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约束长度卷积码具有抗干扰性强,难以破译等优点,被应用于卫星通信等领域。但低信噪比环境下,存在空间利用率低和译码复杂度高的缺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寻优调节的卷积码堆栈-桶(DORSB)算法。所提算法采用新参数深度因子辅助路径存取,能够增大接近码树终点的路径优势,降低译码复杂度;并在堆栈溢出时,对桶的尺寸进行调节,对桶空间进行复用的同时降低误帧率,可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在深度因子增量适当且误帧率为10-5的情况下,相比于标准堆栈-桶算法,所提算法误帧性能提高了约0.6 dB,并且时间复杂度最多能改善72.63%。  相似文献   

2.
利用C51编译器的BANK编译模式解决MCS-51系列单片机程序存储空间受64KB限制的问题,分析Keil C51编译器在BANK编译模式下的切换过程,提供一种软硬件的设计方法,并对设计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从而解决了航天器设备典型单片机只能提供16B地址线对程序代码寻址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脉宽调制型功率变换器与三相异步电动机构成的转速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器件——功率场效应晶体管构成功率变换器。以MCS-51系列单片机和国产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THP4752为核心组成数字控制系统,实现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变压变频控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实现胚胎电路的自检需求,针对地址产生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基于基本逻辑和算术运算中操作数和结果数之间的剩余码和berger码关系,对胚胎电子细胞输入输出等价运算的构建进行了讨论分析。通过剩余码检测单个故障,berger码检测多位单向故障,设计了一种剩余码/berger码联合编码的胚胎电子细胞自检方法。给出了所提方法的流程和实现方法,分析了基于所提方法设计的胚胎电子细胞的故障检测率、自检模块自检率和硬件资源消耗。以时序逻辑电路为目标电路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对胚胎电子细胞各模块的检测能力和对检测模块的自检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某特种装置发射参数测量仪为研究对象,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先进的电子测量技术及V isual Basic语言编程方法,研究对某装置发射不同武器时的膛压、出管速度、最大加速度、发射延迟时间和发射时间等参数进行迅速、准确、可靠的测量方法。论述了某装置发射参数测量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了各功能单元的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感知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深度学习算法不依赖于人工辅助设计标记、泛化能力强、检测精度高,在空间非合作目标智能感知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应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非合作目标智能感知的研究现状,并对他们进行分类介绍与总结。首先,总结了空间非合作目标感知的在轨应用情况和任务阶段规划,接着分析了非合作目标的结构特性和表面光照特性;其次梳理总结了建立非合作目标数据集的三种方法,分类归纳了非合作目标识别与非合作目标位姿检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非合作目标智能感知方法的关键问题与难点,并给出了后续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一种数字化DS/BPSK扩频接收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新型数字化DS/BPSK(Direct Spread/Binary Phase Shife Keying)扩频接收机的设计.该接收机采用专用数字相关器为核心的硬件设计,并结合数字处理算法完成扩频信号的解调.技术上采用串并组合的伪码捕获、科斯特环载波跟踪、延迟锁定环伪码跟踪等方式,可通过软件算法灵活实现.该接收机具有综合性能强,及软件接口灵活的特点,可有效地应用于基于码分多址的多目标测控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DDMR辅助的GNSS-R载波相位差测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多普勒映射接收机(DDMR,Delay-Doppler Map Receiver)辅助的载波相位差提取方法,给出了系统结构及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将DDMR中所观测到的码相位差作为直射信号与反射信号的码相位延时量,将完成跟踪的直射信号扩频码进行对应的延时用于完成对反射信号的开环码跟踪.该方法省去了码相位延时搜索的过程,且可以准确地对反射信号扩频码进行同步.为了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及实际性能,进行了针对水面高度测量的岸基试验并给出了试验结果.岸基试验证明采用该方法的GNSS-R(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ion)接收机可以稳定地对反射信号进行跟踪并提取直射与反射信号的载波相位差,测高精度约为2.5 cm,经过0.5 s的数据平均后精度可达0.6 cm.   相似文献   

9.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现有交替数字二叉树(ADT)方法的不足,引入辅助笛卡儿网格提出了一种基于散列数据结构的改进搜索方法以缓解可能出现堆栈溢出的问题和提高重叠网格装配的效率。该方法以散列数据结构的方式对网格单元进行存储和搜索,首先以辅助笛卡儿网格对网格单元的存储空间进行初步映像,然后基于ADT搜索树作进一步检索。在ADT搜索方法的基础上,笛卡儿网格的引入进一步缩小了网格单元的搜索范围使得改进方法具有更好的效率。基于单个网格节点,查询深度和搜索耗时的测试显示改进方法相比现有ADT搜索方法能使挖洞的平均效率提高25%以上。此外,挖洞结果和基于网格装配的数值计算验证了改进搜索方法在重叠网格装配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单目视觉的空间非合作目标相对运动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估计空间非合作目标相对运动参数的单目视觉方法,该方法将相对运动参数估计问题描述为一个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通过迭代求解特征值问题来确定基本矩阵,将基本矩阵分解可得到相对运动参数的4个可能解,给出了消除旋转矩阵多义解的简单判断准则.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代码审查方法中使用的检查单具有的两个不足:缺少从代码到检查单缺陷记录的映射方式,检查单记录的代码缺陷类型不全而导致审查时代码缺陷的遗漏,提出了一种将代码进行层次划分,并使用对不同层次代码对象进行失效模式分析来代替使用传统检查单的代码审查方法.此外,提出了一种对象失效模式分析方法(Object-FMA,Object Fail-ure Modes Analysis),用于系统地分析代码对象的失效模式,为不同层次的代码对象建立失效模式库.在某型号软件的代码审查中对该方法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提供了一种从审查代码对象到失效模式库的映射方式,提高了代码审查的效率,审查时不仅能发现传统检查单中记录的代码词法、语法和常见语义的缺陷,还能有效地发现代码中人为疏忽或算法设计错误而引入的代码缺陷.  相似文献   

12.
波片堆作为理想的耦合模式传递标准已被国外许多著名校准机构采用。对采用波片堆研制偏振模色散传递标准的原因,及其设计、制备和装配的全过程进行了叙述;并对其研制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简述了波片堆偏振模色散传递标准的适用性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相位检测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以正交鉴相为基础。以MCS-51单片微机为核心的相位检测方案的设计思想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基于RBF(Re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的结构光三维视觉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RBF网络良好的非线性映射能力以及学习、泛化能力,通过所获取的高精度的样本数据来训练RBF网络,最终建立起了用于结构光三维视觉检测的RBF网络模型.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考虑视觉模型误差、光学调整误差等因素对视觉检测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因而能够有效的克服常规建模方法的不足,保证了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对于带有周期检测的系统进行维修优化时,不仅需要考虑系统自身可靠性信息,还应该充分利用检测数据并优化检测周期。以多状态并联可修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非完美检测和非完美维修,以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率为目标实现系统检测和维修优化。利用非齐次马尔可夫链建立系统可靠性模型,对系统退化、检测和维修进行蒙特卡罗仿真。利用粒子滤波融合系统模型与检测数据并估计系统剩余寿命。设置寿命相关门限触发系统维修,以成本率期望仿真结果为目标函数,使用遗传算法优化检测周期和维修阈值。通过算例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克服检测误差并实现检测和维修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普通控制机性能上的限制,阻碍了现代控制算法在工业控制过程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双单片机并行处理控制机的实施方案,通过对控制任务的适当划分,两处理机协同工作,使控制机的性能大为提高,从而达到多种复杂控制算法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应用的目的。我们在这个系统中实现了极点配置自校正算法。实践证明,它比一般的控制机有更强的实时处理能力。本系统是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7.
视觉检测中椭圆中心成像畸变误差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在三维视觉检测应用中,空间椭圆的中心经摄像机针孔成像后存在畸变误差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透视投影变换和空间解析几何理论,建立了在摄像机的像平面上该畸变误差的数学模型,从而为圆孔(椭圆孔)或圆柱(椭圆柱)类工件中心位置的视觉检测、结构光三维视觉检测应用以及视觉检测中的CCD摄像机内部参数标定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utational study of the stability of simple lobed balloon structures. Two approaches are presented, one based on a wrinkled material model and one based on a variable Poisson’s ratio model that eliminates compressive stresses iteratively. The first approach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ability of both a single isotensoid and a stack of four isotensoids, for perturbations of infinitesimally small amplitude. It is found that both structures are stable for global deformation modes, but unstable for local modes at sufficiently large pressure. Both structures are stable at any pressure if an isotropic model is assumed. The second approach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isotensoid stack for large shape perturbations, taking into account contact between different surfaces. For this structure a distorted, stable configuration is found.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volume enclosed by this configuration is smaller than that enclosed by the undistorted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