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SCAN     
鲤鱼山彩灯变幻鲤鱼山上空出现了一个不明飞行物,它盘旋着.一会儿呈红色.一会儿变成绿色.是不是UFO呀?2008年8月3日晚23时左右.一不明飞行物出现在乌鲁木齐鲤鱼山上空.它不停变换着颜色.在天空中盘旋了十几分钟后消失了。  相似文献   

2.
虽然世界公认首次发现圆盘状不明飞行物的是美国救火器材商人肯尼思·阿诺德,首次发现的时间是在1947年6月24日。但事实上类似不明飞行物(包括不明潜水物USO)现象的记录古代就已有之。从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到意大利勃莱西亚岩画,从西方的《圣经》到中国的《山海经》,无不都有UFO的踪影。那些所谓的“喷火车”、“飞车”、“巨槎”、“明珠”、“炬火明”,与如今人们目击到的UFO与USO又何等相似!  相似文献   

3.
钱磊 《飞碟探索》2008,(7):16-17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拒绝终止UFO研究 许多不明飞行物研究者对康顿报告并不满意,他们认为这只是掩饰中央情报局在不明飞行物现象研究活动中的一种手段。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一些事件,又更使他们相信是情报局在从事间谍活动。  相似文献   

4.
冉浩 《飞碟探索》2014,(8):15-17
爱德华·鲁佩尔特,1923年7月17日生于美国爱荷华州.美国空军军官,因为参与了“蓝皮书”计划而出名。他首先提出应将空中的不明飞行物体称为“不明飞行物(UFO)”,放弃—匕碟”的叫法,并获得美国军方支持。但是这位曾领导美国上空不明飞行物研究的人在37岁时突然死亡,死因是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5.
钱磊 《飞碟探索》2008,(6):34-35
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凯伊豪、大卫森等不明飞行物研究者继续抨击中央情报局,要求其公开关于UFO的信息。大卫森宣称中央情报局:“自从1951年起,就开始制造UFO狂潮作为冷战的心理战争工具。”虽然公众一再要求召开美国国会意见听取会,公开关于UFO的所有信息,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6.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2004年中国UFO目击事件,这个词就是“错判”。因为就全年情况来看,许多在各种媒体上曝光的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最后都由有关专家判断为已知飞行物。即使是兰州上空出现的球状UFO.有关学者也有很大的把握,认定它为陨石。  相似文献   

7.
斯坦·乔顿生于1950年,是一位著名的美国UFO探索专家。他在16岁时团探索研究Kecksburg着陆事件而出名。事实上,早在1959年他还是个9岁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对空中不明飞行物的爱好和研究。当时他聆听了激动人心的有关UFO的广播报道之后,就开始对研究空中不明飞行物着迷了。6年之后,即在1965年12月发生的Kecksbmp着陆事件,深深引起了他的兴趣,他也因这起事件出了名。“我真想沉浸在那事件之中,”斯坦·乔顿解释说,“但那时我想得并不是很深远。我是从30岁以后开始收集越来越多的有关不明飞行物的信息资料。1987年,我们在格…  相似文献   

8.
gtyzol 《飞碟探索》2010,(2):44-45
众所周知,UFO这一个宁母组合是不明飞行物的英文缩写,俗称飞碟。人们对UFO的垂青已风靡了半个多世纪,而近日英国国防部突然宣布停止对UFO案件的调查。此言一出,即遭到热议,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为何会出现UFO热?UFO为何有如此让人着迷的魔力?  相似文献   

9.
2002年8月28日21时10分~15分,这是一段不寻常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第一次目击了UFO。当时,我正在房间里看书,突然听见奶奶在喊我。于是我急忙跑了出去,跑到院子里后,奶奶指着天空说:“看,那儿有一个东西。”我一看,果然,在头顶的天空中,有一个白色光团。这个光团看上去像罩了一层“雾”,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它比满月略大,而且中心不发光,呈暗青色,也就是天空的颜色。奇怪的是这片不发光的地方也像其他部分一样,像罩着一层“雾”。此外,这个飞行物体飞行时没有声音,光团飞行的速度很缓慢。当光团…  相似文献   

10.
飞碟学是研究不明飞行物的一门新学问。在全世界,能够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恐怕莫过于不明飞行物了。在文明世界,每个人至少都听说过UFO,即使缺乏现代通讯设备的穷乡僻壤,与此吻合的见闻描述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47年第一次发现“飞碟”以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了对不明飞行物的研究。随着中国大门向外开放,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西方飞碟学逐渐东移,进入古老的华夏国门,在中华大地掀起阵阵飞碟热。两大标志是:武汉大学出现的“中国UFO爱好者联络站”和进而成立的“中国UFO研究会”(英文缩写为CURO);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创办并全力以赴的全国性第一家UFO杂志《飞碟探索》。UFO从发现到消失一般只有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时间,留给人们神秘的感觉,让人们怀疑和猜测。这给人们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UFO现象给2…  相似文献   

12.
一些说明在韦氏大词典里,对非自然现象的定义是“具有独特意义的事物或事件”,它们“与自然的或预期的不相符,超出了正常范围.”不明飞行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UFO,显然属于该定义的范畴.UFO摄影照片之所以被怀疑,是因为:①UFO代表着一种现代科学还不能充分解释的现象;②摄影照片众所周知是容易伪造的.“照相机不会撒谎”的古老谚语已经过时了.某些怀疑论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不明飞行物(UFO)给人们带来太多的疑问和探求。有关UFO的故事充斥在报纸杂志以及小说影视里。UFO到底是什么?是天外来客,还是神秘的地球现象?美国《大众机械师》杂志的一篇报告揭示,美国空军曾如何醉心复制有关纳粹飞碟的各种技术并导致美国两项“飞碟”工程上马。近期的解密文件,揭示了令人震惊的第三项秘密工程,即研制的“飞碟”可以在500千米的高空对地球上某一区域实施核打击。飞碟是太空武器发射台?根据美国《大众机械师》发表的这份报告,该“飞碟”在500千米的高空轨道上执行一次任务的周期为6个星期,…  相似文献   

14.
UFO信箱     
江苏扬州王玉林:我是一名《飞碟探索》的忠实读者,近来读到邵瑞琦先生的《UFO的疑惑》(《飞碟探索》2002年第1期)一文,对邵先生的某些观点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在这里谈出来希望能抛砖引玉,与更多的朋友一起来探讨关于飞碟的问题。从邵先生文章的前半部分看,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在没有弄清UFO的来源之前,任何科学的猜测都是有可能的。但邵先生认为“不明飞行物是外星人派往地球的使者”这种猜测只是一种浪漫的科学幻想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他的理由是:从1000多年前宋代就有不明飞行物的记载来看,1000多年了这些…  相似文献   

15.
古钱幂铸人文、山水、花鸟、日月星辰者有之,表现佛道文化者有之,但对于宇宙间重大的异常物体之发现是否也有迹可寻?如“UFO”,即“不明飞行物”,也谓“飞碟”现象.笔者涉猎古泉多年,近来在整理中发现了一枚“开元通宝” 和一枚“乾元重宝” 古钱的钱幂上各铸有一只不明飞行物.在下断其为不明飞行  相似文献   

16.
刘炎  章云华 《飞碟探索》2011,(10):42-43
有关UFO的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但有一类外观十分特别:是一种相当对称的圆形,在圆形的内部,有时像圆盘似的均匀.有时则还有圆圈形的、圆环形的甚至是螺旋形的光弧。我们把它们都称为光团状UFO。  相似文献   

17.
世纪交替,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时刻。从 1999年末至今,中国上空频频有不速之客飞临, 这在国内掀起了范围广泛的 UFO热潮。   自从 1947年第一次出现“飞碟”这个名词之后,人们便开始了对不明飞行物的研究。 也正是这段时间,美国空军主持设立的康顿委员会也对它进行了长达几年的研究。尽管在长 达 1500多页的《康顿报告》中对“外星飞船”这个敏感的词做了否定的结论,但寻根溯源 ,这怕是 UFO学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还是在这个时候,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了对 UFO的研究,相继涌现出一大批在 UFO研 究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 J…  相似文献   

18.
钱磊 《飞碟探索》2008,(3):40-41
有95%的美国人至少听说过或阅读过关于UFO的故事,其中57%的人相信UFO是真实存在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和里根也称亲眼见过UFO。不明飞行物研究者(这是对UFO爱好者创造的新词)和UFO的私人研究机构遍及全美。许多人都相信美国政府,尤其是中央情报局进行着大规模的阴谋活动并掩盖真相。  相似文献   

19.
众议院     
王思潮;谢谢几位发来的中秋贺卡。让我又回忆起8月美好的丝绸之旅。8月美好的丝绸之旅过后不久,在内蒙古西部上空就出现奇异的巨大光团,仿佛是庆贺《飞碟探索》杂志在中国西部创刊30周年的壮丽礼花。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我在此寄上贺膏和鲜花,谨祝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花好月圆。祝喜洋洋和钱茹女儿快乐成长!月有阴晴圆缺,UFO探索研究困难还不少少。上海作家于江夏老师在《飞碟探索》杂志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说得好:“对UFO,应生命不息,探索不止”。UFO探索会有月明之时。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月24日21时16分,我突然听到奶奶喊我。因为我是天文爱好者,所以一有奇异的天象,她一定会喊我去看。我出去一看,只见空中有一圆柱状不明飞行物。此飞行物发出白色光芒,圆柱体的一头比其他部分亮一些。此飞行物不仅自身像罩着一层“雾”,而且在其飞行时,全部天空都有一层淡白色的“云”笼罩着。不明飞行物的飞行速度较慢,如果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它在移动。大约过了二三分钟,不明飞行物突然消失了,但奇怪的是,笼罩着整个天空的“云”也随着不明飞行物一起消失了。观察中,本人曾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过此UFO,但望远镜中出现的同样是一团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