和专家主要有总装科技委副主任郭桂蓉中将,海装总工程师赵登平少将,西安电子科大保铮院士等。会议期间,郭桂蓉院士、保铮院士、赵登平总工、何友副院长等8位专家还分别作了特邀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6.
2000年7月4日至6日,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在北京航天城组织召开了“第四届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会议暨2000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会议由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宇航学会、总装备部、信息产业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领导和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各委员单位  相似文献   

7.
本刊综合消息2011年1月25日,中航工业2011年质量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总装军兵种部副总师李刚,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副司长张良瑞,总装军兵种部航空局副局长杨有新,总装电子信息基础部技术基础局副局长蔡镭,总参陆航部装备局处长张拥军,海装航订部  相似文献   

8.
潇冰 《飞行力学》2000,18(2):26
中国 2 0 0 0年飞行力学与飞行试验学术年会于 2 0 0 0年 4月 1 5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来自总参、总装、空军、海军、二炮、国防科工委以及航空、航天和兵器工业集团所属的 40多个设计部、研究院 (所 )、试验基地和高等院校的 1 1 0余名飞行力学界的知名专家、教授、青年科技工作者和试飞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共征集到论文 1 1 8篇 ,中国 2 0 0 0年飞行力学与飞行试验学术年会“论文集”收录了1 1 0篇。其中大会报告 9篇 ,由西北工业大学陈士橹院士等专家、教授分别就飞行器设计与飞行试验的虚拟样机技术、飞行试验研究机建设、制导兵器发展…  相似文献   

9.
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11月11日至17日在成都召开了“测量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和“脉冲雷达应用研究与新技术探讨”两个专体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41个单位,87名代表,提供学术论文60余篇。会议由测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沈荣骏同志主持。副主任委员林祥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航天工业部姜昌同志和电子工业部楼宇希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姜昌同志和林祥棣同志分别作了出国考察报告,介绍了国际遥测和光测技术与设备的水平和动向,交流了情报,开阔了眼界,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空学会根据中国工程院“关于提名和遴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和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关于推荐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精神,于1994年11月份进行了推荐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工作,并将学会推荐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报送中国科协。1995年7月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宣布,中国工程院成立后的第一次院士增选及医药与卫生工程学部的首批遴选工作已经完成。共有216名在各学科领域作出突出成就与贡献的专家成为中国工程院的新院士。增选院士是在全国各有关方面提名、遴选候选人的基础上,经已有的6个学部全体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于八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至十一月二十三日在洛阳召开了综合年会。本次会议为测控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六年来的第五次年会。大会听取并审议了学会挂靠单位——国防科工委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尚学琨所长作的《第一届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了测通所张纪生主任所作的《飞行器测控技术》编委会的工作报告;调整了组织,提出了第二届测控专委会的组成意见;商定了一九八七年至一九八八年的测控学术交流计划;开展了以《飞行器测控技术的革新应用和发展方向》为中心议题的学术、技术交流。在这次综合年会中,共提交了六十篇学术论文和专业文章。因有出国考  相似文献   

12.
动态信息     
中国航空学会第四届动力年会在深圳举行中国航空学会第四届动力年会于1998年11月17日至19日在深圳举行。它是1998年航展暨航空学术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航空动力界本世纪末的一次盛会。发动机行业的新老专家及科技工作者共100多人出席了这次会议。燃气涡轮研究院刘大响院士、江和甫总师等9人也参加了动力年会。在年会开幕式上,刘大响院士作了题为“跨世纪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及建议”,江和甫总师作了“涡扇发动机性能的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康毅、江义军等也在分会上宣读了论文,均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航空动力界的科技工作者在大…  相似文献   

13.
1995年3月22日至24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会同质量局、科技局等有关局,在北京召开航空计量技术专题研讨会。总公司所属主机、发动机、机载设备、武器火控等专业的研究所、工厂、院校的35名专家、教授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委韩宽庆主任主持。与会专家就如何结合“九五”期间展开的型号和预研发展,在型号牵引、瞄准需求、突出重点、有限目标、加强航空计量技术年段的建议和发挥全行业的优势方面,展开了热烈、认真的研讨。航空计量技术中心的靳书元总工程师、付总师结合国防计量和航空专业,报告了“航空计量技术“九五”发展初步设…  相似文献   

14.
气动数值系统(ANSS)通过部级鉴定1996年5月5日,由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局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气动数值模拟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以庄逢甘院士、张涵信院士等11位空气动力学专家组成。该项目由631所主管,科工委、29基地、601所、611...  相似文献   

15.
2006年9月13日至14日,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了人机工程技术咨询组(DTISC HFE TAG)成立暨项目研讨会。与会专家来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总装航天医学研究所、总装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均为我国、我军在人机工程方面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  相似文献   

16.
1996年2月2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技术质量监督局在三0四研究所主持召开了国防计量“八五”A类课题“大气数据试验系统静态检定装置”鉴定会,出席会议的专家有中国计量科学院、南航、北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所、六0六所、一六一厂及中航总公司机载局等单位的十几位专家。会上,专家们首先对课题的选题方向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该课题结合航空型号任务的需求,能解决国防科研生产中对大气数据试验系统静态检定的实际问题。会议听取了课题组的技术研究报告,并观看了检定装置的现场演示。该装置结合国情,自行设计,具有测量参数数字显示、计…  相似文献   

17.
1996年5月5日由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局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气动数值模拟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以庄逢甘院士、张涵信院士等11位空气动力学专家组成。该项目是六三一所主管,科工委29基地、六○一所、六一一所、南航、北航等  相似文献   

18.
1996年9月12日至17日,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了“96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罗海银主持了会议。来自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总公司、电子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科研、生产厂所及南京大学等  相似文献   

19.
飞行力学专业组研究课题组组长会议于1988年1月6日至10日在北京北苑招待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601所、603所、611所、630所、640所、320厂、北航、南航、西工大、部局领导、成果办等单位共49人。会议检查各课题组1987年合同完成情况;草签1988年各课题技术经济合同;专题讨论天地往返系统应预先开展研究的飞行力学问题,并起草论证报告:会上由专家鉴定组对“飞机飞行性能计算手册研究”和“大扰动下飞机飞行品质研究”成果进行鉴定,专家鉴定组同意申报航空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20.
1987年12月,宇航学会测控分会在洛阳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召开了一次“光学测量技术”专题讨论会。中国科学院、电子部、航天部、各基地和测通所等部门的光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积极为该会撰写了论文,会上进行了交流,并展开了讨论。测控分会和本编辑部对广大作者的辛勤劳动及其对学会的热情支持深表谢意。由于各单位与会代表已有全部论文的油印稿;有些文章涉及保密内容、工程进展及具体指标,不宜公开发表;加之目前印刷费用很高,本部仅从中挑选了前面5篇论文作为该会代表作,其余就只作一般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